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莉 黃利川
比較孕足月低位水囊聯合靜滴縮宮素引產及單用縮宮素引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潘麗莉 黃利川
目的比較孕足月低位水囊聯合靜脈滴注(靜滴)縮宮素引產及單用縮宮素引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有引產指征的單胎、頭位且宮頸Bishop評分<7分的足月妊娠初產婦,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60例。研究組予以水囊聯合縮宮素進行引產, 對照組單純使用縮宮素進行引產,比較兩組引產效果。結果研究組引產至臨產時間高于對照組, 第一產程及總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引產有效率為85.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足月妊娠初產婦實施水囊聯合縮宮素治療, 可以有效提高初產婦的引產有效率, 并降低初產婦的剖宮產率, 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使用。
孕足月低位水囊;縮宮素;引產
本文主要為了比較孕足月低位水囊聯合靜滴縮宮素引產及單用縮宮素引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特選擇了部分有引產指征的單胎、頭位且宮頸 Bishop 評分<7分的足月妊娠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3~9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有引產指征的單胎、頭位且宮頸 Bishop評分<7分的足月妊娠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胎膜早破和有引產禁忌的產婦。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60例。研究組初產婦年齡18~30歲, 平均年齡 (25.11±7.11)歲 , 孕周 37~41 周 , 平均孕周 (39.11±2.01)周;胎兒體重2.1~4.1 kg, 平均體重(3.11±1.21)kg。對照組初產婦年齡 19~ 30 歲 , 平均年齡 (25.21±7.21)歲 , 孕周 37~41 周 ,平均孕周(39.01±2.02)周;胎兒體重2.2~4.1 kg, 平均體重(3.11±1.22)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給予靜滴2.5 U縮宮素+500 ml 林格氏液進行治療, 最開始滴注速度以4 滴/min開始, 依據初產婦的
具體實際宮縮強度, 實施每間隔15 min滴速調整, 每次增加4 滴, 最大滴速 <40 滴/min。保持宮縮在間隔 2~ 3 min, 并持續在50 s左右, 待宮頸 Bishop 評分≥7分時可行人工破膜處理產程。每天靜脈滴注時間在12 h內, 在第1天沒有臨產
分娩的初產婦, 第2天予以用法相同靜滴縮宮素, 可連續應用治療最長時間3 d, 若3 d未分娩視為引產失敗則改為剖宮產[1, 2]。
1. 2. 2 研究組 先給予以水囊促進宮頸成熟之后, 加用靜滴縮宮素形式引產, 待宮頸 Bishop 評分≥7分時可行人工破膜處理產程。水囊引產:在前1 d晚上, 讓初產婦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 常規消毒外陰及陰道宮頸, 鉗夾雙腔宮頸擴張球囊導管慢慢插入宮頸內口, 將宮頸內球囊注入生理鹽水40 ml, 向下牽引水囊導管, 暴露外球囊在宮頸口外, 在宮頸外球囊注入生理鹽水(40 ml), 將窺器緩慢退出后, 再對宮頸內外球囊分別再注入40 ml生理鹽水, 確保水囊導管不會脫落,并固定在大腿的一內側[3,4]。靜滴縮宮素方法同對照組。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記錄兩組的引產至臨產時間、第一產程及總產程, 比較初產婦的引產效果。引產有效判定標準:使用藥物后, 在規定時間內臨產, 且宮縮規律, 宮口擴張在2 cm之上。
1. 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引產至臨產時間高于對照組, 第一產程及總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研究組引產有效率為85.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各觀察指標比較

