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素芳
法國特色小鎮見聞與啟示
□朱素芳
2017年9月,筆者有幸參加全省特色小鎮與產業平臺建設專題研究班,赴法國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在法國21天時間里,既用腳步丈量了吉維尼、格拉斯、艾格莫爾特等法國最具特色的小鎮,又聆聽了歐洲商務行政學院、凡爾賽等政府官員或議員對當地城市及特色小鎮產業發展的情況介紹。此次赴法考察,感觸頗多、收獲巨大、啟發更大,結合浙江特色小鎮產業發展,現將此次培訓考察的所見所思作一分享。
法國特色小鎮不是無緣無故而產生的,而是在特定的條件下,經過不斷積累、沉淀和演變,慢慢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充滿魅力的特色小鎮。法國特色小鎮產生的背景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文化傳承,以小鎮為單位的國度。在法國,無論是吉維尼、格拉斯香水小鎮,還是艾格莫爾特小鎮等,都是幾百年的歷史傳承,留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印跡。無論是它的建筑肌理、人文風情、商業形態還是衛生習慣、傳統工藝,都代表著一種文化傳承和精神象征,同時,相對于大都市的燈火繁華,法國等歐美國家的人從骨子里更喜歡居住在小鎮里,這種悠久的歷史傳承以及人們的小鎮生活習慣是法國特色小鎮形成的重要原因。
城市外流,產業經濟需要新的增長極。格拉斯香水小鎮位于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內,是尼斯和戛納之間的山區小城,格拉斯現在已成為現代香水的發源地,世界聞名的香奈兒5號就誕生于此,每年香水業為小鎮創造超過6億歐元的財富。早在6世紀,格拉斯的主要產業都是皮革產業,最初制造香精是用于改善皮革難聞的氣味,隨著法國王室大量使用香水,格拉斯就利用當地種植的品種繁多的花卉,依靠小鎮得天獨厚的地中海氣候,從重污染的皮革業逐漸轉向花卉種植以及香水工業這個附加值更高、更具需求的新興產業,并且積極打造原產地品牌形象,與各大知名品牌進行合作,將區域品牌與產品品牌相結合,漸漸地,香水制造業取代了皮革業成為了格拉斯的支柱產業。之后,小鎮也因香水誕生了很多著名景點,包括國際香水博物館、格拉斯美術館、格拉斯香水工廠、普羅旺斯藝術歷史博物館等,并最終轉型成為以香水制造和旅游業為支撐的區域產業經濟結構。
收入均衡,容易形成產業和人才集聚。法國各地區收入相對均衡,居民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非常好,不會出現像中國這樣大量人口流動的現象,甚至很多人都想逃離大都市,去周邊小城鎮工作生活。法國有很多環境優美、氣候好、人口密度小、房價低、居民稅收少的小城鎮,這些小鎮的生活條件甚至比一般的城市都要好,在這些特定條件下,會形成人才和產業的集聚效應。
從法國特色小鎮的產業選擇中,我們感受到特色產業是小鎮發展的第一驅動力。那么,特色小鎮的主導產業是如何產生或選擇的呢,依托什么壯大發展起來的呢?筆者認為要從“五力”的高度去打造。
文化生命力,高舉高打,提升產業附加值。文化是有生命力的,也可以產業化。如何把特色小鎮建設上升到文化戰略高度,使其產生更大的經濟附加值?這一點,在法國特色小鎮考察中我們感觸頗深。比如阿爾勒的梵高小鎮,位于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大區,在法國,由于歷史原因,古羅馬的遺跡很多,而阿爾勒較小,很多游客不會特地安排一天來旅游,有很多普羅旺斯線路就專門把阿爾勒一起安排進去,同時每年7月阿爾勒都要舉辦國際攝影節。攝影節期間,各大攝影展層出不窮,舉辦講座、交流,吸引全世界上萬名職業攝影師以及成千上萬游客前往。所以在發展特色小鎮時,不僅是瞄準工業產業和文化產業,還可以從生活的高度尋找更多的戰略價值點,通過虛實結合的方式,讓小鎮更具競爭力和附加值。

產業驅動力,深度培育,實現三產聯動化。產業是特色小鎮發展的內在動力,是需要培育和引導的,一個沒有產業動力的小鎮將不可持續。格拉斯通過香水產業把一產鮮花種植、二產深加工、三產服務業完全打通。對于特色小鎮的產業一定要有深度培育思維,還要進行橫向和縱向打通,要么形成產業集群,要么構建產業生態圈,要么扶持龍頭企業,這樣才能讓小鎮有長久的產業驅動能力。
旅游輻射力,消費驅動,增強小鎮外向度。旅游是特色小鎮的外來驅動力,通過調動游客市場的積極性,吸引更大的消費力,并與產業動力進行打通,讓特色小鎮更具生命力。法國特色小鎮,無論是尼姆小鎮、于澤斯文藝小鎮,還是阿爾勒,都是舉辦各種旅游觀光和特色節事活動,將特色小鎮的共性文化傳承和旅游功能緊密結合,這是產業動力之外的第二驅動力。
生活吸引力,筑巢引鳳,營造生活新空間。任何一個特色小鎮的主體都是人,人總是向往一個優質的生活平臺,所以特色小鎮的宜居氛圍非常重要。巴比松小鎮之所以能吸引世界各地知名畫家來此寫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里迷人的風光和淳樸的民風吸引了他們。我們的特色小鎮也應在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及豐富完善的配套服務,打造宜居的休閑氛圍,這樣的特色小鎮才具有吸引力和歸屬感。
制度保障力,頂層設計,強化政府執行力。首先,法國政府非常重視用頂層制度設計強化保障,主要采取“用地—文化—環保—財稅”的科學引導策略,通過設定規模、提供引導、公共空間打造等推動特色小鎮良性發展。我們所到過的特色小鎮,很多建筑都是歷經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之所以保存完好,是因為法國從立法層面建立強有力的約束保障機制,通過《城市保護法案》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任何文化遺產都屬于民族和國家,同時對傳承和審批進行嚴格審批和規范,包括立面風格、窗戶不能晾曬衣服等,從而有力保障了法國建筑物的統一和規范。其次,非常重視公眾參與監督機制,法國特色小鎮的規劃和相關政策的制定,都充分聽取公眾訴求和意愿,而不是規劃機構的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坐在辦公室里苦思冥想謀劃出來,這樣更好地實現了小鎮形態的多樣化,并且更加接地氣。第三,法國很多特色小鎮都屬于自治機構,都有自己獨立的財政權利,比如法國居民都要上交房產稅、居住稅,稅收的一部分直接上交當地社區,使小鎮的發展有持續的財政投入。第四,超前完善的公共服務機制。在法國,地方政府主要職能就是完善基礎設施,牽頭負責完善交通、通訊等公共設施建設。通過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吸引人才和居民。第五,有力的生態保護機制。法國特色小鎮幾乎沒有發展傳統工業,同時在建設過程中非常重視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
法國特色小鎮建設的很多發展思路和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和參考。浙江的特色小鎮要循序漸進,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不搞形象工程,防止同質化,同時要避免特色小鎮被房地產和資本綁架,防止把特色小鎮建設變成新一輪的“圈地運動”,只有在政府正確引導、市場力量推動下,通過調動各方積極性,才能打造出一個個具有長久生命力、競爭力的特色魅力小鎮!
作者為衢江區委副書記、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