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丹麗 圖 | E-IMAGE Eric
歸園田居的生活 茶香竹影伴蟬鳴
文 | 黃丹麗 圖 | E-IMAGE Eric
巷弄曲折通幽,抬眼間只見四下里的老屋子在海風中被腐蝕出一種隨性而為的斑駁,像油畫家故意落下的幾筆重色;磚石小路百轉千回,隨處可見時光掠過的痕跡,生怕一不小心會忘了來時的路,直到在某條巷子的轉角處,忽然出現一道灰磚砌成的門洞,門內兩旁立著數十桿翠竹,盛暑之中綠得仿佛要淌出汁來,抬頭只見門上的木匾用大篆書寫著“蟬意”二字,竹影斑駁在磚石小徑上,隱隱幾聲蟬鳴,幽幽一縷茶香,忽而便覺得,信步迷路于此,才是美事一樁。
一首輕柔的曲子環繞在蟬意民宿的小院子里,磚塊拼成的洞墻上數十盆多肉長得正好,茶盤上已經煮好了一壺茶,剛結束一趟西藏之旅的民宿主人黃俊華坐在四溢的茶香之中,眉眼間透露著幾分漂泊歸來的從容。環視著這座親力親為打造出來的特色民俗,黃俊華緩緩說道,“在落戶淇澳島之前,我其實經歷過人生的一次低谷。”
黃俊華是澳門人,早年在內地經營生意的重創讓他滿腔的熱血換回了空空的行囊,經歷了一番曲折輾轉之后,回到澳門的他才逐步發展起了自己的第二份事業。生意上的大起大落,高峰與低谷的落差對比不僅考驗一個人的堅韌與意志,也會讓人的心境產生一些變化,正如在繁華喧囂的鬧市之中疲憊不堪的人,總想要找一處靜謐的地方歇息片刻。在繁華的澳門長大的黃俊華,開始規劃自己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我很喜歡旅游,喜歡去不同的地方體驗不同的生活,發現五光十色的故事,這些年基本上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也去過很多原生態的地方,比如四川、西藏、云南的一些偏遠鄉村,我發現當地的一些民宿都很有地方特色,也很有意思,許多都市人都向往歸園田居的生活,我自己也是,所以一番游歷過后的我動心了,想要找一個安靜的有特色的地方,創辦一家自己的民宿。”
道地的民宿自然要符合當地的地方特色與氣質,嶺南建筑風格的老宅是黃俊華心中的首選之地,來到珠海的他首先想到了會同村,多番考察之后原本已經打算定下來了,卻在偶遇淇澳島之后“移情別戀”了。
“會同村的文化氣息相對比較濃厚,整體的基調可能嚴肅了一些,所以相比起來我更喜歡淇澳的隨性和自在,而且淇澳臨近大海,可以實現向海而生的生活狀態,整體來說更符合我心中的設想。”黃俊華進而解釋道,“最終讓我下定決心選址在這里的原因,是對于淇澳島這些破敗老房子的惋惜,傳統建筑的精髓和特色是現代建筑難以比擬的,我覺得讓它們在日復一日的海風中荒廢掉是特別可惜的。”
重生,無疑是對老房子最好的保護,于是,就在某一條小巷深處,黃俊華一次性租下了二十多間老房子,懷著對老建筑的保護與重生的愿望,進行了一番由內到外的徹底改建。


“或許你想象不到,這些房子在改建之前仿佛被炸彈炮轟過一樣殘破荒敗。”黃俊華環視著自己親手設計,經歷了和工人無數次爭吵,花了九個月的時間一磚一瓦建造起來的蟬意民宿,說道:“改建的過程中所有環節我都親力親為,在實際操作中慢慢累積靈感,時時調整,逐步完善,才終于有了現在這個模樣,親手造夢的過程特別微妙。”
走入蟬意民宿,細枝末節的講究,貼心便利的設計,都隨處可見主人的用心:屋頂的構架、粗石的墻面以及梁柱屋瓦都保留著老房子原有的;大面積天井的開鑿使得民宿無論晴時或雨天都能享有充足的光照,偶爾抬頭望去,一朵白云正好駐足在天井上方,自成一幅畫卷;灰白色的色調與大量綠色植物的融合,恬靜淡雅而不失生趣。六間客房各有特色,摒棄了略顯壓抑的仿古裝修,而是采用明快舒適的裝修與布置,關上房門時簡約現代的風格多了幾分入住的安心,窗明幾凈,開闊敞亮,讓人耳目一新,客至如歸。打開房門步入中庭,葳蕤的草木與復古的磚瓦,又仿佛回歸到了老照片中曾驚鴻一瞥的古時候,隔著一道門,時光與空間自由穿梭,體驗著截然不同的兩種時空。
主人的貼心之處還體現在民宿的配套上,打開一扇厚重的木門,里頭竟然是一間KTV包房,喜愛熱鬧的友人結伴出行至此,寧靜的夜晚也不會感到枯燥無聊,露天的餐桌與小餐廳滿足了客人用餐的需求,華燈初上時飯香飄起,經過一天的游玩,身與心都可以在一次聚餐中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
除此之外,蟬意民宿最特別的所在,便是黃俊華自己十分鐘愛的花茶館。“每一家民宿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靈魂,我在民宿主題的設定時想到了花茶,茶文化和嶺南建筑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我覺得二者結合是恰到好處的。”
早在宋朝,中國古人便在上等綠茶中加入了龍腦香,成為了花茶最早的始型,明朝的《茶譜》中更是詳細地記載了以各種鮮花入茶之法,四時花香與茶葉相融,不同的花茶功效各異。黃俊華邀請善于制茶養生的朋友調配了獨特的方子,讓來到這里的客人在品味之余亦可養生。

