大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100萬家醫療衛生機構,其中醫院的數量為2.5萬家~3萬家。在不到3萬家醫院之中,包括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所、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在內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共有約90萬家。要解決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解決這些服務提供的公平性和可行性,它的提供主體一定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在全部的診療量之中,大醫院提供了其中的40%左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了55%。可以想象一下,大醫院像一棵棵參天大樹,基層就像大樹下面的林蔭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如何留住病人?靠的就是初診在基層。這就需要把基層橫向聯系起來產生一個合力,對患者產生黏性,讓患者留在基層。要做到這一點,唯一的辦法就是信息化手段,這也是為什么說現在衛生計生部門特別重視將電子信息化為抓手來推動基層衛生工作的原因。
基層衛生信息化發展現狀
在全面深化醫改的進程中,國務院對基層衛生工作高度重視,提出了很多新的大型項目。在信息化方面,中央也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在“十二五”期間,“實用共享的醫藥衛生信息系統”作為新一輪醫改“四梁八柱”結構中的一部分,中央政府為建設基層信息化系統投入128億元人民幣,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首先是基層硬件設施全面改善。據統計,目前全國各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共配備了1.34萬臺服務器、60.19萬臺電腦、26.65萬臺讀卡器、41.76萬臺打印機等設備。從平均來看,每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擁有77.5臺電腦、鄉鎮衛生院擁有21臺電腦、村衛生室擁有1.5臺電腦。目前,我國約有60萬個村衛生室,可見,這些基礎硬件設備的投入為現在推動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打下了很好的物質基礎。
其次是網絡環境基本建立。在軟件方面,已經完成了項目建設的20個省當中,建立省級數據中心2家、市級數據中心59家、縣級數據中心859家。因為涉及網絡安全的問題,而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服務以縣級為核心,因此縣級建立信息化中心是最簡便經濟的。同時,一些關鍵的健康數據收集是需要國家制定政策的,因此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逐步收集從而產生大數據。所以,我國目前82.96%的地區建設了縣級以上基層衛生數據中心和機房,基本建立了覆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延伸至村的網絡環境。
第三是基層系統效果初見成效。據國家衛生計生委信息統計中心統計,基層衛生信息化系統的核心功能得到了全面應用,應用于基本公共衛生、基本醫療服務,而且功能機構數量比例達到80%;推動了新農合和醫保的即時監測和結算,其中73%的信息系統與新農合系統對接,39%的系統與社保系統對接;促進了檢驗檢查信息共享,34%的系統已與LIS對接,28%的系統與PACS對接;在電子健康檔案方面,實現了健康檔案和診療信息的共享,75%的系統已經實現在區域內健康檔案調閱交互。
第四是標準化和規范化應用的意識加強。早期全國各地有很多醫療網絡公司開發了很多醫療信息化系統,但并沒有嚴格執行國家衛生計生委制定的行業標準,現在通過不斷的培訓和宣傳,這種現狀有了很大的改善。從數據上看,74%的系統執行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基本標準,63%的系統執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信息系統功能規范。此外,網絡信息安全非常關鍵,如果信息安全的問題不能解決,數據升級的工作就不能開展。因此,各地目前也在網絡信息安全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據調查,目前88%的地區建立了比較健全的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基層衛生信息化面臨挑戰
我國基層衛生信息化雖然取得了很多的成效,但還面臨一些挑戰,總的來說可以分為5個方面:
首先,在業務功能方面,除了基本公共衛生、基本醫療外,其他業務功能應用參差不齊。
其次,在縱向聯通方面,國家、省、市、縣信息平臺尚未實現聯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大醫院未能實現信息交換。如果沒有和大醫院基本的醫療信息交互和共享,電子健康檔案很可能成為一個死檔案。因此,國家目前正在積極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大醫院之間的信息共享,特別是醫聯體內部的信息共享。在基層調研中我們發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因為提供了大量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所產生的很多數據都是國家需要的,因此其數據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數據采集、整理和匯總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正在制定中。
第三,在橫向聯通方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各個專業部門信息煙囪林立,個別工作甚至出現4個信息系統。在前期的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由于各醫療信息系統開發較快,行業規范遵守情況差,造成很多的重復勞動。在某些地方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平均基層醫療機構每年有50個系統落地,每年村醫要填200~300張表格。在調查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出過一個強烈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夠把系統之間的信息壁壘打通,減少重復勞動從而提高效率。目前,國家正在著手這方面的工作。
第四,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工作的信息安全體系尚不健全。應該說,國家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還是非常大的。據調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安全體系通過三級、二級等級保障比例僅為33%和20%。
第五,在運營維護保障方面,存在著基層維護人員不足,缺少維護經費保障的現象。在調研中發現,基層對于信息化系統往往僅招標管理第一年和第二年,等到第三年、第四年的時候,因為沒有后續的運營維護經費,網絡公司就會遇到信息安全維護費用緊張的情況,勢必造成安全質量的下降從而產生維護工作上的困難。
基層衛生信息化工作重點
根據我國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當下的發展狀況和面臨的問題,當前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工作的目標被確立為:借力“互聯網+”和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國家戰略的機遇,持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的工作,力爭實現“上下聯、信息通”,促進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科學管理水平雙提升,有力支撐基層醫療衛生改革和發展。
具體來說,下一步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一是依據《“十三五”全國人口健康信息化發展規劃》,實施基層信息化能力的提升工程;
二是圍繞支持基層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規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管理、醫療衛生監督考核、遠程醫療服務保障等重要功能。
三是完善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管理系統,加強基層標準化應用和安全管理;
四是以家庭醫生簽約為基礎,推進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廣泛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