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歡


[摘要] 目的 觀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聯合應用甘精胰島素與瑞格列奈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 方法 采取隨機抽簽法,將該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就診的62例T2DM患者分為兩組,各31例,接受單純瑞格列奈治療的為對照組,聯合應用甘精胰島素與瑞格列奈進行治療的為觀察組。統計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展開對比與評價。 結果 經統計,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6.8%)顯著高于對照組(80.6%),治療后的FP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HbAlc(糖化血紅蛋白)等血糖水平相比于對照組明顯降低,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于T2MD患者,通過聯合應用甘精胰島素與瑞格列奈進行治療,可對其血糖水平進行有效控制,療效相比于單純的瑞格列奈治療更加顯著,值得重視。
[關鍵詞] 2型糖尿病(T2DM);甘精胰島素;瑞格列奈
[中圖分類號] R58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9(a)-0083-02
糖尿病屬于常見的一種內分泌代謝障礙疾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1]。臨床上以血糖升高為主要特點, 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體重減輕。其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約占糖尿病總人數的90%以上,為糖尿病主要類型,長期高血糖可導致眼、腎臟、心臟、血管、神經等組織器官發生慢性損害及功能障礙,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2]。目前,醫學上尚未探尋出根治糖尿病的特效藥,臨床治療主要以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減少患者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主[3]。而糖尿病作為一種終身性疾病,隨著患病時間的延長,患者的病情會逐漸加重,在這一階段,如果患者僅僅單靠口服降糖藥物,可能無法獲得理想的療效[4]。因此,在無法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時,可聯合應用口服降糖藥與胰島素對其進行治療。該文以該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就診的62例T2DM患者為例,通過聯合應用甘精胰島素與瑞格列奈對部分病例進行治療,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來該院就診的62例T2DM患者為例,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31例)中,男女分別有17例與14例;年齡在40~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8±3.6)歲;病程為1~12年,平均病程為(5.3±0.6)年。觀察組(31例)中,男女分別有18例與13例;年齡在42~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1±3.9)歲;病程為1~10年,平均病程為(5.1±0.5)年。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均得到確診,同時排除存在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疾病,胃腸道疾病、酮癥酸中毒以及精神障礙等患者。一般資料對比中,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單純瑞格列奈(國藥準字H20000362)治療,即在每餐前的15 min讓患者口服1.0 mg的瑞格列奈,3次/d。
觀察組患者則聯合應用甘精胰島素(國藥準字J20140052)與瑞格列奈進行治療,患者睡前皮下注射0.2 U/(kg·d)的甘精胰島素,瑞格列奈用法及用量與對照組相同。所有患者均接受為期16周的藥物治療。在治療期間,需對患者的各項血糖指標進行嚴密監測,并以此為依據,對用藥劑量進行合理調整。
1.3? 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者治療前后的FP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HbAlc(糖化血紅蛋白)等血糖水平,治療總有效率等進行觀察與記錄。其中,患者療效判定標準如下所示。顯效:患者各項癥狀完全消失,血糖指標在合理范圍內,尿糖檢測呈陰性。有效:癥狀有所改善,血糖指標超出合理范圍,尿糖檢測呈弱陽性。無效:癥狀無改變,各項指標未降至有效標準以內。
1.4? 統計方法
該實驗所得的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展開處理與分析,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應用[n(%)]與(x±s)表示,分別行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6%,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血糖水平改善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糖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FPG、2 hPG、HbAlc等血糖水平相比于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結論
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終身性疾病,2型糖尿病(T2MD)主要由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不足以及胰島素抵抗等引起。當前,臨床在治療糖尿病患者時,多以控制血糖水平、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目的。但由于T2MD的病程比較長,不少的患者僅單一口服降糖類藥物,其血糖不能被較好地控制在范圍內,而且還會產生相關并發癥,從而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在此種形勢下,對于那些口服降糖類藥物卻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臨床還應采取胰島素強化治療。
目前,臨床在治療T2MD患者時,主要采取甘精胰島素以及瑞格列奈等藥物。甘精胰島素作為人工合成的長效胰島素類似物,有著比較穩定的性質,在正常的生理條件下,甘精胰島素有著較低的溶解度,經皮下注射后會形成較為細微的顆粒狀,由六聚體緩慢分解為二聚體及單聚體吸收,作用可持續24 h且無峰值,為一種更加符合人體生理基礎胰島素分泌模式,降糖效果更為穩定[5]。在以往的胰島素治療過程中,患者需接受多次注射,患者不能有效接受,而甘精胰島素由于注射后沒有顯著的峰值,因而可對其注射時間進行熟練掌握,患者每天只需注射一次即可,治療依從性更高,不但可對血糖進行有效控制,而且更安全可靠。
瑞格列奈是一種苯甲酸類衍生物,在用藥30 min后即可發揮效果,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有效調節,該藥的半衰期較短,通過肝臟代謝排出,基本不會在人體內蓄積,安全有效[6]。此外,瑞格列奈屬于非磺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能夠與胰島β細胞膜外依賴ATP的鉀離子通道上的36kDa蛋白進行特異性結合,在開放鈣通道的同時關閉鉀通道,促進鈣離子內流與胰島素分泌,對胰島素早期第一時相分泌可起到良好的恢復作用,極大程度上減少肝糖原的輸出,提高肝臟對葡萄糖的攝取量,這樣一來可將患者進餐時的血糖峰值有效降低,進而對其餐后血糖濃度進行良好的控制[7-8]。此外,對于胰島β細胞,瑞格列奈可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對胰島β細胞功能退化也可發揮理想的預防效果。與磺脲類藥物相比,患者出現低血糖的概率可大大降低,服用更加靈活方便,可隨餐服用,充分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及用藥依從性,對老年T2MD患者尤為適用。
該實驗結果顯示,接受甘精胰島素與瑞格列奈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其治療總有效率, FPG、2hPG、HbAlc等血糖水平改善情況均顯著優于僅接受單純瑞格列奈治療的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充分證實甘精胰島素與瑞格列奈這兩種藥物具有協同效果,可以互補,相比于單純瑞格列奈治療可取得更為顯著的效果,對血糖能夠合理的控制,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總的來說,在T2MD治療中采用這種方案,可以取得較好的優勢,具有較高的用藥安全性與療效,滿足患者的療效需求。
綜上所述,通過聯合應用甘精胰島素與瑞格列奈對T2MD患者進行治療,可對其血糖水平進行有效控制,療效相比于單純的瑞格列奈治療更加顯著,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郭世彪,陳春梅.抗糖尿病藥物現狀與展望[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8):1066-1068.
[2]? 謝芳,呂冬,陳鋒.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片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5):144-145.
[3]? 付娜.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16(4):494-496.
[4]? 李欣.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5):17-18.
[5]? 簡樹財,劉毅,李明秀,等.甘精胰島素與預混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11):1605-1607,1610.
[6]? 陳新,李海珊.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7,10(9A):74-75.
[7]? 顏莉,史耀勛.瑞格列奈與鹽酸二甲雙胍聯合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3):42-44.
[8]? 趙永才,李新勝,錢紅霞,等.瑞格列奈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4):1043-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