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開始引進薄殼山核桃,為配合薄殼山核桃引種工作,普及該樹種栽培技術,促進集約化管理,力爭結果早、產量高、品質優、效益高,現就薄殼山核桃造林技術基本要求作簡單介紹。本文主要介紹薄殼山核桃造林技術。
【關鍵詞】:薄殼山核桃;造林技術;要求
1、簡述薄殼山核桃
薄殼山核桃也稱美國山核桃,樹木比較直,根系比較發達,可以栽種到人行道路、湖畔、河流的沿岸,以及綠化造林等等,是很好的綠化樹種與果樹種,喜愛光,喜愛溫暖濕潤的氣候,比較具備耐寒,適合生長15度到20度溫度環境中,適生在排水性能好,土層比較深厚肥沃沙壤中。不喜干旱,喜濕潤,土壤的要求不高,酸堿度適應范圍比較大,微堿性的土壤都可以很好的生長,生長的速度一般,壽命也比較長。
2、薄殼山核桃造林技術要求
2.1立地選擇
一般來說薄殼山核桃的樹根比較深,并且土壤通透性,以及土壤深度的要求比較高,種植地應該選擇那些土壤比較深厚肥沃,土質比較疏松,并且濕潤肥沃的沖積土,平地砂壤土,或者丘陵緩坡地。粘土暫時不適合種植薄殼山核桃造林地,林地土壤從微酸性到微堿性都可以種植該山核桃,以中性到微堿性是最適合種植的,這種山核桃樹有耐水性,喜歡濕潤潮濕的河堤上,在塘溝的旁邊也可以很好的生長,也可以種植在空隙地里面,當作道路旁的樹木。
2.2栽植距離
要按照種植目的,氣候條件、土壤的肥沃程度來確定山核桃種植的距離。
(1)當果樹來種植。山核桃要是果用的話,一定要選擇優良品種的山核桃來嫁接,薄殼山核桃是比較喜歡陽光的,具有龐大的根系和較大冠幅.果用栽培定植時至少要保持十米左右株間距,株行距為八到10米 x 10米為宜,如進行矮化密植,株行距為5米x5米到6米。根據介紹,在春天種植以二年生苗每株行距五米x七米造林,在八年后開始掛果,到九年后就沒產量了,但是分散種植的樹到如今還在正常掛果。
(2)當作園林綠化來種植的。通常薄殼山核桃的生長速度比較快,當作木材用的一般用實生苗來造林,一般來說種植的密度是五米x5米到6米,即行距5米,株距5米至6米,若種植在道路兩旁,或者綠化造林用,那么可以按照5米x4米株的行距來種植,即行距5米,株距4米。
2.3果用林的品種選擇及配置
薄殼的山核桃商業性的種植品種已經有大約五十多個品種,我國引進大約百來年,經過不懈的努力,現如今已經有四十個優良品種,然而,每個核桃品種對于地理生態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薄殼的山核桃是雌雄同株,若單一型品種的建園,常由于花期的問題,進而產量會降低,如何核桃品種選擇正確的,還也要科學合理的配置,要以實現優質、高產、穩定的重要環節,果用薄殼的山核桃林里面要配二到三個山核桃品種,山核桃品種可以分行配置,或者混雜配置。
2.4造林整地
整地主要采用全面整地和塊狀整地兩種方法。全面整地主要適用于地勢平緩、土壤條件好、或有間作習慣農耕地,以及庭院。塊狀整地適用于易發生水土流失或地形破碎的山崗地,或河、溝、堤壩等地段。薄殼山核桃根系生長很快,苗木定植穴應盡量大些,大小為一米見方,100 厘米x 100厘米 x 100厘米較好,用旋耕機等機械挖穴的,也可為直徑x深度分別為80到100厘米 x 100厘米,定植穴最好在冬前挖好,讓其凍融,改善土壤結構。如有條件地方,先回填表土層,再在每穴施15-25公斤有機肥,0.25-0.5公斤的過磷酸鈣,與土和勻,再進行造林為好。
2.5移栽定植
從落實后到發芽前都可造林定植,一般以二月中下旬至三月上旬為宜,最遲不能遲于三月底。一到二年小苗造林不必帶土球,但根系一定要完整、保護好,特別是嫁接苗主根要有20厘米以上,并保留好小側根和須根,一般栽植的深度與它們在苗圃原地徑基本一致或略低于苗圃地徑二厘米左右為宜,苗木定植后,澆足水,遇干早應補二到三次。
2.6經營管理
(1)中耕除草與間種作物。薄殼山核桃行間大,幼樹期中耕除草工作較為重要,根據雜草生長情況,每年一般需中耕除草二到三次,保證苗一到二米范圍內不間種作物.不長雜草。定植后的三到四年,可適當間種其他作物,以豆類、蔬菜等為宜。到五年后,苗木已長大,尤其是八年后樹木已成林,林間可間作耐蔭作物,如黨參等藥材等。
(2)施肥。通常薄殼的山核桃種植的第一年,不用施肥,在樹木生長了第二到五年需要經常施以少量氮肥.隨著植株的長大,逐年加大施肥量,可以施復合肥,通常量是0.1-0.3千克/株,然而,在生長季的后期一定要停止施肥,不然核桃幼樹非常容易凍傷,也可以在每年的秋冬季施農家肥料2-5千克/株。成年時,在每年秋冬季節,農家肥量應控制在五十千克/株以上,并配合施復合肥0.5-l千克/株,方法為在樹冠的外圍開墾環狀溝來施肥,溝的深度一般為二十厘米到五十厘米,薄殼的山核桃對鋅元素比較敏感,并在土壤中很難攝取到鋅元素,噴適量鋅制劑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在葉面噴施。在開花后不久和生長季的快速生長期進行,用濃度0.1%-0.2%硫酸鋅各噴施一次。
(3)整形修剪。薄殼山核桃的實生苗造林,即使沒有經過修剪或只經過少量修剪也會形成一個中心主于。對果用型薄殼山核桃林分來說,要控制樹體不致過于直立高大并培育擴大樹冠,促進早實豐產,要特別注意整形修剪,一般定干高度在一米左右,樹形以層分散,分層著生在主干及中心領導枝上,可大致為第一、二層各三個主枝,第三層二個,第四層一個,樹高控制在十米到十二米,便于采收果實。對材用林分來說,修剪主要是促使樹體直立向上,對基部主干上的主枝要逐年修剪掉。苗木或幼樹若有二個直立枝時,應及早除去一個,如遇苗木主干不直,可在彎曲處截桿,促使隱芽萌發,二到三年后樹干就能直立生長。
3、結語
總而言之,薄殼山核桃在種植造林上,從育苗一直到核桃長成中,每個環節都非常重要,工作人員一定要從核桃的育苗期就開始嚴把質量關,還要選擇培育核桃苗的土質,一定要嚴格根據薄殼山核桃育苗技術進行育苗種植,后期還要定期管理,確保薄殼山核桃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明明,宋曉偉.淺析薄殼山核桃引種表現及栽培技術要點[J].中國果樹,2017,10(27):284-285.
[2]趙云霞,李福源.薄殼山核桃優良品種及其栽培技術研究[J]科技信息,2015,26(14):183-185.
[3]歐倩,鄭超軍.試論薄殼山核桃栽培管理技術要點[J]農業科技,2016,28(15):63-65.
作者簡介:王啟華(1970年5月-),男,漢族 ,四川省閬中市人,大學本科,林業工程師,從事營林造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