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梅
摘要:近年來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部分地方政府為了預留出更多的工業用地,在耕地控制嚴格的情況下,將征地范圍轉向了林地甚至是國有林地,這些行為使得很多林地資源甚至林業資源不斷減少。在管理上,很多地方將國有林場的管理權限不斷下放,導致管理十分混亂。這些情況的出現不但影響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且對我國整個生態環境發展產生很大影響?;诖?,分析當前林場建設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決當前問題的改革思路和具體方法,以期對林場的發展帶來機遇。
關鍵詞:國有林場;改革;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速,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如何在保證面臨的同時搞好生態修復工作是當下我國社會發展所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國有林場作為生態修復和建設的中堅力量,為提高我國自然生態的安全性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同時也是我國生態建設最基本的單元之一。但是,受到諸多的條件限制,導致我國部分國有林場在職能發揮、管理定位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對林場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生態安全保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因此,各國有林場應當提高自我認識模式,創新改革能力,為我國生態修復和建設系統性能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1我國國有林場中存在的問題
1.1林場定位模糊,管理體制不健全
據調查數據分析發現,我國部分國有林場一直以來屬于典型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也就是說與林場林業建設相關的資金投入是由國家財政支持的,但是涉及到林場具體生產、技術以及管理人員編制等方面未納入到國家財政支持范疇中去。例如,林場職工的工資等都需要林場依靠自身的經營活動來支付。而我國在1998年禁止林場采伐天然林,使得林場減少了一項經營收入,同時國家相關部門未將工作重點放在國有林場方面,使得部分林場面臨著“經營難、資金少”的局面,甚至部分林場多年以來從未對職工工資進行一定的調整,存在著退休人員的工資待遇與企事業單位之間的差距過大等。這些現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林場的矛盾激化,使得林場在改革中面臨著諸多的歷史遺留問題。
1.2缺乏完善的基礎設施
在我國林場建設的初級階段,因受到國家投資方針的影響,林場內沒有設置充足關于生產和生活的基礎設施,致使生產受阻;同時,也有部分原因是建設基礎設施的標準過低,而國家又沒有充足的資金投入,也使基礎設施無法得到后續的更新和修護。進入21世紀后,國家在農業方面加大了投資和保護的力度,然而林場卻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政府在建造和規劃時并沒有考慮林場的通訊、電力和道路等,基礎設施在建設當中也出現了資金不足的問題。當前,林區的通訊、電力等生活方面的問題也阻礙了生產工作的進行。
1.3發展動力不足
一般情況下,我國大部分國有林場主要是以木材生產加工為主的經營項目,且在經營過程中重伐輕造,導致其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基礎薄弱,因此林場在改革過程中面臨著“轉型轉產能力差”的問題。另外,我國自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后,為了進一步提高對生態建設保護和水源保護的力度,對林場森林采伐行為進行了明令禁止,使得林場的資金收入無法滿足其自身的發展需要。即使部分國有林場為了進一步提高其創收能力,開展了一系列森林生態旅游、家庭林場等活動,但是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創收能力增加并不明顯。如林場建設資金投入、技術管理等方面能力的不足,使得林場管理方式過于粗放、發展規模小、經濟效益差等,這對國有林場的改革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2我國國有林場改革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2.1準確定位,理順管理機制,推動國有林場發展
我國自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來,對國有林場的采伐行為是明令禁止的,這樣以來國有林場的主要職能就是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另外,部分國有林場由于地理位置的影響,可能還需要承擔保護和培育地區水源地的任務。因此各林場在今后的改革發展過程中,首先應當對自身的職能、性質等進行分析、定位。例如,山東泰安市將國有林場納入到了生態公益性的事業單位范疇中去,同時為相關林場配備了與工作相適應的人員編制,并將林場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林業建設生產等資金支出交由地方財政負擔。另外,改革后的林場建設主要以國家資金投入為主,輔以其他類型的資金投入機制,建立健全了多元化的投資體制,為林場林業建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2.2大力加強林場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事關林區整體發展,對于提升林區所在地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因此,各級財政應加大資金投入,合理規劃,完善林區的基礎設施,不斷提升林區的居住生活環境,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林區的發展中來。
2.3發展森林旅游項目,增強國有林場自身發展動力
我國大部分國有林場森林資源優良,這就為林場轉型轉產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各國有林場在今后改革發展過程中,首先應當對自身森林資源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積極申報國家級森林公園;其次林場還應當制定相應激勵措施,提高招商引資能力,加大對林場建設管理機制的優化力度,大力發展林場“假日經濟”項目。同時,林場還可以根據地區歷史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節”活動,加大對林場旅游項目的宣傳力度,提高其在旅游市場的占有份額,這將為國有林場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3結論
國有林場是我國森林資源的重要經營主體,是建國初期國家為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加快培育森林資源,在非常重要的生態區位或極為脆弱的生態狀況的地區以及大面積集中的國有荒地上,由國家投資建立的專門從事營造林和森林管護的林業事業單位,當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國有林場也面臨著改革,然而隨著當前形勢的不斷變化,我國國有林場也存在很多問題,如定位不準確、管理混亂、政府支持力度不夠等,導致了我國現在的國有林場發展面臨很多問題,解決國有林場目前出現的問題已成當前林業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李乾友,李秀琴.瀘州市國有林場改革和發展方向初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0(10):146-148.
[2]李建鋒,郝明.我國國有林場改革歷程與發展思路[J].中國林業,2008(20):26-27.
[3]志偉.我國國有林場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0(23):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