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王坤
摘 要:航空公司作為高度資金密集型產業,具有“負債國際化、收入國內化”的特點。隨著人民幣雙向波動明顯增加,航空公司面臨較大的外匯風險和較大經營壓力,因此有必要梳理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防范經營風險。
一、航空公司外匯風險
(1)外幣帶息債務面臨的匯兌重估風險。我國航空公司因購買飛機而有著大量美元負債,根據國航、東航、南航2016年報顯示,三大航空公司美元負債在外匯負債中占比接近90%,匯率波動帶來的匯兌損益對業績的影響較大。
(2)即期購匯換匯的匯兌風險。航空公司日常經營中的外匯支出包括經營性外匯支出、資本性支出和償還債務外匯支出。因國際航線的日常經營支出、購置飛機資本開支和到期債務基本以美元為主,而航空公司的美元外匯收入不足以覆蓋支出需求,美元為負敞口狀態。一部分美元缺口需要以自有人民幣購匯或其他外幣換匯彌補,因即期匯率與中間價的差異,相應產生匯兌損益。
二、人民幣匯率影響因素
(1)經濟增長和比較。生產力平價理論是指一國的貨幣價值最終的長期決定因素是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其經濟發展與其他國家相比具有的優勢。通??捎肎DP反映國家生產力的增長水平,但還要綜合考慮該水平與本國歷史相比較、與其他國家發展水平的相對優勢和可持續性,從而綜合分析出國家綜合實力變動趨勢并進一步判斷未來該國貨幣的匯率走勢。
(2)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外匯占款是央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人民幣數量。統計口徑有兩個,一是央行口徑的外匯占款,是基礎貨幣投放的渠道,列示在“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外匯”項下。二是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是我國銀行系統的外匯總量,列示在“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外匯占款”項下。外匯占款反映吸引外資的能力,增加時體現國際資金進入我國投資,減少時反映國際資金外流;外匯占款也直接反映央行投放本幣的規模,而本幣的增加將增加貨幣供應。因此,外匯占款是匯率變動的重點觀察指標。外匯儲備是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包括外國貨幣、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支票等。
(3)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在我國,貨物貿易順差是經常項目的主要來源,經常項目能直接體現一國經濟基本面狀況,短期看,經常項目是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同樣,資本項目的變動也與匯率成正比。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形成資金流動的大小強弱,直接影響短期匯率變動。隨著資本項目的不斷開放,資本流動的作用更為明顯。
(4)國家之間的利差。根據利率平價理論,資本追逐高利率貨幣導致該貨幣升值。利差上升,人民幣需求增強導致人民幣升值;利差縮小,需求減弱,人民幣升值速度放緩,甚至貶值。
(5)政治因素。第一,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加深。人民幣已上升為全球第五大支付結算貨幣,確認了從新興貨幣向常用支付貨幣的轉變。目前人民幣是全球第九大外匯交易貨幣。中國也在不斷嘗試加強在國際金融領域的話語權,發起設立亞投行, IMF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都有助于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擴大影響力。第二,國際政治局勢對人民幣匯率有重大影響。政治局勢的變動對匯率的影響巨大,但由于政治局勢相對微妙,國家之間博弈持續進行,當政治局勢變化的時候,提醒我們必須關注相應的匯率變化。
三、應對匯率風險的措施
(1)保持合理的負債結構。改善負債結構的重點在于降低外幣尤其是美元負債的比例,可考慮在境外市場增發新股、引進外國戰略投資者、發行優先股等措施籌集外幣資金,再利用籌集的資金購置外幣資產或歸還外幣債務,逐步達到外幣資產規模和外幣負債規模的相對平衡,從而減少匯率波動的影響。
(2)努力提高即期外幣的收支匹配度。航空公司可在日常管理中通過調整現金流,在外幣收支時點和收支貨幣之間進行合理調配、靈活處理,與國際金融市場狀況匹配,使外幣收支盡可能達到自然對沖。
(3)合理利用金融工具對沖匯率波動風險。這是一種短期內即可見效的辦法,可利用香港資本市場進行諸如掉期、外幣期貨期權、貨幣互換等交易,以規避匯率逆轉時造成的匯兌損失。
參考文獻:
[1]賈文明.國內航空公司財務風險問題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14.
[2]姜波克.國際金融新編[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