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紅 肖文華
【摘要】這些年隨著我國森林公園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的發展起來,森林公園在管理中的問題都陸續的顯露了出來。建立森林公園制度,對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林業經營結構調整和全域旅游戰略發展至關重要。本文通過查閱各種資料和多年的工作經驗,對縣級森林公園制度問題進行了相關分析,提出一些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森林公園 制度 建立
[引言]:為進一步完善遂川縣森林生態保護網絡體系,改善提升全縣森林的總體生態功能與質量,促進林業經營結構調整和全域旅游戰略發展,在全縣探索建立縣級森林公園制度,并對相關工作進行了初步分析:
1、建立縣級森林公園制度符合縣情、林情、旅情
建立縣級森林公園制度,是加快我縣生態文明建設、生態主體功能區建設、生態遂川建設、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抓手,符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與群眾需求,符合當前我縣產業發展戰略,是做大做強遂川生態品牌的重要載體和必然途徑,更是在建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濕地公園、省級森林公園、省級濕地公園、公益林及天然林基礎上對全縣森林生態體系有益而必要的完善,建立縣級森林公園制度符合縣情、林情、旅情。同時具備下列益處:一是該制度建立后,將有效引導有條件的鄉村逐年建立縣級森林公園,引導、激勵各鄉鎮建設形成一個林業生態保護與宣教基地,促進鄉村生態旅游發展;二是該項制度的建立成功將在省、市、縣一級建立縣級森林公園的先河,可成為策應生態建設的一大工作特色。三是該制度建立后,有利于引導和促進各鄉鎮進一步加大森林生態保護力度,積極建養森林公園和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在社會、生態、經濟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益。四是建立縣級森林公園制度后,有條件的縣級森林公園可不斷完善、提升,為升級成省級森林公園甚至國家級森林公園作更多儲備。
2、在我縣建立縣級森林公園制度有基礎、優勢和條件
我縣是一個山區縣、林業縣,山多地廣,森林多樣,景觀優美,極富特色,以楠、竹、南方紅豆杉、羅漢松等為優勢的優美的森林風景資源早已在省內外享有盛譽,生態文化積淀深厚且不斷得到傳承和光大。全縣各鄉鎮均分布有一片以上建立縣級森林公園所要求的林地規模、森林景觀水平等條件的區域,特別是分布在全縣鄉村并以后龍山、水口林、風景林、古樹名木群等為代表和核心的區域,可為建設縣級森林公園提供優良的備建空間,建成后可使縣內獨具特色的古楠木群、紅豆杉群、古銀杏群等得到更好保護、發揮更大功能。同時,各鄉鎮村、廣大群眾對建立森林公園、發展生態旅游有很高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建立縣級森林公園具備良好的群眾基礎,能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易于形成共識、便于推進工作。
3、建立縣級森林公園制度面臨的主要困難
建立縣級森林公園是鄉鎮開展生態保護與宣教、發展鄉村旅游、改善與提升鄉村群眾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但公園的設立與建設亦會對當地帶來一些困難與影響:一是因公園的建設與管理,持續的生態保護投入、管理維護費用等會增加鄉鎮財政的負擔和管理上帶來的安全生產壓力,設而未建或建不好、管不好還會帶來負面影響;二是森林公園以生態保護為主的限制性開發模式可能會影響一些經濟收益更高的項目進入,影響一些涉及林地征占用、林木開發、開礦等行為的項目實施;三是制度建立后需按期兌現補助政策,將增加縣財政支出壓力,如若不能及時兌現到位,會直接對制度實施產生打擊,影響政策的公信力。
4、幾點建議
從建設生態縣和發展全域旅游的大戰略來看,建立縣級森林公園制度符合國家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我縣建設生態主體功能區的要求,亦順應群眾對改善生態質量、加速旅游事業發展的要求,值得推動。我們建議:
4.1統一共識,高位推動。縣級森林公園制度的建立,需要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使各職能部門及鄉村形成要建并要建好的共識,并在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特色的基礎上,推動縣級森林公園制度建設高效、順利實施。
4.2因地制宜,科學實施??h級森林公園的建立需要實事求是做好諸多基礎工作,如公園范圍和界址的科學劃定、相關林權、土地權屬的界定及協議的簽訂等是重中之重,這些工作需要當地鄉鎮政府與村組、農戶及其它權屬相關方的共同參與、協調、認定,劃定的界址既要使公園滿足縣級森林公園的規模、景觀及建設需求,又必須權屬清楚、沒有糾紛爭議,沒有項目及未來發展沖突,不會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當地群眾產生其它不利影響,對一些因土地、林地等被劃為公園但在短期內沒有收益的,需鄉村積極協調做好解釋說明工作,并共同創造條件使其獲得應有收益。
4.3政策激勵,力求長效。保障投入是建立縣級森林公園制度的關鍵。縣委、縣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突出這項工作在促進我縣綠色崛起中的地位,在縣本級財政給予必要預算,出臺補助政策并按年兌現到位,以促進公園建設與管理不斷得到規范、保持穩定而形成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 我國森林公園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J]. 盛俐,劉媛. 林業資源管理. 2009(04)
[2] 淺談森林公園的發展思考及管理的對策[J]. 霍媛媛. 中國林業產業. 2017(03)
[3] 森林公園管理體制改革探討——以武漢市為例[J]. 胡曉晶,李江風,刁思勉,張志. 林業資源管理. 2005(03)
[4] 浙江省森林公園建設管理現狀與發展對策[J]. 劉海英. 浙江林業科技. 2017(04)
【作者簡介】:梁冬紅,男,漢,江西遂川,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森林公園管理工作,工作單位:江西遂川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