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紅
[摘要]:雖然國家一級地方對于企業建設事故應急池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因為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等諸多因素,事故應急池的管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在文中就當前企業事故應急池管理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建議。
[關鍵詞]:事故應急池;管理;建議
[引言]:事故應急池在企業突發環境應急事件時到防止污染外泄的作用。近年來,國家及地方在相關法規、標準中均提出了企業建設事故應急池的要求,但事故應急池的建設及管理仍不規范,現從以下方面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1、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
1.1目前已設定的法律法規
1.1.1法律層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規定,“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采取措施,防止在處理安全生產事故過程中產生的可能嚴重污染水體的消防廢水、廢液直接排入水體”,法律中雖未明確指出必須設置事故應急池,但事故應急池作為重要的防范措施,應參照執行。
1.1.2國家標準層面。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范》(GB 50483-2009)。該規范明確指出化工建設項目應設置應急事故水池,并規定了排入應急事故水池廢水的處置措施、應急事故水池容量及設置形式。
1.1.3行業規范層面。部分行業規范中對企業事故應急池作出了明確規定,如《水體污染防控緊急措施設計導則》(中國石化建標[2006]43號),該導則適用于石化企業,對事故排水儲存設施(其中包括事故池)作出了明確規定;部分行業環境保護工程技術規范中對事故應急池也作出相應要求。
1.2 存在的缺陷
1.2.1標準、規范不健全。目前出臺的國家通用標準中與事故應急池相關的僅針對化工項目(GB 50483-2009),且行業規范無法覆蓋到所有行業。對于未制定行業規范的項目,其事故應急池的管理存在缺失。
1.2.2事故應急池容積計算存在爭議。由于對事故時可能流進事故應急池的消防用水(噴淋、滅火)、生產廢水、前期雨水池共用、同期降雨量等因素上存在不確定性[ ],導致事故應急池在確定容積時存在爭議。
1.2.3規劃滯后引起現有企業改造困難。實際改造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①由于事故應急池容積通常較大,而現有企業場地有限,缺少事故應急池的建設用地;②事故應急池通常埋地設置,且事故應急池的埋深較大,施工難度及投資費用較高;③事故應急池應與風險單元建立事故廢水導排系統,需要對現有風險單元場地進行破地處理,在作業時可能產生靜電、火花,若操作不當可能引發火災、爆炸等事故。
2、相關配套應急措施建設不健全
2.1 事故應急池
由于目前有關事故應急池的施工、驗收規范很少,在實際建設時應結合行業及企業特點考慮其他因素。如石化行業,事故應急池應采取必要的防滲、防腐、防凍、抗浮、抗震等措施;可能收集到揮發性有害物質時應采取安全措施等。而企業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很少能考慮這些因素或者考慮不全,最終導致事故應急池的建設流于形式,并不能滿足實際的功能要求。
2.2 事故廢水收集管網
由于事故廢水收集管網一般同雨水管網合建[ ]。當產生事故廢水的同時有暴雨等強降雨時,可能導致事故廢水不能及時排入事故應急池而造成事故廢水外溢,同時會造成廠區內的雨水受到污染。
2.3 控制閥門
廠區雨水管網在連接事故應急池及在廠區雨水總排放口之前應分別設置控制閥門,分別對應稱為閥1,閥2。通常情況下,閥2常開,閥1常閉,
一旦發生事故或初期雨水受污染時,立即關閉閥2,打開閥1,使所有事故廢水及受污染的初期雨水全部匯入事故池。企業安裝的切斷設施可以是手動也可以是自動的,當為自動切斷時,通過水質監測可以及時調整閥門,而多數企業為手動控制,很可能導致開閉閥門不及時。
2.4 在線監測及自動控制系統
在線監測系統主要包括水位監測及水質監測;自動控制系統是根據水位及水質情況,合理地控制閥門和泵的啟閉。當水質接近污水排放標準時,自動關閉閥2,打開閥1,確保事故廢水完全流入事故應急池;當事故應急池內水位達到一定深度時,自動開泵將事故應急池內的事故廢水抽到廠區的污水處理廠處理。而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僅有很少的企業設置了在線監測及自動控制系統。
3、企業管理不完善
目前,我國企業的環境風險管理工作相對滯后,對于環境風險的防范意識相對薄弱,而事故應急池作為重要的環境風險防控設施,更是常被忽視。多數企業缺乏有關事故應急池的管理規定,不明確重點崗位責任人,缺少操作規程,不制定事故應急池巡檢、設備維修、保養與報廢等制度,崗位職責不明確,在日常經營過程中,缺少相關培訓與應急演練,缺少相關臺賬,缺乏管理。以致于發生事故時,無法保證將事故廢水全部控制在事故應急池內。
4、建議
針對上述企業事故應急池管理方面的分析,為了更好的提高企業事故應急池的管理水平,提出以下建議:
4.1完善事故應急池的相關規范與標準。通過完善事故應急池的相關規范與標準,使得政府的監管有章可循,企業的管理有據可依,最終,使企業事故應急池的管理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
4.2穩步推進已建企業的事故應急池建設。為滿足企業應急需求,事故應急池的建設勢在必行,但由于歷史原因存在多種難題,應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逐步推進,以實現事故應急池的功能。
4.3加強事故應急措施建設。當雨水管網與事故廢水收集管網合建時,雨水管網在設計時應考慮事故廢水量;事故應急池建議配備在線監測系統和自動控制系統,并根據廠區風險物質等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4.4加強企業事故應急池管理。企業應制定事故應急池管理制度,加強日常管理,建立相應的臺賬,保證事故發生時,事故應急池滿足功能要求。
5、總結
本文從法律法規、企業事故應急池的建設與管理方面探討了企業事故應急池的管理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意見,希望能夠改善企業事故應急池的管理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