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麗麗
摘 要 審計模擬實驗作為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如何在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一直是高校教學中的難點。傳統教學模式下,關注點集中在教師“如何教”,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教學效果不佳。“互聯網+教學”的發展,為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帶來了新的教學方法。教師基于藍墨云班課設計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內容,課前將每個階段的重要知識點發布至藍墨云班課教學資源;課堂中使用云班課的“答疑討論”、“頭腦風暴”和“作業/小組”等功能,有效督促學生主動參與到課程中;課后教師通過平臺可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結合藍墨云班課在審計模擬實驗教學中的實踐,70%以上的學生認為運用藍墨云班課中的活動可以起到較好的課堂監督作用,提高積極性。
關鍵詞 審計模擬實驗 藍墨云班課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10.028
Exploration of Audit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Based on Mosotech
YOU Lili
(Wenzhou Business College, School of Accounting,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Abstracts As a practical course, audit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 was a challenge that how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in the college. In the traditional mode, teachers focused on "how to teach" and students lacked of learning initiative, which led to ineffectivenes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Teaching" has brought forth new methods for the teaching of audit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contents of the experiment were designed by teachers based on Mosotech. Teachers posted important points of each stage to Mosotech's Teaching Resources before class, and prompted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the class actively by applying "Discussions", "Brain Storms", "Tasks and Groups", etc. Th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was obtained by teachers after class via Mosotech. Combining practice of audit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based on Mosotech, more than 70% students believ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Mosotech played a better role in class supervision and motivation.
Keywords audit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 Mosotech; experimental teaching
0 引言
審計實驗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掌握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經法規、內部控制、審計學理論等相關知識點,在課堂中結合實踐材料對模擬企業執行審計工作,最終出具審計報告,這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根據審計實驗教學的親身經歷,本文探討基于手機移動終端(以“藍墨云班課”為例)下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教學過程。
1 傳統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教學模式概況
傳統審計模擬實驗教學模式包括:案例教學、畢業實踐、傳統手工審計模擬實驗和計算機輔助審計實驗。案例教學模式的知識點分散,很難從總體上把握審計工作的要點。畢業實踐模式下,很多流于形式,大部分學生找個關系單位蓋個章敷衍了事。傳統手工模擬實驗和計算機輔助審計實驗是筆者所在高校近五年采用的教學模式。這兩種教學模式,都是由教師運用審計模擬實驗相關教材,制定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堂上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理論復習和講解,引導學生按計劃完成審計工作。由于審計工作量較大,學生基礎薄弱,執行審計模擬實驗有一定的難度,加上大部分審計模擬實驗課程設置在大四上學期,很多學生忙于找工作、考公務員,無心在實驗課程中花費時間,導致這兩種模式下的課程效果不佳,學生敷衍了事居多。傳統教學模式下,關注點集中在教師“如何教”,學生處于被動吸收知識的地位,對于學習主動性較差的學生來說,難以實現教學目標。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教學”開始在全國各大高校展開,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
