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剛
摘 要:本文主要是針對ERP系統在制造型企業應用現狀進行分析。ERP最初是企業內部供應鏈的管理思想,主要考慮企業的庫存物料管理,即MRP系統(物料需求計劃),同時它對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并為企業現代化經營模式的實現指引方向。筆者首先對ERP系統進行概述,然后對該系統中主要的、核心的管理模塊進行了詳細論述分析,提出了ERP系統今后在企業中的發展重點和方向。
關鍵詞:ERP系統;生產控制管理模塊;物流管理模塊;財務管理模塊;企業管理;分析
中圖分類號:TP319 文獻標志碼:A
1 ERP系統應用概述
1.1 ERP系統概念
ERP,全名稱為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定義為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之上,以系統化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傳統的ERP系統凸顯的是流程,即強調采購、銷售和生產帶動的流程,核心是解決企業業務管理問題。
1.2 ERP系統的發展歷程
ERP主要包括3個方面含義,分別為管理思想、軟件產品和管理系統。首先它是由美國計算機技術咨詢和評估集團提出的企業管理標準,即MRPⅡ,中文含義為制造資源計劃,在其基礎之上進一步發展形成的供應鏈管理思想。其次是應用了網絡通信技術、第四代語言4GL技術、圖形界面技術、數據庫技術等信息產業成果,以ERP管理思想為核心的軟件產品。最后,它包括了企業業務流程體系、生產一線相關的基礎數據、計算機軟件和硬件,并對這些內容進行了整合,因此它是企業資源管理系統。計算機技術,尤其是數據庫技術的迅猛發展,為企業建立現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統,對改變一個企業的管理思想發揮了巨大作用,通過一些大企業的實踐案例證明,信息技術已在企業管理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MRP階段,中文含義為物料需求計劃,只要屬于制造行業,就必須購進加工原材料,經過一系列加工,最終將產品交付給客戶。在此階段,主要依據產品結構目錄制定物料需求計劃,達到減少庫存和優化庫存的目的。
MRPⅡ階段,中文含義為制造資源計劃,是ERP重要組成部分。在MRP提供庫存物料供需信息的基礎上,MRPⅡ增加了生產計劃、產品加工工時、人力資源和生產能力等方面的管理,實現用計算機安排生產計劃的作用,達到為企業從生產、供應和銷售整個過程的服務目標。
2 ERP系統主要模塊結構
ERP當前可實現的主要功能是把企業所有資源進行整合集成管理。對于大部分制造型企業來說,主要包括3個方面管理模塊:生產控制管理模塊,涉及生產計劃的制定和現場產品的制造;物流管理模塊,涉及有計劃地分銷、原材料的采購和物料的庫存管理;財務管理模塊,涉及會計的核算和財務部門的財務管理。
2.1 生產控制管理模塊
該模塊是ERP的核心,將企業整個生產過程有機的結合,使其有效降低庫存、提高效率,同時將分散的生產流程進行連接。不同企業要制定自己的總生產計劃,即主生產計劃,它是一個穩定的計劃,是依據實際訂單和生產能力制定的。制定物料需求計劃,即根據總計劃要求生產產品的具體數量,并對照實際庫存量,最終才能制定出科學的物料需求計劃。再接下來就是計劃的實施階段,將總計劃進行細化分解到各生產職能部門后,各生產廠依據分解內容,進行工藝文件的編制、工裝、刀具的前期準備,在此過程中涉及作業排班和作業現場監控管理,整個生產管理過程,包括組織、計劃、準備、控制。
2.2 物流管理模塊
該模塊的管理主要包括貨物的入庫、出庫、接收退貨、退貨出庫、庫存盤點和統計分析等功能。
2.2.1 分銷管理
分銷是從產品銷售計劃開始,對與產品相關聯的所有信息進行管理和統計,并對銷售業績等做出全方位分析。分銷模塊界面主要功能為:客戶信息管理、銷售訂單管理和銷售數據管理。
2.2.2 采購管理
企業采購生產原料的流程大致如下:采購生產原料的申請、收取貨物、檢驗貨物和貨物入庫。在此過程中,要完善落實原材料的采購信息,實時可查詢物料的物流信息,以便按計劃要求準時入庫,該模塊具有供應商資質相關信息查詢功能,原材料采購和外委加工的信息統計、匯總以及原材料價格分析等功能。在采購生產原料時,為財務部門和生產物流部門搭建一個橋梁,使這兩個部門的信息能夠暢通,從而確保原料的準確性。當與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之后,此系統還可以對供貨商交貨的進度進行跟蹤,保證交貨時間的準確性,確保一個穩定的生產活動。
2.2.3 庫存控制管理
庫存管理就是物料管理模塊中的一部分,該管理模塊與后勤的管理系統融為一體。主要作用是控制存儲物料的數量,保證穩定的生產供應。在處理庫存管理事項時,主要涉及收貨、發貨、轉移庫存、調整庫存、保留庫存等工作內容。庫存控制是關聯的、實時的,并能真實反映庫存量的系統。把管理過程中所獲取的數據錄入該系統中,更新管理數據,為庫存物料建立庫存信息,作為生產計劃和采購計劃的依據。物料的需求計劃以及物料的監控都必須把庫存管理作為其先決條件,實際的庫存量是其要考慮的內容,同時還要考慮計劃中出現的變動。
2.3 財務管理模塊
2.3.1 會計核算
會計核算的主要目的是記錄、核算、反映和分析企業的整個經濟活動,資金的變化過程。ERP系統在會計核算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功能:實現了賬目憑證的輸入和登記功能,并生成各類會計報表;實現了對發票、供應商以及支票等的管理;實現了對固定資產的資產值以及實時折舊信息進行核算管理;實現了員工薪酬的結算分配以及相關經費的核算功能;實現了企業從產品結構、車間生產工序、原材料采購以及人工費用等各方面的成本計算,并對基礎數據進行實時統計分析。
2.3.2 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的工作重心為財務計劃的編制,財務數據的控制、分析和預測。主要工作內容是根據前期財務分析做出下期的財務計劃和預算,同時進行定期的財務評估和賬務分析工作,最終作為為決策者做出有關資金決策的依據。
3 ERP系統在企業中的應用
由于國際和國內市場環境競爭激烈,各大企業在面臨各項挑戰時,只有采取一些措施,才能保持企業的生存活力和發展動力,其中ERP作為先進的管理系統,現已被大部分企業采納,但ERP系統的運行效果卻有很大差異。從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看,ERP系統將融合企業管理中的各項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并作為企業各項管理的主要依據。合理運用ERP系統,可有效掌握企業的業務流程、管理工作、經營管理、成本控制、風險掌控和市場管理等內容,并可以為企業規劃出科學有效的發展策略。一般情況下,對于原材料采購、生產和銷售來說,這些均是企業正常生產活動中不可或缺的,ERP系統就是對企業各項管理任務進行科學化管理的手段,同時實現主營業務數據的生成和統計分析功能,能夠更好地實現企業成本控制和降低企業應對市場的風險。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ERP系統的廣泛應用,其對于制造型企業來說,顯得尤為必要,主要原因是由于ERP系統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這也是企業管理者做ERP項目時想要達到的目的,并為企業提供一些原來無法核實的信息,進而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指明方向,同時為企業現代化經營模式的實現指引方向,從而提高企業綜合管理質量和經濟效益。綜上所述,在現代制造型企業中,如果應用ERP系統,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企業持續、穩定、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凱.企業ERP實訓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2]陳光會,康虹.ERP原理與應用[M].陜西: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