表1 兩組各觀察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引產至臨產時間 第一產程 總產程研究組 60 12.70±6.11a 8.22±1.22a 9.22±1.77a對照組 60 5.11±8.22 19.30±3.22 25.50±2.66 t 5.7402 24.9248 39.4684 P<0.05 <0.05 <0.05

表2 兩組引產效果比較[n(%)]
在引產指征中, 大多初產婦是由于處于妊娠期糖尿病期間而進行的適時終止妊娠, 而孕周達41周但羊水偏少又未臨產的孕婦若繼續妊娠則會將孕產婦和新生兒的并發癥及死亡率大大增加, 因此, 在臨床中, 為了有效保證母嬰的健康和安全, 會對初產婦直接予以終止妊娠, 這也在另一方面提高了剖宮產率的增長, 與此同時, 引產也是另一種降低剖宮產率的有效方式。其中, 影響引產成功的最為關鍵在于初產婦的宮頸成熟度, 而對于足月妊娠的傳統引產方式在于使用單一縮宮素并進行靜脈滴注的方式予以誘導宮縮, 以此將子宮平滑肌細胞之中的縮宮素受體得以刺激, 并進而實現陰道分娩, 但是, 由于宮頸的不成熟會導致部分治療效果相對較差, 并引發引產失?。?-7]。在近幾年的足月妊娠引產方式中,降低及控制剖宮產率的相對較好方式是采用了雙腔水囊以此導致宮頸成熟技術聯合靜滴縮宮素促進初產婦的陰道分娩速度, 并大大降低了初產婦的剖宮產率??梢栽趯m頸內口放置水囊, 并在宮頸與子宮的下段實施機械性地壓迫和擴張進而達到促進宮頸成熟的臨床價值性, 并逐步實施靜脈滴注縮宮素來促使陰道分娩的形成, 進而提高引產的成功效率[8-10]。
本研究數據顯示, 研究組引產至臨產時間高于對照組, 第一產程及總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引產有效率為85.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實施水囊聯合縮宮素治療的臨床價值十分顯著, 其實施操作安全有效, 并且能夠有效的對初產婦過度疲勞程度予以改善, 其實施優勢性十分顯著。而在本次研究中發現, 研究組初產婦的引產至臨產時間長于對照組, 這是由于研究組在引產前應用水囊, 但其還不能起到促成規律宮縮的作用, 因此, 只有在引產當天再加入縮宮素才能促進宮縮, 實施縮宮素后, 其臨產時間較快, 也能減輕產婦的不適感, 提高分娩舒適度, 而該種治療方式也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倡導的自然分娩要求相符合。
綜上所述, 對足月妊娠初產婦實施水囊聯合縮宮素治療,可以有效提高初產婦的引產有效率, 并降低初產婦的剖宮產率, 有效縮短總產程, 大大降低了初產婦引產風險性, 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使用。
[1] 吳惠平, 田亦平. 低位水囊聯合靜滴縮宮素引產在足月妊娠分娩中的療效觀察.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21):123.
[2] 徐黎霞. 宮頸水囊輔助人工破膜和縮宮素促宮頸成熟引產效果分析.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 2016, 36(12):1596-1598.
[3] 施旖旎, 戴莉芳, 李艷鳳. 水囊聯合縮宮素在妊娠晚期引產中的臨床運用價值. 北京醫學, 2017, 39(4):439-440.
[4] 關秀瑩, 張源鳳, 林惠珍. 水囊聯合縮宮素與單用縮宮素在足月妊娠引產中的效果比較. 中國當代醫藥, 2016, 23(34):78-81.
[5] 江萍. 低位水囊聯合縮宮素用于晚期引產的臨床觀察. 中外醫學研究, 2017, 15(14):8-9.
[6] 李靜. 探討不同引產方法的臨床效果.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 7(29):139-141.
[7] 梁雅倩. 超小水囊聯合山莨菪堿縮宮素在足月引產促宮頸成熟中的應用效果.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5(8):102-103.
[8] 曾江偉.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產聯合靜滴縮宮素的臨床觀察及總結. 醫學信息, 2016, 29(29):113-114.
[9] 車月坤.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產聯合靜滴縮宮素的臨床觀察及總結. 當代醫學, 2015, 21(20):24-25.
[10] 韋濤.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產聯合靜滴縮宮素的臨床分析和總結. 基層醫學論壇, 2013, 17(34):4562-456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4.069
528211 佛山市南海區第四人民醫院
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