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丹
[摘要]“營改增”政策是中國針對征收營業稅稅制的行業改為征收增值稅稅制的一種政策。本文探討了“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主要分析了“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一般納稅人以及小規模納稅人的影響。
[關鍵詞]交通運輸業;營改增;稅收負擔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076
[中圖分類號]F812.42;F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8-0123-02
交通運輸業是經濟的樞紐,為社會提供運輸服務,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營改增”后,交通運輸業產生了一系列變化,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影響
對于交通運輸業而言,技術裝備的及時更新是必要的,因此固定資產投資占了整個行業投資的很大比例。在“營改增”前,外購的設備成本不可以進行抵扣,出于成本考慮,部分設備雖然陳舊,但在可以使用的情況下會繼續使用,但設備陳舊會消耗更多能源,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而“營改增”后,新購置的設備可以抵扣增值稅,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提高企業對創新的積極性,加速企業資金流轉,促進行業的發展。本文通過交通運輸業2011—2014年的新增固定資產投資占市場總體新增固定資產總額的比重來說明這一問題。
從表1和圖1中可以看出,2011-2014年總新增固定資產和交通運輸業新增固定資產逐年遞增,基本呈直線增加。
從圖2中可以看出,2011-2014年交通運輸業新增固定資產所占總新增固定資產的比重情況。2011年所占比重為7.09%,從2012年開始“營改增”,交通運輸業新增固定資產所占比重比2011年減少了0.33%,而2013年、2014年與2012年相比,交通運輸業新增固定資產所占比重分別增加了0.68%、0.77%。由此可見,“營改增”后,新購置的設備可以抵扣增值稅,稅負降低,投入成本降低,交通運輸業各企業對固定資產投資力度加大。
2“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一般納稅人的影響
2.1影響概況
交通運輸企業在“營改增”前,一般納稅人采用的計稅方法是營業稅的簡易計稅方法,稅率為3%,而在“營改增”后,一般納稅人適用于一般計稅方法,即納稅人按銷項稅額抵扣進項稅額的計稅方法繳納其當期的應納稅額,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銷項稅額一進項稅額。當期銷項稅額小于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不足部分可以結轉至下期繼續抵扣,稅率為11%。
從表2中可以看出,交通運輸業一般納稅人“營改增”前的營業稅稅額為含稅營業收入的3%,而“營改增”后的增值稅稅額受可抵扣成本的影響。可抵扣成本越高,稅收越低,反而言之,可抵扣成本越低,稅收越高,即一般納稅人“營改增”后的稅負不一定會降低。
在短時間內,一般納稅人有可能會出現稅負短暫上升的情況。固定資產是交通運輸企業必備的裝備,如飛機、火車、汽車和船舶等運輸工具所占用的資金比重很大,在征收增值稅時,交通運輸企業可以抵扣當年購置的固定資產價款中的進項稅額。而以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固定資產的價格高、使用周期長,不少企業短時間內并沒有新增固定資產的計劃,然而之前購置的大額固定資產的進項稅無法抵扣,目前的營業收入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繳納銷項稅,使得企業稅負反而上升。
2.2假設分析
假設1:
A企業為交通運輸企業的一般納稅人(不考慮企業所得稅),營業收入為300萬元(含稅,可以與稅改前的營業收入進行比較),營業成本為200萬元,可抵扣成本為50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稅稅率為3%,征收營業稅時的稅負為L,征收增值稅時的稅負為M,可得:
L=300×3%×f1+7%+3%1-9.9萬元
M=[300/(1+11%)×11%-50(1+17%)×17%]×(1+7%+3%)
=24.7萬元
L-M=9.9-24.7=-14.8萬元
假設2:
B企業為交通運輸企業的一般納稅人(不考慮企業所得稅),營業收入為300萬元(含稅,可以與稅改前的營業收入進行比較),營業成本為200萬元,可抵扣成本為100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稅稅率為3%,征收營業稅時的稅負為L,征收增值稅時的稅負為M,可得:
