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李虎
摘 要:在目前我國的小學教育之中,數學是一門主要的教育學科,但是目前的教學仍存在很大的問題,在一些中高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學生思維不夠開闊,以及師資力量薄弱等等諸多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主要針對現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及建議,希望對今后的教育工作有所助益。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問題及對策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至關重要,作為教師,一定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這也是最基本的教學要求,教師不僅是將知識一味地灌輸給學生,而是將學習方法逐漸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逐漸明白該學習些什么,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怎樣去學習等問題。
一、當前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在教學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聽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的時間很少,長此以往,逐漸形成了為板書而板書、為演示而演示的模式,一些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極其不好,只是一味地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有極其不好的影響,他們過于注重學生對認知領域的目標,輕視學生情感領域的目標,所以教師對于學生不僅僅是文化知識的教學,還應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
(二)學生的思維不夠開闊
傳統(tǒng)的教學只是一味地側重于學生對知識的教學,學生自主思考和主動思考的機會較少,從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無法得到鍛煉,學習效果必然降低。
(三)農村教學發(fā)展不均衡
現階段農村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由于有些人逐漸走出農村走向了城市,農村學生的人數較少,農村教學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很多教師都不愿意到農村進行教學工作,雖然有部分教師仍然堅持在農村小學教學,但是教師的素質普遍偏低,教師雖然少,但是需要教的科目有很多,有很多教師都是身兼數職,一個老師教好幾門學科,教學質量無法保證,直接影響到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促進農村教學的各項平衡,是現代教育發(fā)展的主要問題,也是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二、提高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的對策及建議
(一)明確教學目標
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明確教學目標,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對落后,教師在教學時沒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所以直接導致了教學效果的不理想,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將教學目標明確到位,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小學數學的多種特征,如基礎性、普及型和發(fā)展性,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所在。不論是在其他學科之間,還是在生活之間,教師都要引導學生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學會主動發(fā)現問題,在此基礎上分析問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來。
(二)轉變教學方式
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對原有的教學方式早已熟悉,學習興趣有所下降,教師應適當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開闊學生的思維,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按照這四個基本原則,逐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保證教學質量,摒棄傳統(tǒng)老舊的教學方式,展開新的數學教學,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逐漸領會數學學習的內涵,從中總結學習的規(guī)律和經驗。作為教師,要給學生適當的空間和時間去學習,遇到問題時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教學設計,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徹底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強化師資建設
在現階段的農村小學中,對于教育人才的引進十分重要。積極組織在職教師進行培訓,并將其與教師的學歷和職稱評定相聯(lián)系,鼓勵教師參加在職進修,同時政府要起到輔助作用,采取相應的政策扶持農村的教學,政府可以進行相應的政策扶持,為優(yōu)秀的小學數學教師引進提供相當寬松的環(huán)境,并進行相應的政策傾斜。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如果沒有良好的師資團隊,教學質量將無法保證,強化師資建設非常重要,這也是保證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前提。要勇于沖破師資隊伍自身的局限,分析不足之處,提高整個教師團隊的水平與素質,骨干教師要起到帶頭作用,示范和引導教師完善教學,對于一些中青年的教師,由于他們資歷和經驗較少,所以要適當加強專業(yè)的學習與培訓,教師之間相互監(jiān)督和檢查,讓每一位教師都認真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更加完善的研究,針對教學方式及時進行反思,加強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理解和把握小學數學教材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竇春.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學習,2015(12).
[2]林淑珠.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和對策分析[J].小學數學教學,2015(3).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