2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教學設計和實踐探討
“藍墨云”班課以教師在云端創建的班課為基礎,為學生提供移動設備上的課程。簡單來說,云班課就是把教師備課的過程、課堂內外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對學生的學習答疑和指導、布置作業、批改作業等幾個步驟集中在了一個小小的云服務平臺上,把課堂里的提問、舉手回答變成了師生之間的即時互動和即時反饋,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活動模式。
審計模擬實驗業務量大,審閱材料耗用時間長,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加之學生主觀能動性較差,課堂演變成了教師講解理論知識,一步一步帶領學生完成審計工作底稿,遠離了學生參與互動和獨立思考的初衷,而藍墨云的引用恰可以解決以上問題。以下詳細闡述實踐教學的過程。
2.1 課前準備
(1)建立云班課:課前聯系學生下載藍墨云app,提供課程邀請碼,每個行政班級設置一個云班課,便于課程管理。
(2)發布任務:通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推送功能,發送每課時的學習任務,根據需要可以設置結束時間。將每個知識點碎片化分解成不同的教學內容,包括微課、測試題、頭腦風暴問題、文字、網址等各類學習資源,學生登陸平臺后,系統自動推送該階段的學習任務。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設置一般都在審計理論課程之后,學習資源應結合理論課程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并增加實踐課程中的注意事項。
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初步業務活動、風險評估程序、 進一步審計程序和完成階段的審計工作。
①初步業務活動和風險評估程序涉及的知識點主要包括確定重要性水平和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重要性水平是審計理論環節的重難點,學生對該知識點掌握不牢固。在實驗課程開始前提供該知識點的復習資料,發布5~10分鐘的視頻內容,視頻設置成不可以拖動進度條,觀看視頻后設置2~3個測試題,檢驗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這有利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更恰當運用重要性水平。了解內部控制對高校學生而言較為抽象,學生若在理論環節沒有充分掌握內部控制規范,就對被審單位內部控制的好壞,做出專業判斷。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云班課發布相關內部控制規范材料,設置測試題,供學生復習該知識點。
②進一步審計程序工作內容多且難度大, 主要包括:控制測試,如銷售與收款循環、購貨與付款循環的控制測試等; 實質性程序,分為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購貨與付款循環審計、生產與存貨循環審計、投資與籌資循環審計和貨幣資金審計。主要包括營業收入、應收賬款、應交稅費、固定資產、應付賬款、預付款項、存貨、生產成本、貨幣資金等實質性程序工作。
對于第一次接觸審計工作的學生來說,面對眾多表格類審計工作底稿,而且對各個知識點掌握不牢固,都感覺到無從下手。教師可以在課前針對每個環節的知識點進行分解,錄制短視頻講解重難點知識點。比如營業收入的真實性檢查,結合理論課程介紹過的逆查法,視頻中講解該審計程序的注意事項;應收賬款的函證和存貨的監盤都是審計中重要的程序,通過云班課發布PPT、練習題等,輔助學生對課程中要運用到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數,不至于面對陌生的工作底稿心中打怵。課前發布的任務,只要學生完成便賦予一定的經驗值,學生大都關心平時成績,提高學生課前預習的積極性。
③完成階段的審計工作。該階段知識點主要涉及審計調整事項,包括賬項調整、重分類調整、列報調整和未更正錯報調整匯總等,課前通過云班課發布教學資源,提供學生復習和查漏補缺,將更多的時間用于課堂的針對性指導,比傳統教學中教師將大量時間用于復習理論知識,不能做出個性化指導的方式,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2 課中實踐
有了課前的充分知識儲備,學生通過云班課完成課前預習和知識點的查漏補缺,充分掌握審計重要知識點,在模擬實驗課堂中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如何運用教材內容進行審計,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學生通過云班課的課前任務完成了應收賬款函證的理論指導,實驗課程中教師只需要指導學生針對教材里涉及到的函證程序應該如何展開,如何查看教材給出的函證過程和回函結果,學生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完成應收賬款函證結果匯總表等相關審計工作底稿。課堂上,教師將不需要花大量時間重復理論課程中講解過的知識點,將該部分時間節省出來,供學生之間小組討論和個別針對性的指導,課堂效果更佳,更能調動學生積極性。
