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齊
【摘要】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今天,不僅要追求物質的優越,更要注重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教育是文化發展的關鍵環節,對教師的培訓和管理是決定教育質量的重要源頭。從教師進修學校的角度出發,分析教師管理方式的現存問題,并嘗試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教師進修學校 教師管理方式 問題 創新
教師進修學校是為幫助當地中小學教師完成學歷補償教育,完善并促進其專業發展的地方教育師資培訓單位。教師進修學校不僅根據當地教學大綱在具體科目上對教師進行一定的技能培訓,也會在教師的師德修養方面進行完善。作為被喻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職業,教師的質量會對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進修學校對教師的管理不僅決定著教師進修的效率和效果,也會間接地影響到教師對學生的教育進程和教育質量。
一、當下教師管理方式中存在的問題
1.權責不明。當前階段,我國各地方的教師進修學校大多都由縣一級的教育部門統一管理,其教學計劃和培訓活動的開展也必須報請縣級教育局部門審核,并由縣級教育部門批準方可執行。一般情況下,教育局是縣級教育部門的主要機構,對教師進修學校的辦學經費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給與一定支持。教育局下設教研室對教師進修學校的工作進行宏觀指導,教師進修學校在教師管理和培訓工作上具有自主權。這樣的管理方式看似層級明晰,責任具體。然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教育局往往越權管理,對教師的進修地點、培訓內容、考核方式等具體進修流程進行干預,然而教育局對教師進修計劃和培訓內容的不明確又會使教師無所適從,如此一來,對進修教師的管理效率便大打折扣。
2.考勤制度流于形式。教師的進修形式通常以課程講授為主,對進修教師的考勤也常采取點名、簽到、作業抽查等方式。由于當前大多數前來進修的教師都帶有一定的功利性或任務性,以及一些進修學校對教師培訓的內容過于枯燥乏味,很多進修教師被動學習,甚至簽完到就早退,而培訓人員對于這種現象也總是縱容放任。因此,教師進修學校對于教師的管理總是止于表面工作,很少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3.教師考核形式單一。教師的考核評價是教師進修的最后環節,也是檢驗教師進修成果的重要手段。我國現階段教師進修學校的考核評價形式仍然以考試為主,進修教師在“一考定終身”后便一勞永逸。而知識體系的構造、所學知識的創新能力以及在工作實踐中的運用能力等進修的應有之義卻被教師們忽略。教師進修的質量難以保證,教師今后的教學質量也基本沒有明顯的提升。
4.教師與管理人員缺乏交流。教師與管理人員缺乏交流往往會導致培訓內容與教師需求不符、教師信息管理不精確甚至教師與管理人員的沖突頻發等問題,這樣不僅會降低教師的管理質量,也會使教師對進修學校產生抵觸心理。
二、教師管理方式的創新
1.權責明晰。首先,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應適當放權,為教師進修學校預留出足夠的發展空間,使其能夠真正實現自主辦學。其次,教師進修學校在管理上應把握自主權和主動權,充分了解教師需求,制定適合當地教師的培訓項目,提高培訓質量。
2.建立靈活的考勤制度??记谥贫仁菍M修教師進行監督、管理的依據,是對教師進修行為的外在約束。對考勤制度的建立應注重松緊結合,收放有度。在具體操作中,可以采用教師之間互相監督、發言探討抽查、舉報獎勵、缺勤處罰等措施,在約束教師行為的基礎上提高教師的學習積極性,讓教師慢慢地接受培訓內容,進入狀態。
3.考核評價方式多樣化??己嗽u價是對教師進修成果的綜合量化。在注重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的當下,一考定英雄的方式,也已不再適用于教師的考核。新時代的教育事業不僅需要在其專業領域技術過硬的教書者,也需要德藝雙馨、愛護學生的輔導者,更需要融會貫通、擁有多門學科知識背景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創造者。因此,對教師的考核應注重全方位量化、多樣化評估。教師進修學校應適當縮小考試分數所占總成績的比例,將進修教師的平時表現按一定比例納入總成績,并深入進修教師的工作單位進行調查,將其工作表現作為其實踐成績的一部分,在考核結束后對教師的教學方式給予一定建議和指導,讓教師進修成果真正“落地生花”。
4.加強溝通。教師進修學校的管理人員應定期與進修教師進行溝通,了解教師需求,及時解決問題。具體操作上可以采用座談會、交流會或單獨約談的形式,并注意態度親和,切實解決實際問題,以保證教師的進修質量。
三、結語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和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家在教育質量改善和師資培養等方面也投入了較多的財力、技術和設施。教師進修學校是師資培養和提升的重要平臺之一,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教師進修學校能夠發揮自身優勢,改進不足,在師資培養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劉曉靜.教師進修學校的發展問題與改革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7,(36) :25.
[2]張福海.淺談教師進修學校在培訓教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學周刊,2017,(09)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