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钨毁?/p>
[摘要]人體形態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由多門學科共同組成,顯微鏡觀察組織結構、細胞特征、寄生蟲形態是人體形態學的基本組成部分,學會看圖說話尤為重要。微信作為現代網絡的產物,以其特有多樣的功能運用到各個領域中。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并應用于人體形態學實驗教學中,可使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上達到自主學習、移動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人體形態學;微信公眾平臺;實驗教學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148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8-0235-02
人體形態學是一門基礎綜合性學科,涵蓋了組織胚胎學、細胞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學等,各學科知識點多,內容抽象,難理解,難記憶。因此,發掘新型有效的教輔方法應用于形態學實驗教學,已成為教師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微信公眾平臺的特點功能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技術支持,研究證實微信公眾平臺可以輔助實驗教學。目前,已有學者將微信公眾平臺應用在各學科中。然而,在教學資源的上傳、素材庫資料分類管理方面不是很詳細。本文主要通過實驗室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使學生在微信公眾平臺中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學習資源,突破微信公眾平臺自身限制上傳時長超過3min、大于20M的教學視頻,探討微信公眾平臺對學生和教師的應用效果。
1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
1.1注冊微信公眾平臺賬號
在微信公眾平臺官網,注冊“遵醫形態實驗室”賬號,登錄微信公眾平臺首頁面設置該賬號的基本屬性。在設置欄將微信公眾平臺更名為“遵醫形態實驗室”,并生成該平臺二維碼,此微信公眾平臺搭載組織胚胎學、細胞生物學和人體寄生蟲學3門學科教學資源的共享。
1.2素材庫的建立
素材庫就像一個教學資源“大倉庫”,所有教學資源都存放在這個“大倉庫”中,教師管理員將課件、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上傳至素材庫中,并對素材庫中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命名,便于能快速找到各學科、各章節、各類型的教學資源。該平臺不能直接上傳PPT課件,教師管理員可將PPT課件另存為jpg格式上傳至素材庫中。
1.3視頻上傳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教學的方式方法也隨之多樣化,微課、慕課、微視頻已成為現代科技教學的手段。微信不僅僅止于圖片和文字的閱讀,如果使用視頻進行互動將會更直觀地呈現出不一樣的效果。但關鍵的問題是由于微信公眾平臺系統自身的限制,只能上傳時長少于3分鐘、小于20M的視頻。然而實驗室錄制的微課視頻時長均在5-10分鐘,如何上傳這樣的教學視頻?有文獻將錄制的視頻分解上傳,這里管理員是將此類視頻上傳至“騰訊視頻”中,“騰訊視頻”審核通過后復制其播放地址粘貼到素材庫的視頻鏈接中,最后添加備注標簽,如此不但減去了視頻剪輯的繁瑣,還保持了視頻的連續性。
1.4設置自定義菜單
在自定義菜單中設置“組胚學科”“細胞生物”“寄生蟲學”3個主模塊,每個主模塊下分別設置“實驗課件”“教學視頻”“經典圖片”“問題反饋”“信息回復”5個子模塊。從素材庫中選擇相應的教學資源上傳到各子模塊中。
1.5關鍵詞回復
關鍵詞就像數據庫的標簽,對素材庫中已經分類整理命名的每一次實驗課件、每一張圖片、每一段視頻都添加一個特征性關鍵詞,如“第一次實驗課”“肝臟”“紅細胞”“肺吸蟲”等,將有關鍵詞的文件,通過添加規則設置為是否全匹配(全匹配是指學生輸入的關鍵詞必須全部匹配管理員添加的關鍵詞)。學生回復的消息內如果有管理員設置的關鍵詞,即可把管理員設置在規則名中回復的內容自動發送給學生。
1.6投票管理
利用微信投票功能給各學科布置10-15道選擇的課堂測試題,每次課堂測試題均分類備注,以便快速查找,設置截止時間為20分鐘,作業題為本次實驗課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主要內容。時間截止后不能答題,并自動統計投票人數、正確率,及時了解學生本次實驗課的學習情況,對于錯誤率高的內容作進一步講解。
2微信公眾平臺應用的意義
2.1對學生的作用
2.1.1突破實驗室的限制
傳統的人體形態學實驗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學生在上課時間到實驗室利用顯微鏡多媒體互動系統觀察實驗切片,然而在實驗內容多,課堂課時數少,教師以傳統的“以教帶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極其低下,在課堂時間有限,實驗室開放周內顯微鏡和實驗切片等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應該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打破傳統學習只能在教室、實驗室的常規模式,讓學生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學習,學生自己作為學習的主體,利用自己的智能移動設備可達到自主學習移動學習的目的。微信公眾平臺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該平臺的應用對學生學習地點大為開放,學生在校園的任何地點都能觀察學習實驗內容。
2.1.2學習資源豐富
微信公眾平臺涵蓋了組織胚胎學、細胞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學3門學科的實驗內容,包含了各學科的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經典圖片,而且平臺中包含了教師多年收集的典型圖片,這是學生在實驗室很難找到的學習資源。
2.1.3補充課堂知識
對于某些教學課時少,課堂教學資源不足,授課內容存在局限的學科,如,組胚綜合性實驗、寄生蟲學開放性實驗的部分內容都靠學生自學,很多學生在課堂上沒有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而微信公眾平臺為學生提供了自學空間,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的自學奠定了基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1.4快速準確的回復功能
由于微信公眾平臺涵蓋的學科多,所涉及的知識點廣,素材庫包含的內容也相對較多,學生通過模塊查找學習內容猶如大海撈針,通過設置關鍵詞回復規則,學生可以精確查找到自己想要的學習資源,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
2.1.5課堂小測試的應用
課堂小測試是對學生每次課堂知識掌握程度的測驗,也是學生對每次課堂知識進行的復習。利用投票功能將試題做成投票模式,不僅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學生操作方便快捷。
2.2對教師的作用
2.2.1促進專業知識的積累
在微信公眾平臺素材庫中需要儲存大量的教學資源,且需要對各類教學資源進行分類標志,這需要教師做大量的工作,這對教師專業知識的積累和熟練度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
2.2.2加強師生互動交流
微信公眾平臺作為實時互動工具,教師可通過使用投票功能在線批改學生提交的作業答案,了解學生對本次課程的掌握程度,對學生錯誤率高的問題進行當堂解答,同時教師借助平臺的數據統計功能可了解學生的參與情況,實現師生互動交流。
3結語
將微信公眾平臺應用于人體形態學實驗教學中,可充分發揮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不斷擴展學生的知識,學生通過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機就能學習組織胚胎學、細胞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學3門學科的實驗內容,結合筆者所在院校全面覆蓋校園WIFI,通過測試網速達到1M/s,瀏覽網頁和視頻流暢,不會出現視頻卡頓D現象,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微信公眾平臺應用于3門學科的滿意度達96.58%,因此,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在人體形態學實驗教學中的作用是明確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