審計實驗主要以小組和個人獨立完成相結合的形式執行審計工作。傳統教學模式下無法避免學生 “搭便車”現象,小組里主要由成績較好,主動性較強的學生參與,導致教學效果不佳。藍墨云班課提供作業/小組任務,小組內可以將討論結果上傳平臺的同時,還可以將討論過程拍攝視頻上傳,方便教師監督;同時對于需要獨自完成的項目,藍墨云班課提供答疑/討論和頭腦風暴功能,學生可以將審計過程以文字或音頻形式上傳云班課,杜絕學生沒有經過獨立思考而隨意填寫工作底稿的情況。比如在審計實踐教學過程中,針對制造費用檢查情況的審計工作底稿(表1),要求學生將“如何得出底稿中檢查內容核對項目1~8項的結果一致或不一致”的審計過程以文字或語音形式上傳答疑/討論區,有疑問可以在答疑/討論區提出,其他同學可以做出解答,對于積極回答其他同學問題的學生,可以增加該生經驗值,以此杜絕學生照葫蘆畫瓢,沒有真正執行審計程序的情況;云班課提供的“頭腦風暴”功能與“答疑/討論”功能類似,只是前者在活動過程中看不到其他同學上交的答案,活動結束后學生可以互相點贊。比如在出具審計報告的環節,教師提出針對實踐過程中發現的某一項重大錯報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拒絕做出審計調整,此時應發表什么意見類型的審計報告,要求學生將分析結果和理由上傳到“頭腦風暴”。該環節絕大部分學生都能主動積極參與,活躍課堂氣氛,起到不錯的教學效果。
2.3 課后管控與評價
教師通過云班課指定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資源,通過交互平臺可以實時監控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對于個別參與度較低,經驗值較少的學生,教師可以關注這些學生,通過平臺提醒學生查看資料并完成測試獲得經驗值,并在課堂面授時公布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的后臺記錄。作為平時成績的考核依據,學生大都比較關心平時成績的考核,經過教師的督促能及時參與到課程學習中。
3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教學效果檢測
在審計模擬實驗教學中使用藍墨云班課作為輔助教學,教師感受到課堂氛圍明顯比傳統教學教師滿堂灌的模式下更活躍,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能主動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課程結束后通過云班課問卷調查,用數據來說明學生對云班課的使用感受,問卷調查結果詳見表2和表3。
從表2和表3可以看出,70%以上的學生認為運用藍墨云班課中的活動可以起到較好的課堂監督作用,提高積極性,無法避免存在極個別學生放棄學習,無論教師如何努力都起不到任何激勵作用。當然,云班課與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結合仍然處于探索階段,有待教師結合課程設計出更吸引學生的內容,使云班課更好地為課程提供服務,達到最佳課堂效果。
4 結語
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在傳統教學中的弊端,通過運用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平臺——藍墨云班課,可以有效督促學生課前復習審計理論知識點,課中積極主動參與,極大杜絕學生“搭便車”現象,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孫國萍.審計實驗教學模式探討[J].時代金融,2011(26):120-121.
[2] 李璐,翟夢,童瑋琳.高校審計實驗教學開展模式研究[J].審計刊,2016(5):15-17.
[3] 趙彩虹.開展創新型審計實驗教學的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6).
[4] 呂珺,池玉蓮,楊元貴,何玉嶺.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建設的探索[J].商業會計,2016(4):125-127.
[5] 呂珺.會計學本科專業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教學設計與組織[J].商業會計,2016(11):124-125.
[6] 呂珺,何玉嶺,楊元貴.審計模擬實驗一類課程建設心得——以石河子大學課程建設為例[J].商業會計,2016(14):116-118.
[7] 許春艷.基于藍墨云班課的軟件技術專業實訓課程建設研究[J].科技資訊,2016.14(33):167-168.
[8] 胡瑞平.審計模擬實驗課程教學設計探討[J].商業會計,2014(10):125-127.
[9] 王曉崢,馬施.審計模擬實驗室建設探討[J].審計研究,2013(6):19-26.
[10] 徐愛菲.會計專業實訓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廣西教育,2015(11):153-154.
[11] 劉曉歐,魏艷華.基于“翻轉課堂”理念下“審計實務”課程教學的改革實踐探索[J].黑龍江科學,2017.8(11):78-79.
[12] 劉玉娟.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職院校的運用探討——以《審計實務》教學為例[J].職業時空,2015.11(4):29-32.
[13] 胥若男,廖穎.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實踐研究——以《國際金融》案例教學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22):149-150.
[14] 祁愛萍.藍墨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探討[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19):207-208.
[15] 繆啟軍.“互聯網+”背景下會計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探索——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實踐[J].財會月刊,2017(33):78-83.
[16] 張寶賢,唐建榮.“互聯網+”下會計教學模式的變革與創新[J].財會月刊,2017(36):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