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華
摘 要:圖像問題是初中物理教與學的難點,很多學生都不能正確地理解和應用圖像,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真正幫助學生進行從數學圖像到物理圖像的過渡和理解,學生沒有在第一次學習圖像問題時真正理解和掌握。所以,第一次涉及圖像問題時的教學特別關鍵。
關鍵詞:學科素養;第一次;圖像教學
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圖像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因為它能夠很直觀地描述出物理問題,也是數學工具在物理學中典型的應用之一,能夠用簡潔直觀的圖像表述物理問題和規律也是物理學科素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圖像問題也是物理試題中經常出現的常規試題,學生在一些實驗或者計算與圖像結合的問題時,因為對圖像的不理解,往往會影響其他問題的完整解答。筆者通過多次的嘗試和對比教學,發現學生對圖像問題的不理解、不會用等問題,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不理解圖像表達的物理含義。初中學生在數學學科中學習完圖像后,學到的只是一種數的位置的概念,而且數學中開始學習的只是數軸,從數學中數的位置轉換成物理含義,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如果再把實際的物理問題融入圖像中,對于學生來說就更加難理解了。
第二,不會利用圖像查找相關的物理量。在有關圖像問題的試題中,常常要學生利用圖像信息進行計算和應用,由于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物理圖像,不會查找相關的物理量,往往造成解題過程中缺少應有的物理量而無法解答。
第三,不會用圖像表述物理過程。初中物理中,絕大多數的圖像是根據實驗的數據進行描點生成的。理解圖像,首先要理解圖像坐標的物理含義及單位,會進行描點畫圖,然后會用平滑的曲線把實驗中的物理過程通過圖的形式進行表述,這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
第四,不會利用圖像得出相關的物理規律。不能看懂圖像中的物理含義和隱含條件,造成解題困難。
經過長期的嘗試和實踐,我發現學生對于圖像知識和問題的掌握情況,與我們第一次處理圖像問題時所用的方式密切相關。在蘇科版教材八年級(上)P33頁的圖2-12中,2015年之前和之后的圖分別是圖1和圖2,這一細微的變化,反映出了編者的意圖和精心安排,我們要好好利用這一圖像做好第一次關于圖像的教學,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建立直角坐標系。在八年級(上)的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還沒有學習坐標系,只學習了數軸,所以,我們要借助數學的知識幫助學生學會建立坐標系,并且按照數學中數軸的意義去理解坐標系中縱坐標和橫坐標的物理意義。
第二,確定坐標軸表示的物理量和單位。在物理學中,坐標系所表示的物理量不同,畫出的圖像也不同,觀察得到的結果也有可能不同。所以,我要規范訓練學生,使其知道坐標系中每個軸表示的物理量和單位。
第三,進行分度標注。分度的標注并不難,數學中已經有所涉及,但是,對于物理學中的分度標注,要根據具體的實驗數據進行合理標注,使得畫出的圖像能夠完整美觀。
第四,按照實驗的數據進行描點。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所以,實驗的數據必須是真實的,在描點時一定要根據真實的數據進行,不能偽造實驗數據。
第五,用平滑的曲線連接所描的點。連接實驗數據描的點一定要用平滑的曲線,如果不能讓所有的點都在線上,那么,我們應該盡量讓數據的點能夠均勻分布在線的兩側,絕對不能把圖像畫成折線。
第六,理解圖像表述的物理規律。在畫完圖像之后,我們要讓學生去理解圖像表示的物理規律和變化趨勢,這樣在學生遇到圖像問題時就可以通過圖像來理解物理過程和規律了。
圖像問題是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第一次圖像教學時,老師就要真正教會學生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特別要提醒的是,當我們進行圖像教學時,還要了解學生在此時數學中圖像教學的進度和深度,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補充和深入。因為,總體上看來,物理中的圖像教學要求比數學中的圖像教學要求略高一些,如果不進行適當的鞏固和補充,學生在掌握過程中就會出現問題。只有打牢了基礎,學生在后面遇到更加復雜的情況時才能真正理解,自如應用。
參考文獻:
[1]孫海濱,王玉平.物理教學中科學素質的培養[J].物理教師,2002(11).
[2]張紅霞.科學素養教育的意義及本土化詮釋[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4).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