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冰
研究優質護理措施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的應用效果
李冰冰
目的研究優質護理措施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的應用效果。方法100例腦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A組和B組, 每組50例。A組采用圍術期常規護理, B組在圍術期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優質護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前的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和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SDS和SAS評分均較護理前明顯降低,且B組降低幅度明顯大于A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護理滿意度為96.00%(48/50), 明顯高于A組的80.00%(40/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措施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的應用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 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提高治療和護理效果, 增加患者和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優質護理;腦腫瘤;圍術期;應用效果
腦腫瘤是神經外科常見疾病, 具有病情兇險、發展快、并發癥多、預后差、死亡率高等特點, 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構成嚴重威脅。目前, 臨床治療腦腫瘤以外科開顱切除腫瘤手術為主, 能夠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1]。但是由于手術難度較大, 風險程度較高, 需要患者全力配合, 降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 確保治療獲得最佳效果。因此, 在圍術期的治療過程中采用綜合性的優質護理, 對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2]。本次臨床研究旨在分析探討優質護理措施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的應用效果, 現予以報告。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受治療的100例腦腫瘤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均經手術及C T檢查確診為腦腫瘤, 均行開顱腫瘤切除術。隨機將患者分為A組和B組, 每組50例。A組中男26例, 女24例;年齡20~77歲, 平均年齡(35.9±15.6)歲;腫瘤類型:膠質瘤6例,腦膜瘤垂體腺15例, 垂體腺瘤20例, 聽神經瘤6例, 轉移瘤3例。B組中男24例, 女26例;年齡21~76歲, 平均年齡(35.7±15.8)歲;腫瘤類型:膠質瘤5例, 腦膜瘤垂體腺16例, 垂體腺瘤21例, 聽神經瘤5例, 轉移瘤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A組 采用圍術期常規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情況, 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各項指標, 做好各項術前檢查及準備工作, 術中與醫生積極配合, 術后遵照醫囑給予對癥治療護理。
1. 2. 2 B組 在圍術期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優質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①術前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 同時給予相關健康教育護理, 詳細說明手術治療的方法、目的及相關注意事項, 耐心解答所提出的疑難問題, 消除其內心的疑慮和擔憂。用親切平和的話語鼓勵患者樹立信心和勇氣, 解除焦慮抑郁的心理壓力, 勇敢面對疾病, 積極配合治療, 爭取早日康復。協助指導患者完成術前各項檢查及各種準備工作。②調試好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 準備好所需器材、藥品、敷料, 幫助患者采用合適的體位, 與醫生密切配合完成手術。③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及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做好各種留置導管的護理, 按照醫囑給予相關對癥治療。密切關注手術切口情況, 避免發生院內感染等各種并發癥。指導患者采用合理的飲食生活方式, 堅持適當的康復訓練, 以增強體質和抵抗力,盡快恢復健康。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①評價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情況[3]。采用SDS評分和SAS評分對患者的抑郁、焦慮情況進行評估。評價分值>53分表示心理處于焦慮、抑郁狀態。②調查兩組患者及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程度[4]。
1. 4 統計學方法采用S P S 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SDS評分和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SDS和SAS評分均較護理前明顯降低, 且B組降低幅度明顯大于A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注:與護理前比較, aP<0.05;護理后與A組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S D S評分 S A S評分A組 50 護理前 58.30±4.65 60.50±6.62護理后 48.25±3.16a 50.38±5.79a B組 50 護理前 58.28±3.66 60.52±6.61護理后 26.06±2.12ab 30.80±5.61ab
2. 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B組對護理滿意度為96.00%(48/50), 明顯高于A組的80.00%(40/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腦腫瘤開顱切除術具有較為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 但由于病情兇險, 手術難度較大, 患者存在焦慮、抑郁的心理壓力,治療風險程度較高, 術后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 因而護理難度較大。傳統常規護理僅針對患者的病情采取基礎護理, 忽視患者面對手術所產生的心理壓力, 影響到治療效果[5]。優質護理倡導以患者為中心的新型護理理念, 以全方位滿足患者的需求為護理服務宗旨。在圍術期的各個階段, 從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做起, 提供綜合性的、個性化的護理服務。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 了解其內心的真實感受, 緩解其焦慮抑郁的心理壓力, 消除對手術治療的疑慮和擔憂, 樹立信心和勇氣, 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以確保手術成功, 獲得最佳治療效果[6-9]。
本次研究中,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SDS和SAS評分均較護理前明顯降低, 且B組降低幅度明顯大于A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護理滿意度為96.00%(48/50), 明顯高于A組的80.00%(40/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中應用優質護理, 能夠有效消除恐懼不安因素, 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的緊張情緒, 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為手術治療獲得最佳效果打下基礎, 同時可以獲得患者和家屬對護理人員的信任, 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1] 鄒玉潔, 嚴小芳, 張群花. 優質護理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分析. 中外醫療, 2015(17):137-139.
[2] 高桂英. 優質護理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的護理評價效果.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16):50-53.
[3] 盧紅霞, 邢茜, 劉玲, 等. 優質護理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分析.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 2016, 36(8):405.
[4] 段素偉. 優質護理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應用效果. 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5, 27(6):747-748.
[5] 徐麗娟. 優質護理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中國療養醫學, 2016, 25(7):768-770.
[6] 姜紅. 優質護理在腦腫瘤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分析.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 9(9):238-239.
[7] 蘇婷婷, 鄭雅茹. 探究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在腦腫瘤圍手術期的應用價值. 醫藥, 2016(1):00047.
[8] 宋玲玲. 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在腦腫瘤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18):164-165.
[9] 董靜. 優質護理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4(26):2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4.083
123000 阜新礦業集團總醫院神經外科
20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