蟬意民宿最特別的所在,便是花茶館。茶文化和嶺南建筑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二者結合恰到好處。

茶一壺,曲一首,淺斟細飲,遠看天邊云卷云舒,近觀院中綠竹滴翠,神游于遠處的山海之間,悠悠萬事皆空,自留一份淡泊于心。
花茶館的裝修采用的是自然古樸的風格,墻上隨處可見仿古的屏風裝飾,明艷的中國風色彩在家具的色調碰撞上尤為突出,座椅卻大膽地搭配了復古的英美風格,仿佛忽而將人帶到了百余年前的清末,中西結合的年代,一切遙遠而美麗。
茶一壺,曲一首,淺斟細飲,將心與身遠置于喧囂浮塵之外,遠看天邊云卷云舒,近觀院中綠竹滴翠,神游于遠處的山海之間,悠悠萬事皆空,自留一份淡泊于心,不待清風生兩腋,清風先向舌邊生,何等美好的意境,若是忽而無端下起一場雨來,檐下聽雨品茶,忘卻世間機心,不去管容顏暗換,日月流轉,還有什么比此刻更美的呢?
如今轉角處的這處民宿不僅成為了黃俊華另一個事業版圖的開始,更是巷弄盡頭一抹令人驚艷的風景。擁有了這一切,懷著一顆云水之心的黃俊華顯得十分的滿足,因著口碑相傳,蟬意民宿的客人也慢慢多了起來,雖然比起傳統酒店來說生意還是冷落許多,但因著熱愛,黃俊華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里,發現淇澳島和他的蟬意。
許多人來到淇澳島開設民宿都是懷著情愫與情結的,然而淇澳目前的發展現狀卻使得這里無法像一些旅游業發達的地區那樣門庭若市,甚至在周一到周五的平日里顯得有些冷清,難以維生者眾多,體驗了一番之后暗淡撤離的也有。
夢想總是需要現實作為支撐的,因而在各種情懷泛濫的今日,黃俊華顯得比一些文藝青年理智了些許,他知道要努力讓民宿運營下去,才能維系這份寧靜美好的生活。但作為一個商人,他又確實比商場中打滾拼搏的人們多了一份隱逸的情懷,開設民宿的不菲花費若是投入到別的行業里,收益怕是要快上許多倍,他甚至淡然地表示,只希望租約到期時能收回成本便滿足了。
“把事業和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結合在一起是很多人向往的理想狀態,但是理想不可能處在一個真空環境里,所以當然會有比較大的現實壓力,但我是真的特別喜歡淇澳這個地方,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一下民宿這方面的發展,唯有吸引更多的人來到淇澳共同發展,淇澳才能越來越好。”
一年以來,黃俊華在淇澳陸續地又租下了一些老房子,準備開設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對于未來他還有很多的想法準備施展,同時他也希望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淇澳,讓越來越多的游人發現這個美好的島嶼,不使她空閨寂寞,在年歲中逐漸老去。
閑暇的平日里,黃俊華依然喜歡和一群朋友四處旅游,放空自己的身心,帶回一些靈感。看似瀟灑的走遍世界,其實不過是為了找一處歸心之地安放夢想與靈魂,過一段名利之外的真正屬于自己的日子,或是品茶聽雨,肆無忌憚地發呆,或是遇見更多的陌生人,傾聽他們的故事。黃俊華說“蟬意”的名字原本用的是“禪道”的“禪”字,可總覺得與他心中追求的意境不太相符,直到有一日他在院中喝茶,一只夏蟬落在了他面前,鳴叫聲悠長而清亮,他仿佛在一瞬間拋卻了心中所有的雜念,于是便這樣定下了民宿的名字,定下了這種悠然自得的生活基調。門外四季流轉,院中茶香不斷,夏蟬幽幽鳴唱,翠竹歲歲常青。
而在珠海之外,黃俊華還在遙遠的寧夏租下了一整片的葡萄園,同樣是僻靜之地,同樣是開設民宿,他似乎一直在探索一些鮮少人發現的美麗之地,將它們打造成自己心中向往的地方,用來安放一個個心中埋藏多時的夢想,讓更多人體驗另一種生活的方式。或許這便是一個經歷過浮華與滄桑的人內心真正的追求吧,既是心遠地自偏,又是路遠歸夢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