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霞


[摘要] 目的 分析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并發壓瘡的采取循證護理模式以及取得的效果。方法 收集該科2015年2月—2018年2月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52例,予以隨機分組,給予常規護理方法的26例納入對照組,配合循證護理模式的26例納入觀察組,對比兩組患者壓瘡愈合情況,并比較患者滿意度情況。結果 觀察組壓瘡愈合率、愈合時間、患者滿意率及血糖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引入循證護理模式,對壓瘡的治療與護理有積極作用,且對于維系良好護患關系意義明顯,應在護理實踐中應用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腦卒中;壓瘡;循證護理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9(b)-0112-02
從近年來大多研究報道可發現,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現壓瘡的發生率很高,而一旦發生壓瘡,愈合又極為困難。對此,考慮采用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如循證護理模式,在壓瘡護理方面取得的干預效果較為理想。該次研究將以該科2015年2月—2018年2月腦卒中合并糖尿病并發壓瘡患者52例為對象,分析不同護理干預模式應用下取得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該科腦卒中合并糖尿病并發壓瘡患者52例,男性33例,女性分為19例,年齡53~81歲,平均年齡(69±7.4)歲;患者均確診為腦卒中疾病,且合并2型糖尿病,排除其它重要臟器疾病;入院時Braden壓瘡風險評分均在14分以下,壓瘡風險到為中致重度;患者有1~3處的壓瘡,根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2007)標準分級將壓瘡進行分期:其中, I期壓瘡8處,Ⅱ期壓瘡26處,Ⅲ期壓瘡16處,Ⅳ期壓瘡6處,可疑深部組織損傷期12處,不可分期10處,共78處。將52例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26例,壓瘡39處,觀察組26例,壓瘡39處。兩組在年齡、性別,疾病狀況、治療情況、壓瘡風險,壓瘡創面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模式,如定期為患者做各項指標包括血壓、血糖等檢查,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壓瘡創面常規換藥,協助患者翻身等壓瘡常規護理等。
1.2.2? 觀察組? 配合循證護理模式,計劃實施內容包括:①壓瘡創面評估。評估傷口部位、分期、大小、深度、傷口組織形態、滲出液、是否有竇道或(和)潛行,傷口周圍皮膚或組織情況。通過創面評估,評價壓瘡治療效果,針對無進展及惡化的創面及時調整治療方法。②創面處理。根據壓瘡分期,創面情況,選擇合適的新型敷料,采取濕性愈合方法。濕性愈合方法及新型敷料的應用可明顯提高壓瘡治療有效率,患者疼痛程度輕,滿意率高,體現了舒適護理理念,且減少換藥次數,愈合快,明顯優于壓瘡傳統護理方法,臨床應用前景廣闊[1]。③營養支持:強調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保證足夠的熱量以減少蛋白質的分解,保持機體正氮平衡,同時增加維生素A、C、E等多種維生素攝入; 必要時提供腸內營養支持,腸內營養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狀況,提高抵抗力,減少感染,促進壓瘡愈合[2]。④血糖控制。血糖過高和控制不佳,有利用傷口細菌的繁殖,影響傷口愈合。故護理上應重點監測血糖,控制血糖,遵囑規范服用降糖藥或(和)胰島素注射,嚴格執行糖尿病的飲食管理,制訂合理的飲食計劃。⑤加強基礎護理。減壓方法的應用,強調護理期間注意控制患者局部皮膚受壓力度與受壓時間,減輕剪切力與摩擦力,應用氣墊床、減壓墊,保持床墊、床單、衣褲等清潔、干燥平整,由護理人員指導并協助患者翻身,翻身通常選擇30°側臥,左右方向交替,翻身每隔1~2 h開展1次,避免將床頭抬高超過30°,且持續時間不>30 min,病情需要半臥或坐位時,臀部應給予必要的支撐,充分抬高足跟,使用支持面確保足跟部與床之間不接觸,受壓部位可使用皮膚保護膜。⑥心理護理。樂觀的情緒,有利機體抵抗力增強 ,減輕或避免壓瘡的發展,促進創面的愈合[3]。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提供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因素,保持情緒樂觀。⑦健康教育。在護理期間,應對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如何通過自我護理促進壓瘡愈合及預防壓瘡再發等。
1.3? 觀察指標
建立壓瘡治療監控記錄單,及時對壓瘡創面進行評估,每周記錄1次,壓瘡痊愈及壓瘡未愈者出院時進行評估并記錄;建立壓瘡登記本,記錄兩組壓瘡各期愈合情況(惡化、無進展、好轉、愈合)與愈合時間。另外,以問卷調查方式,了解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以及血糖水平。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壓瘡發生情況觀察
護理期間,觀察組26例,39處壓瘡,其中I期、Ⅱ期、Ⅲ期均完全愈合,3處Ⅳ期壓瘡均好轉,可疑深部組織損傷期:5處愈合、1處好轉,不可分期:4處愈合,1處好轉;對照組26例,39處壓瘡,I期、Ⅱ期均完全愈合,Ⅲ期壓瘡:6處愈合、2處好轉,Ⅳ期壓瘡:1處好轉、1處無進展、1處惡化,可疑深部組織損傷期:3處愈合、2處好轉、1處無進展,不可分期:3處愈合,1處好轉1處無進展;比較兩組壓瘡愈合率, 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比較兩組I期、Ⅱ期、Ⅲ期、可疑深部組織損傷期、不可分期的愈合時間,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比較兩組Ⅳ期壓瘡好轉率,觀察組為(3/3)100%,對照組為(1/3)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患者護理滿意情況調查結果對比
問卷調查結果,對照組患者基本滿意、滿意例數分別為11例、10例,觀察組分別為12例、13例,滿意率結果對照組80.77%(21/26),與觀察組96.15%(25/26),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血糖水平
治療前,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血糖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大多均有不同程度的肢體活動障礙、長期臥床、皮膚感覺功能障礙、大小便失禁以及糖尿病胰島素分泌及作用缺陷導致的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等因素,使壓瘡發生率明顯增加[4]。此類患者一旦發生壓瘡,愈合又極為困難,極易發展為難治性壓瘡,嚴重時可因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生命[5]。該次研究結果中,對比兩組壓瘡愈合率、Ⅳ期壓瘡好轉率以及I期、Ⅱ期、Ⅲ期、可疑深部組織損傷期、不可分期的愈合時間,組間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兩組滿意率結果對比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些均提示壓瘡預防中,采用循證護理模式取得的干預效果較為理想。
綜上所述,腦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引入循證護理模式,對壓瘡的治療與護理有積極作用,且對于維系良好護患關系意義明顯,應在護理實踐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寧強華,陳得一,唐華麗,等.濕性愈合理論在治療壓瘡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檢驗醫學與與臨床,2014(9):1269-1270.
[2]? 何永清,張紅靜,趙潤平,等.腸內營養支持對壓瘡愈合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126-127.
[3]? 王莉敏.心理護理與壓瘡愈合[J].中國醫療前沿,2009,4(3):121-122.
[4]? 梁顯華,陳劍雙.腦卒中合并糖尿病病人院外壓瘡發生原因分析及對策[J].全科護理,2010,8(33):3032-3033.
[5]? 牟志偉,陳卓銘.α-硫辛酸對腦卒中合并糖尿病壓瘡患者的治療作用[C]//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學術年會,北京:中國康復醫學會,2013:1068-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