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紫方
【摘要】:近幾年來,以霧霾為代表的環境問題尤其突出,人們關于環境的關注越來越多,人們迫切要求解決環境問題,還天空以蔚藍。黨的十八大也明確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大力發展生態文明。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提出把生態建設當作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應是我們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目標。環境問題的惡化,使政府的公共服務危機再次加深。面對當下嚴峻的環境形勢,作為首要被問責主體的政府也在積極探索解決之道。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深入,使政府考慮更多地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做法解決公共問題,讓市場參與到政府的決策及政策問題解決機制當中來,充分發揮市場資本的作用。采取公私合作伙伴關系共同致力于解決公共問題。在環境問題上,政府也提出政府購買環境服務的做法,以期達到環境治理的最好效果。
【關鍵詞】:政府購買; 環境污染; 公共服務
1、研究背景和意義
1.1環境問題亟待解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導致近些年來,環境污染問題顯現出來,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生活。其中,以霧霾為代表的環境污染問題引起了中央政府及全社會的高度關注,于是生態建設被提到了政府工作的首位。中央也將生態建設指標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當中。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及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高度關注和要求使得政府加大對生態建設的重視。政府決心大力整治環境問題,將十八大中美麗中國的目標早日實現。
1.2國際上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成功實施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新公共管理運動的推動,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決心在本國實施行政改革,[1]改變政府現有的落后的官僚式行政體制,于是出現了以新公共管理運動為理論基礎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進入21世紀以來,其他國家政府購買行為已漸漸進入成熟階段,且在實踐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基本已經取代政府傳統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這樣不僅節約了政府的財政資金,提高了財政的利用率,而且在實踐上更符合社會的需要,也增加了社會發展的活力,提高了公共服務的質量。
2、政府購買環境服務的操作建議
2.1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總方針,并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政府購買環境服務也要遵循有法可依,使政府活動處于法律監督之下,有利于推進依法治國,保證依法行政。[3]購買工作應該按照《政府采購法》中的相關規定,但是政府采購法是相對于政府采購的所有領域來說的,是政府采購的法律基礎。而環境服務領域具有其特殊性,應該出臺專用于環境服務的法規政策,使政府購買環境服務有更多的政策法規的規范,有利于政府購買的順利推進,可以規避很多購買服務中的風險,也可以規范政府購買環境服務中相關主體的行為。政府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也可以推動購買環境服務的發展,有利于放開環保市場的活力,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最大程度上改善環境狀況。
2.2 明確政府購買的范圍
盡管有了政策的推動,但是由于環保行業的特殊性,導致政府購買環境服務的范圍不明確,操作隨意性大,缺乏動力。[2]盡管環境保護部 2013 年下發《關于發展環保服務業的指導意見》,把增加政府購買基本公共環境服務作為基本原則之一,但對于政府采購中具體如何操作,尚未明確。政策不明導致地方落實困難,我國目前大部分省市實施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領域主要還是集中在財政專項撥款的一些大眾通用設備的購置、各類定點服務等,公共服務類采購項目規模很小。2012年,我國公共服務類采購僅占當年政府財政支出 1%,與國際水平相比相差甚遠。其中環境服務所占我國政府公共服務采購比例更低,遠遠不能滿足未來我國政府購買環境服務的發展需要。同時,我國財政資金使用習慣于購買政府部門所需的一般性,即可量化為固定資產的消費品,或是與工程建設等相關的工程招標建設服務等。政府在某些領域設立的專項資金要求堅持專款專用,不得擅自更改資金的用途。所以,要盡快明確政府購買環境服務的具體范圍,以便推進購買服務的發展。
2.3質優價廉不可兼得
環境服務的最重要的政策目標就是最大限度的改善環境質量。然而政府購買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財政資金的充分利用,政府購買有時也是為了利用社會資本,減輕政府財政負擔。“質優和價廉”這兩個指標之間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矛盾。[4]
2.4明確責任主體
政府購買環境行為實質也是一種契約行為,是政府與私部門建立的契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要明確各方責任。如果政府購買了環境服務,而環境質量并有得到改善,哪些責任是政府和企共擔,哪些仍在政府?購買服務不能成為地方政府推卸環境治理責任的手段。當然,環境問題得不到解決,責任也不能全歸政府,要明確責任主體,實行責任制。[4]
結語
政府環境服務,是政府在環境保護領域的新型措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是政府公共環境職能的具體體現。環境問題的解決需要社會力量的加入,需要市場的合作。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不止是在經濟發展的領域,在公共服務供給的領域也可以利用市場的強大力量。政府與市場的合作將是新時期服務型政府建設重要途徑。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市場閑置資源發展社會公共事業,政府也會為企業的良好發展保駕護航,為企業制定更多的優惠發展措施,或是建立一定的補償機制。雖然政府購買中也會產生一些問題,但應該認識到政府購買不是萬能的,環境問題的成因也是復雜的,解決環境問題需要各個方面的政策一起發揮作用,但在政府購買環境服務中,規范其行為過程,規避負面效應。政府購買環境服務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還能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丁煌. 當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論的新發展——從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務[J]. 廣東行政學院學報, 2005(06):5-10.
[2] 王建國. 政府購買環境公共服務的幾點思考[J]. 污染防治技術, 2015(01):50-52.
[3] 李海平.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法律規制的問題與對策——以深圳市政府購買社工服務為例[J].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11(05):93-97.
[4] 李娜. 政府購買環境公共服務,路有多遠?[J]. 環境經濟, 2014(08):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