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姚蘭 張愛忠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早已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每個人都會受到網絡輿論的引導。而在信息化社會的背景下,信息獲取變得更加快速和便利,人們對網絡輿論的引導和傳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網絡輿論的特征,進而分析了加強網絡輿論引導的對策。
[關鍵詞]網絡輿論;輿論引導;監督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124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8-0198-02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也已經習慣使用網絡獲取信息、發表評論。相關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參與到公共事件的討論中,這其實是社會發展進步的表現。但是,在網絡輿論的發展過程中,一旦沒有正確的輿論導向,就會對社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因此,政府加強網絡輿論的正確導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網絡輿論的特征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互聯網對社會熱點事件發表自己的評論,而當評論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時,屬于多數人的共同意見時就被稱為網絡輿論。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使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社會信息的傳播者和評論者,而網絡成為發表評論和信息傳播的主要平臺。因此,現代社會的輿論環境發生了極大變化,而我國正處于改革的關鍵時期,大量的社會矛盾逐漸凸顯出來,更加刺激了網民的敏感神經,導致網絡輿論變得更加復雜,而現階段的網絡輿論發展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兩微一端”成為信息源
新浪微博2017年第1季度最新數據顯示,微博月活躍用戶達3.4億人,成為全球用戶規模最大的獨立社交媒體公司,日發布信息超2億條,仍然是我國輿論事件的策源地和大量小微話題的發起平臺。同時,微信月活躍用戶數達9億,微信公眾號達到1400萬,每日產生信息超過300億條,開始取代“大v”在輿論場中起到重要作用,成為獨立的信息源頭。并且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大約70%的用戶通過新聞客戶端獲取新聞資訊,也成為獲取新聞的第一渠道。因此,“兩微一端”已經成為網民了解新聞時事的第一信息源,信息從稀缺到泛濫,輿論從單一到多元。
1.2帶有情緒性
互聯網就是一個情緒場,任何一個人都能夠在電腦的另一端用鍵盤打出低俗的攻擊性語句,說出平時生活中不敢說的話。網絡輿論始終會帶有一定的情緒屬性,任何網絡平臺都免不了會出現一些情緒宣泄的言論。
1.3參與主體廣泛
網絡媒介往往具有開放性、交互性、匿名性的特點,并且網絡特性呈現爆發式的釋放,社會各個層面的網民都可以參與到網絡輿論中去,且已經成為網絡輿論的主要發布群體。隨著移動終端設備的低廉化,到處都有網絡信號,人們可以自由自在地、隨時隨地發表自己的看法,網絡輿論的參與主體也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多的民眾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網絡輿論之中。此外,中青年中的低收入群體逐漸成為輿論來源主體,越來越多的基層民眾也開始參與進來,使網絡輿論開始具有“草根化”的特點。
1.4具有虛擬性
互聯網的興起,為人們在真實世界之外構建了一個虛擬空間。由于隱匿了姓名、形象、身份等信息,人們在網上就像穿著隱身衣、戴著假面具,現實生活中的法律法規、道德規范在網絡空間的約束力大大弱化。許多人在網上發表意見時信馬由韁、毫無顧忌,與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形成強烈反差,他們在網上發表的言論在現實生活中既不可能去說,更不可能去做。
網絡空間的虛擬性,造成網民網絡人格與現實人格的某種程度的分裂,也造成網絡輿論與真實民意的反差。網絡輿論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實的民意,在很多時候是難以作出準確判斷的,這就降低了網絡輿論的決策參考價值。
2加強網絡輿論導向的對策措施
2.1政府應發揮監管網絡環境的職能
政府有著重要的輿論導向作用,因此政府要充分發揮監管網絡的職能和作用,從而起到凈化網絡環境的作用。首先,政府要建立健全具有體系化制度化的網絡輿論引導機制,確保能夠正確引導網絡輿論,避免虛假信息和不實信息誤導社會輿論的走向。同時,在保證公民基本言論自由的基礎之上,政府要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公民的網絡行為,避免出現違法亂紀現象。
2.2提升網絡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
由于網絡從業者掌握著較高水平的網絡技術,如果其進行網絡犯罪,則會對社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相關從業者就需要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不能為了謀求個人利益,做出違反法律、危害國家的事情。同時,網絡從業人員作為網絡信息傳播的把關人,要避免虛假信息以及危害公共安全的信息進行傳播,進而引導正確的網絡輿論走向,營造和諧的網絡輿論環境。
2.3加強技術層面的監督管理
現階段,我國正是因為缺乏技術層面的監督管理,才導致很多虛假新聞,在網絡世界中泛濫,并且直接對現實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要想擁有潔凈的網絡環境,網絡工作人員和監管部門就需要加強技術層面的監督管理,提升網絡技術能力,促使網絡信息得到安全穩定的傳播。具體來講,網絡工作人員要盡量完善網絡信息過濾系統,提前排除不實信息或者虛假信息,及時屏蔽過激、夸大的言論。此外,監管部門要追蹤信息源頭,并運用相關法律對其進行問責處置,加大懲罰力度,從源頭上排除影響輿論導向的不良因素,形成良好的輿論導向。
2.4建設輿論監督引導平臺
在對網絡輿論進行監督的過程中,不能只依靠政府的力量,政府還需要建設具有預警、監測作用的網絡輿論引導平臺,通過對熱點事件、熱門話題以及敏感問題的持續監測和分析,及時排除影響輿論導向的不良因素,達到凈化網絡的目的。
此外,政府在建設輿論引導平臺之后,還要注意收集人們日常最為關心的問題,并通過大數據分析,了解人們的實際需求。同時,政府在建設輿論監督引導平臺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充分發揮主流媒體以及新媒體的正面引導作用,對網絡輿論進行正確引導。
3結語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發展已經離不開網絡。在這種形勢背景下,網絡輿論引導就會對社會整體的輿論導向、人民群眾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政府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凈化網絡輿論環境,以正確的網絡輿論引導人,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