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充分培養出一批有內涵、有素質、有知識的人才,推動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進步,高職院校需要發揮文化育人的作用,將文化育人運用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這樣有利于宣揚高職校園的文化特征,推動校園的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從而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本文對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的內涵、特征展開分析,闡述了文化育人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實施高校教育的目的在于不斷完善人的知識、內涵與技能等,而高職院校的作用主要是為社會培養一批專業素質較強、技術本領掌握較牢固的人才,從而不斷完善學校的教書育人功能,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做出重要貢獻。然而,一個學校賴以生存的基礎除了需要有較強的教學質量外,還需要有非常厚重的文化底蘊,這樣才可以培養出綜合素質能力較高的人才,推動高職院校的持續發展和進步。本文對文化育人在高職院校培養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進行了探討,希望為其他院校的辦學提供參考意見。
一、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的內涵
(一)高職校園文化的內涵
文化就其實質和內涵來說,即是文化內所包含的一切內容的價值觀問題,它的概念和要求與育人的理念相符合。因此,將文化概念引入校園環境中,宣傳文化的過程即是學校文化育人的整個過程。校園文化是指校風、校紀、校園環境、校園文化活動、教書育人的教師、接受文化知識的學生以及師生的精神面貌和社會上的輿論等共同影響、共同作用所組成的一個復雜體,可以綜合展現師生精神面貌和校園精神內涵。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應充分自身發揮作用,創造氛圍濃厚的文化環境,其既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又擁有核心價值,具有育人的作用。
(二)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的內涵
文化育人理念不同于傳統的知識育人,是知識育人觀念的揚棄者。學校在教書育人中既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又要培養文化涵養,在教會他們知識的同時,讓他們明白做人的道理。文化育人可以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其有效地將科學育人和人文教育進行融合,從而為社會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專業素質能力較強的人才,是一種平衡、良好的教育生態理念。高職院校在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實施文化育人時,需要在不斷反思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準確把握現代社會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戰略,充分發揮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促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二、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的特點
(一)職業性
高職院校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高等院校,其主要定位是培養具有管理知識、生產能力、服務意識和建設作用的,專業能力較強的技術型人才,進而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其人才培養目標和發展方向具有較強的職業性。文化育人即是依靠校園文化對學生實施教育的過程,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也具有獨特性,使得校園的價值觀念、精神內涵、文化活動等都具有職業性。例如,水利水電類高職院校的水文化、電文化等即是將自身職業性和校園文化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高職院校主要針對企業需求,為其傳輸專業技術較強的人才,學校的人才培養也主要依據企業的用人規格來進行。而職業精神對于企業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因此職業精神較強的人才往往會受到企業重視。高職院校會依據這一特征,對學生開展相應教育,最終使其發展成為校園文化內容。在開展教育時,高職院校將職業精神貫穿在校園文化活動中,通過科學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使他們養成很強的職業精神。
(二)專業性
現代社會對于高職院校人才的選用,一方面是因為賞識學生的職業精神,另一方面則是注重學生的專業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文化育人的同時,要注重對其專業性的發展,即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專業能力是指為了完成工作任務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求職者不僅要具備基礎的職業能力,還需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近年來,高職院校越來越注重對學生職業能力和專業素養的培養,并將這一發展理念引入教書育人中,不斷采取措施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創建特定的實訓場地,不斷增強學生對特定崗位的適應能力。此外,要大力開展科技社團活動、專業性的實踐活動等,不斷豐富和發展校園的專業文化,增強學生的專業意識和興趣,從而激勵學生對職業技術和專業知識的探索。
(三)開放性
鑒于獨特的辦學特征和理念,高職院校在辦學的過程中需要加強與社會、行業、企業、市場的溝通和交流,為其輸送掌握相應技術的人才,最終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促進市場的有序發展、緊跟行業的發展動態,促進人才培養和人才應用相輔相成,共同發展。這種相互作用的內在關系,促進了一種開放形式的職業教育形態的構建。在這種發展模式和發展理念的作用下,高職院校會加強與多方面的教育合作,拓寬教學資源,豐富教材內容,促使學生朝多方面發展。因此,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的開放性對于其持續發展和學生技能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三、高職院校文化育人的作用
(一)具有價值認同作用
高職院校在進行文化育人的過程中,可以加大對校園文化的宣傳和發展,從而促進校園文化的良好傳承,即具有價值認同的作用。高職校園文化對于學生的價值觀念判斷、思維思考方式等都具有重要影響。基于校園文化環境的感染,學生可以加深對社會的認識,根據社會發展需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不斷規范和約束自身行為。因此,學生可以傳承和創新優秀校園文化,促進其實現進一步發展。
(二)具有價值導向作用
高職院校開展文化育人,必須有效將技術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結合。高職院校主要是為了培養創新能力較強、專業素質較高的技術型人才,因此需要結合技能培訓和人文素質培訓的共同作用來推行教育進程。優秀的校園文化對于學生的行為習慣、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具有正面導向作用,可以滿足學生精神需求,學生可以將其作為行為規范來約束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一個健全的文化育人機制,必須明確具體措施和發展方向,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從而為學生在學習知識、提升技能水平等方面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推動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進程。
(三)具有情感激勵作用
高職院校采用文化育人的教學形式,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文化的認可和熱愛,從而不斷增強自身文化涵養,培養文化自信。在正確價值觀同校園文化有效融合的助力下,全校師生的凝聚力和開拓創新精神就可以充分激發,為了推動學校發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他們會不斷進取,勇于探索。這樣有助于激發師生對校園文化的自信心,使其認可校園文化,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四、結語
當前,高職院校要積極開展文化育人工作,從而彌補過去人才培養工作的不足,消除單方面人才培養對學生發展的阻礙作用。因此,高職院校要將文化育人和知識育人有效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其不斷增長專業知識,豐富文化內涵。文化育人任重而道遠,教育部門要給予高度重視,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強化文化育人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簡介:孫萍(1978-),女,湖北黃岡人,講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