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維 關健 孫艷敏
[摘要]城市輕軌交通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環保等許多優點,我國許多大中城市相繼推出了城市軌道發展規劃。本文分析發展城市輕軌交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輕軌交通對城市的影響,以秦皇島城市軌道交通為例,根據秦皇島的城市功能和旅游資源,提出秦皇島市輕軌交通的主要發展策略。
[關鍵詞]輕軌交通;旅游發展;秦皇島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118
[中圖分類號]U2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8-0189-02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汽車數量急劇增加,交通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城市發展的一個嚴峻問題。輕軌交通發展的歷史雖然比較短,但是發展速度非常驚人。目前,我國許多大中城市相繼推出了城市軌道發展規劃,以通過軌道交通的建設和發展,引導城市布局更加合理,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1發展城市輕軌交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幾年,隨著我國城市建設速度加快,城市規模迅速擴張,私家車的數量和出行越來越多,造成城市中心交通擁擠、空氣質量下降、出行速度緩慢等問題日益突出,制約了城市的發展。目前,我國部分大中城市,如北京、武漢、上海、廣州、深圳等都擁有輕軌交通,為了確保城市經濟持續增長,引導城市合理布局,我國部分三線城市,也相繼推出了城市軌道發展規劃。
秦皇島是一座美麗的旅游城市,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不斷推進,河北雄安新區的規劃,給秦皇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而提前謀劃軌道交通發展是秦皇島建設文明旅游城市,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城市輕軌交通系統建設,對于加強京津冀區域銜接,調整與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科學構建城市交通發展模式,促進土地集約使用,整合旅游資源,支撐產業升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城市輕軌不但可以解決交通問題,帶動輕軌周邊地區經濟發展,打造沿海輕軌旅游特色線路,還可為旅游業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2城市輕軌交通的特點
城市輕軌具有很多優點,如城市輕軌交通的資金投入比地鐵交通少,并且建設周期短;城市輕軌適應性強、載客量大,其交通運輸能力是傳統汽車運輸的幾倍。城市輕軌在運輸過程中處在封閉或者半封閉狀態中,行駛速度快、噪聲小,不受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干擾。輕軌運輸節能環保,其主要動力是電力,在輕軌運行時不會排出污染空氣的廢氣;輕軌運輸能耗低,占地面積小。輕軌交通的線路布設靈活,可以與地面交通銜接。
3輕軌交通對城市的影響
城市輕軌交通的建設可以突出城市特點和功能,它會對城市布局、城市面貌、環境保護、住宅建設和居民生活方式及居住模式等產生積極影響。
城市的輕軌交通影響城市的土地利用、房地產開發等。輕軌交通沿線將成為最具活力的地區,軌道沿線地區將成為房地產開發和城市新興產業的首選之地,建成城市輕軌交通后,沿線土地的利用模式將會發生改變,周邊地區的經濟也將被帶動起來,輕軌沿線將呈現帶狀發展的趨勢,對沿線地區的經濟繁榮產生巨大影響。新興的生活住宅區、工業和商業設施會在軌道沿線重新劃分城市布局。
輕軌交通的發展提高了城市旅游的交通便捷度和吸引度,這有利于形成獨具特色的地區旅游產品,促進觀光旅游的發展。
輕軌使人們的出行變得更加便捷,有了城市輕軌交通,居民也可以居住在環境較好,出行更便捷,距市中心較遠的郊區。城市輕軌交通的發展,為城市的旅游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城市輕軌交通建設,輕軌沿線商業發展,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優化配置勞動力資源。城市輕軌交通的發展將會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改變城市的客流走向,人們可以選擇高效快速、安全準時的輕軌交通,節約時間,降低疲勞度,有利于提高勞動積極性和工作效率。
4秦皇島城市輕軌交通發展策略
4.1秦皇島的地理環境
秦皇島市位于河北省東北部,是京津冀輻射東北的節點城市,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接遼寧,西接京津。秦皇島市區大部位于向海傾斜的濱海沖積平原上,北高南低,地勢平坦。秦皇島現轄4區3縣,面積約為7812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約307.32萬人。秦皇島市設有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和北戴河新區(副廳級)。
4.2秦皇島旅游資源概況
秦皇島依山面海,旅游資源豐富,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形成了以長城、濱海和生態為主要特色的旅游產品體系。全市旅游景區40多個,以山、海見長的海濱風光,以北戴河為中心的海濱旅游風景區、以山海關為中心的古城旅游景區和以老嶺為核心的山岳旅游景區等著名旅游勝地。海濱旅游風景區包括北戴河、南戴河、黃金海岸和碣石山等景區,遼闊的海域和漫長的海岸線,是秦皇島最具魅力的地方。山海關名勝旅游區有天下第一關、老龍頭、角山長城、孟姜女苑、長壽山、燕塞湖和九門水口等勝景。長城文化、海濱休閑度假、歷史尋蹤、觀鳥旅游、名人別墅、山地觀光、海洋科普、國家地質公園、體育旅游和工業旅游等多種精品旅游線路,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山海關長城節、孟姜女廟會、望海大會和昌黎干紅葡萄酒節等旅游節慶活動備受國內外游客青睞。
4.3秦皇島市輕軌交通主要發展策略
秦皇島城市輕軌交通以服務旅游客流為主,側重于市區和市區各景點之間的短途旅行。秦皇島南戴河旅游區、北戴河旅游區、山海關旅游區等旅游景點沿海岸線分布,與城市帶狀布局吻合,線位優勢明顯。秦皇島市輕軌交通主要發展策略如下。
(1)輕軌交通線網將成為整個城市客運交通的基礎和骨干,需要多條線路發揮作用。
(2)合理選擇適合秦皇島的輕軌交通線網結構,優化線網布局,構建低密度、高強度的輕軌交通線網。
(3)輕軌線網應結合城市地形、環境、道路等條件,優先利用現有鐵路發展城市輕軌交通,節省成本。
(4)輕軌線網應考慮現有公交及其客流的影響,線網應采用以中運量線路為骨干,低運量線路為補充的網絡。
(5)合理選擇輕軌交通車站位置,應照顧沿線居民和旅游景區,并以景區為主。車站位置應綜合考慮客流需求、城市對外交通、環境等因素,與其他公共交通方便換乘。
(6)線網規劃的各種方案,均應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充分考慮整合本地旅游資源,打造旅游特色線路。
(7)合理安排輕軌交通建設實施計劃,實施一體化開發,統一規劃,分期分段實施。
4.4輕軌發展需要考慮的影響因素
環保、低成本、中運量水平的公共交通系統是大中城市骨干交通理想的選擇。輕軌交通運輸量比地鐵運輸量低,降低成本顯得尤其重要,相關人員需要在減振降噪、環境景觀等方面多做工作。雖然目前輕軌車輛已經采用了很多減少振動、降低噪聲的措施,但振動、噪聲、粉塵等對環境仍然有一定的影響。城市輕軌交通系統應在橋梁形式、供電方式、減振隔聲、保護環境等多方面考慮與城市環境的協調,應注重與周邊環境進行整體景觀設計,讓輕軌系統與城市環境完美融合。輕軌交通對建設運營的安全應特別重視,相關人員既要解決好防火、防災和安全救援,又不影響輕軌應有的特點。
5結語
秦皇島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為秦皇島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輕軌建設既可以打造秦皇島沿海旅游觀光線路,又可以滿足主輔城區市民通勤的公交需求,發展沿線經濟,為城市發展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