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慶 祝先標 孫澤
摘 要:基于整車NEDC循環工況,研究了燃油添加劑對DPF累碳及再生性能影響。結果表明:加入燃油添加劑后,將能有效降低DPF被動再生溫度,提升DPF被動再生效率,從而降低DPF的累碳速率,大大提高DPF再生里程。
關鍵詞:燃油添加劑;DPF;累碳;再生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4.003
0 引言
簡單地說燃油添加劑是出于“節能減排”的目的向汽車燃油中添加的一種物質,“節能” 即節省燃油的消耗,提高燃油的燃燒性能,使得汽車同等情況下消耗一定量的汽油行駛的里程數增加。“減排”即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依然是通過添加來減少燃油的不充分燃燒,使得積碳、尾氣中有害物質的含量等相應減少。
清潔型燃油添加劑現在已經普遍受到認可,特別是由廠家直接供銷的原廠,而降低排放的燃油添加劑,能有效的較低DPF的再生溫度,延長再生里程,隨著歐五或更高要求的排放法規的實施,DPF將被強制使用,隨著市場保有量的增加,降低排放型燃油添加劑能夠在更低的溫度下進行再生,有效的保護DPF(城市循環更加明顯),防止DPF堵塞,同時因后噴量減少,有效降低機油稀釋的風險。后噴量減少,再生里程加長,提高燃油經濟性。
本文依托某型小卡車展開相關試驗,該車搭載2.0L CTI柴油發動機,后處理系統采用DOC+DPF路線,DPF體積為3.3L,標定最大碳載量20g,標定主動再生溫度620℃,整車再生行駛里程約400公里。試驗使用的燃油添加劑為某鐵基型燃油添加劑,簡稱FBC。
1 試驗準備
1.1 后處理傳感器布置
為消除DOC中SOF對DPF累碳量的影響,本次試驗采用分段式后處理,分別布置DOC前后及DPF后溫度、壓力傳感器,傳感器布置示意圖及實際布置圖如圖1所示:
圖中標注數字為后處理傳感器安裝位置,其中1為DOC前壓力傳感器,2為DOC前溫度傳感器,3為DOC后(即DPF前)壓力傳感器,4為DOC后(即DPF前)溫度傳感器,5為DPF后溫度傳感器,6為DPF后壓力傳感器。
1.2 數據采集系統連接
后處理溫度和壓力數據通過數采設備FLUKE2638A進行采集和記錄,試驗前需將后處理溫度和壓力傳感器和FLUKE2638A連接并調試,設定采集頻率為10S。
1.3 車輛預處理及DPF初始稱重
(1)車輛預處理。根據GB18352.5-2013中Ⅰ型試驗要求,按照輕型車排放試驗要求,試驗前對試驗車輛進行預處理,然后放置于溫度相對穩定在20~30℃的室內至少6h且不超過36h。預處理試驗時,底盤測功機加載按查表法加載。預處理試驗前需對車輛性能及狀態進行確認,以評價車輛是否滿足試驗要求。
(2)DPF初始稱重。車輛預處理試驗過程中,調整ECU數據,使DPF進入強制再生模式,至預處理結束,結束強制再生模式,停機狀態下至DPF前溫度降至150℃時拆下DPF并稱重,記錄DPF初始重量。
1.4 燃油添加劑配制及添加
進行含燃油添加劑試驗測試時,需向燃油中添加燃油添加劑,根據未加入燃油添加劑時的整車NEDC循環試驗DPF累碳數據及油耗結果,根據經驗公式對添加劑濃度進行配比,本文試驗中使用的燃油添加劑濃度為8ppm。試驗中直接將FBC注入燃油箱中,然后在顛簸路面行駛以保證FBC混合均勻。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2.1 燃油添加劑對DPF前后溫度影響
燃油中不加入和加入FBC,分別運行NEDC循環工況,DPF前、后溫度變化曲線如圖2和圖3所示。從理論上講,NEDC循環過程中加入FBC后由于被動再生效率的提高,DPF后溫度相較于未加入FBC會略有提高,但對比圖2和圖3曲線,加入FBC對DPF后溫度影響不明顯,這主要是由于DPF后溫度測量點位置距離載體后端面較遠導致測量值未有效反映出DPF被動再生的差異性。
從單個NEDC循環數據看(以第10個NEDC循環為例),燃油中加入和不加入添加劑狀態下DPF前溫度變化情況如圖4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初始低溫階段燃油中添加FBC狀態下DPF前溫度較不添加FBC略有升高(約5℃左右),隨著溫度的升高碳載量逐漸減少,這種溫度差異越來越不明顯。
2.2 試驗過程中DPF前壓力變化
從單個NEDC循環數據看(以第10個NEDC循環為例),燃油中添加和不添加FBC狀態下DPF前壓力變化情況如圖5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城市工況下添加FBC狀態下DPF前壓力較不加入FBC基本相當,城郊工況下添加FBC狀態下DPF前壓力略低,符合試驗預期。
2.3 燃油添加劑對DPF累碳的影響
燃油中加入和不加入FBC,在轉轂上分別運行10個NEDC循環,通過循環前后對DPF進行稱重可知,不加入FBC狀態下,DPF累碳量為7.2g,加入FBC狀態下,DPF累碳量為1.3g。累碳試驗結束后DPF前端面碳煙情況如圖6所示。
10個NEDC循環整車行駛總里程約110km,按照不加入FBC的標定策略,不加入FBC的狀態下行駛約350公里DPF將觸發再生。而加入FBC后,行駛約1600公里DPF觸發再生。從整車NEDC循環工況DPF累碳量與行駛里程的關系看,加入FBC后將大大延長整車再生里程。
2.4 燃油添加劑對DPF再生的影響
在發動機臺架上將DPF加載到滿載狀態,拆下DPF稱重計算得DPF實際累碳量21.6g,重新安裝到臺架上,燃油中不添加燃油添加劑,發動機運行再生工況,利用后噴將DPF前溫度提升至500℃,再生過程中DPF前后壓差變化曲線如圖7所示。再生循環結束后,拆除DPF稱重,DPF內剩余碳量18.1g,DPF主要為被動再生,被動再生效率約為16.2%。
重新將DPF加載到滿載狀態,拆下DPF稱重計算得DPF實際累碳量22.9g,燃油中加入燃油添加劑,控制邊界條件和上述試驗一致,利用后噴同樣將DPF前溫度提升至500℃,再生過程中DPF前后壓差變化曲線如圖8所示。再生循環結束后,拆除DPF稱重,DPF內剩余碳量2.1g,DPF被動再生效率約為91%。和未加入燃油添加劑相比,被動再生效率大大提高。
3 結論
從整車NEDC循環試驗過程數據看,無論是DPF前后壓力和溫度對比,還是過程累碳量的對比,都可以看出加入FBC后,將能有效提升DPF被動再生效率,從而降低DPF的累碳速率,大大提高DPF再生里程。
加入濃度為8ppm的FBC后,在500℃時能有效增加DPF被動再生速率,從而有效減少DPF主動再生的頻次,降低燃油消耗。同時,針對DPF累碳量超載狀況,可考慮將FBC可作為市場DPF堵塞安全有效的解決方案之一。
參考文獻:
[1]萬桂芹,秦肖肖.DPF再生技術的分析和研究[J].輕型汽車技術,2O13,283(03):5-9.
[2]李勤.現代內燃機排氣污染物的測量與控制[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
[3]GB18352.5-2013,輕型汽車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測試方法(中國Ⅴ階段)[S].
作者簡介:呂大慶(1989-),男,安徽合肥人,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發動機試驗開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