L=300×3%×f1+7%+3%1=9.9萬元
M=[300/(1+1l%)×11%-100;(1+17%)×17%]×(1+7%+3%)
=16.7萬元
L-M=9.9-16.7=-6.8萬元
假設3:
C企業為交通運輸企業的一般納稅人(不考慮企業所得稅),營業收入為300萬元(含稅,可以與稅改前的營業收入進行比較),營業成本為200萬元,可抵扣成本為150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稅稅率為3%,征收營業稅時的稅負為L,征收增值稅時的稅負為M,可得:
L=300×3%×(1+7%+3%1-9.9萬元
M=[300/(1+11%)×11%-150/(1+17%)×17%]×(1+7%+3%)
=8.7萬元
L-M=9.9-8.7=1.2萬元
由此可以看出,“營改增”后交通運輸業的一般納稅人的稅負受可抵扣成本的影響。可抵扣成本越高,稅負越低;反之,可抵扣成本越低,企業的稅負越高,可能會使“營改增”后的稅負出現不降反升的情況。
3“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影響
3.1影響概況
交通運輸業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的征收率為3%,而“營改增”前,小規模納稅人的營業稅征收率分為兩種,提供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等基本服務的小規模納稅人企業所繳納的營業稅稅率為3%,而提供代理、倉儲、報關等物流輔助服務的小規模納稅人企業所繳納的營業稅稅率為5%。
交通運輸業“營改增”后含稅銷售額實際稅率=1/(1+3%)×3%=2.91%,而交通運輸業基本服務“營改增”前后含稅銷售額稅率變化=2.91%-3%=-0.09%,交通運輸業輔助服務“營改增”前后含稅銷售額稅率變化=2.91%-5%=-2.09%。從表3中可以看出,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年銷售額不滿500萬的交通運輸企業的小規模納稅人是按3%的征收率進行增值稅的簡易征收,其實際承擔的稅負率為2.91%,比征收營業稅時的稅率降低一定幅度。提供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等基本服務為主的交通運輸企業的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降低了0.09%,而提供代理、倉儲、報關等物流輔助服務為主的交通運輸企業的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降低了2.09%。
3.2假設分析
假設1:
D企業為提供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等基本服務為主的交通運輸企業的小規模納稅人(不考慮企業所得稅),營業收入為300萬元(含稅,可以與稅改前的營業收入進行比較),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稅稅率為3%,征收營業稅時的稅負為L,征收增值稅時的稅負為M,可得:
L=300×3%×(1+7%+3%1=9.9萬元
M=300/(1+3%)×3%×(1+7%+3%)=9.6萬元
L-M=9.9-9.6=0.3萬元
假設2:
E企業為提供代理、倉儲、報關等物流輔助服務為主的交通運輸企業的小規模納稅人(不考慮企業所得稅),營業收入為300萬元(含稅,可以與稅改前的營業收入進行比較),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稅稅率為3%,征收營業稅時的稅負為L,征收增值稅時的稅負為M,可得:
L=300×5%×f1+7%+3%1=16.5萬元
M=300/(1+3%)×3%×(1+7%+3%)=9.6萬元
L-M=16.5-9.6=6.9萬元
由此可以看出,在“營改增”后,交通運輸業的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相較“營改增”之前有所降低。在假設期間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不變的情況下,交通運輸企業的營業利潤將相應增加企業稅負所減少的數額。
4結語
交通運輸業是經濟的樞紐,為社會提供運輸服務,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交通運輸業實行“營改增”的意義重大。“營改增”前,交通運輸業因征收營業稅而導致出現重復征稅、抵扣鏈不能銜接的現象;“營改增”后,交通運輸業能夠減少繳納的稅費,企業承擔的稅收壓力減輕,使稅負更加公平。交通運輸企業應當根據“營改增”政策優惠條例,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增值稅稅務工作管理流程和發票管理制度,合理劃分企業業務范圍,區分不同類型的業務模塊的會計核算,找到企業的盈虧平衡點,做好企業的相關稅收籌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