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強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的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其中電力能源表現尤為的突出,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到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電力支撐,而我國傳統的電力能源模式是以火力發電居多,新型的電力能源開發雖然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與社會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傳統電力能源雖然能夠解決社會需求,但是給社會環境也帶來了很大影響,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噪音等等。這些電力能源供給造成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又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負面影響。因此,發展新能源電力成為當前能源供給領域的研究重點。
【關鍵詞】:電力;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規劃
引言
能源是人類出產生活的的基本保障,加快人類文明的進程,經過研討國內新能源工業方針,促進我國新能源健康快速開展,削減我國能源需求中化石能源的比重,一起還能夠削減對外國能源的依靠,進步我國能源、經濟的安全,削減環境污染,使新能源成為未來主導能源。經過研討國內新能源工業方針,發現要想促進我國新能源的開展,有必要堅持能源結構多元化開展的思路,我國新能源儲量豐厚,完全能夠堅持多元開展,政府和社會采納多扶持方針。開展新能源是一項巨大工程,有必要集全國人民之力,在政府和社會的協助下,堅持多元化開展的思路,政府能夠出臺相關方針,如新能源工業技能方針、財稅方針、金融方針和外貿方針等,在方針上給予大力優惠和扶持。
1、電力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方面
1.1太陽能發電技術的發展
太陽本身就充滿了巨大的能量,全球人類每年能源消耗的總和相當于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的能量。利用熱源采集裝置,將太陽能這一熱源加熱水,使其轉化為蒸汽,然后利用蒸汽發電;或者利用單晶硅或者非晶薄膜制作電池組,將太陽能的光源轉化為電能,這些都是將太陽能輻射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的方法。利用太陽能發電能夠減少環境污染,所以世界各國開始太陽能發電作為能源開發的重點。
1.2風能發電技術的發展
風力發電的技能本錢最接近的慣例能源,是近幾年世界上增加最快的能源,年增加率到達28%。2009年,我國的新增風力發電量已躍居世界首位。我國風力資源豐富,海岸線18能源000公里,內陸有眾多山系。可開發的陸上和近海的風能資源總儲量約為10億千瓦。首要散布在東南濱海、山東、遼寧濱海和內蒙古北部以及新疆北部等濱海、內陸風帶。風能開發對環境影響較小,不存在水電的移民、地質變化,以及生物質發電發生的環境污染與廢物處理等問題。風能關于完結碳減排潛力巨大。在2009年底的世界氣候變化大會上,據世界風能理事會測算,僅風能單一行業的減排就可完結發達國家許諾總減排量的42%~65%。2008年12月,國家公布了在內蒙古、甘肅和河北等地建造千萬千瓦級的風力發電場的規劃。近年來,內蒙古憑仗得天獨厚的地輿優勢,將大規模開發風電和綠色能源作為能源戰略的要點,其風能裝機量名列前茅。
1.3地熱發電技術的發展
地熱來源于其內部包括巨大的能量,地熱包含的能量與全球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傳統能源比較要高出數十倍。因為我國地大物博,有著豐厚的地熱資源,所以我國的地熱能開展較為迅速,適合建設電站的地熱資源首要會集在西藏一帶。人們首要使用蒸汽法、水氣分離法、減壓擴容法、低沸點工質法,將地球內部釋放到地表的熱量轉換成電能。
2、未來電力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戰略
2.1在電力規劃中實現新能源與電網的協調發展
風電、光伏發電開展方針不設上限是本次規劃的立異。但是,不設上限的新能源開展方針怎么進行配套電網規劃,也給電網規劃帶來新的應戰。傳統的電網規劃是依據斷定電源的規劃、布局以及消納商場斷定輸電計劃,終究構成電網規劃計劃。但關于新能源,特別是接入配網的6000萬kW的分布式光伏和分散風電,在電源規劃和布局不斷定的情況下,怎么做好配套電網規劃的確是個難題。德國是世界上分布式光伏規劃最大的國家,從德國的電網習慣高份額分布式光伏的開展進程來看,首要閱歷了被迫習慣、部分改造和全面升級3個階段。在分布式開展的初期,配電網規劃不考慮分布式電源,首要利用已建成配電網的裕度開展分布式電源,通過電網校核斷定并網點;跟著分布式規劃的擴大,電網堵塞問題杰出,配電網運營商首要通過改造部分線路、變壓器的方法進步分布式電源的接網規劃;跟著配電網接入分布式電源份額的提高,提出前瞻性配電網規劃,全面提高配電網技術規范,對配電網進行全面改造,并提出了配電網儲能裝備規范。
2.2建立投資促進機制
不但要在技術層面進行立異,同時還需要得到政府機構的大力支持。首要關于電力系統而言,有必要要做好相應的統籌規劃,積極地為電力新能源產業項目進行融資,讓社會認識到項目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夠取得更多的資金來支撐項目的發展;其次樹立出資補助機制,以基金方式針對新能源并網的能源電力新能源產業項目進行出資補助;此外還可引進市場化項目出資機制,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推進能源電力新能源產業項目出資,樹立危險與收益兩邊均攤機制。
2.3創新的新能源技術提升
首要的一點就是,要確保新能源技能研制投入的穩步增長,用以支撐新能源工業的技能、產品研制和規模化出產。要不斷加大對企業研制的投入,以及對企業立異效果的獎賞力度。其次,注重在引進、消化和吸收基礎上的再立異。加大力度引進國外先進技能和設備,經過施行嚴重技能專項,依托項目推進新能源配備的自主化和國產化。
結語
新能源電力系統打開目前我國依然開始起步階段,技術儲藏相對比較單薄,國家在推進新能源電力系統打開方面依然需求投入許多的資金、人力等支撐。比較我國巨大的電力需求商場,我國新能源電力資源量具有滿意的確保,未來跟著我國新能源電力技術在電力儲藏、運送、調度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新能源電力將會得到快速打開,可以進一步處理慣例火力發電帶來的社會負面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能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能源.能源2015能源全國電力工業統計資料匯編能源[R].北京:能源2016.
[2]能源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能源.能源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能源能源[R].能源北京:能源2016.
[3]能源劉吉臻能源.能源大規模新能源電力系統建模與控制能源[M].能源北京:科學出版社能源,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