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航
摘要:初中政治教育對于處在思想發育時期的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和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而為了初中政治教育能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課堂中采取科學方式,適當引入時政教學內容非常有必要。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育;健康成長;與時俱進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20-01
無論是從考試需求的角度還是實用價值的角度來看,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時政內容如:國家的大事、時政方面的要聞、社會上的熱點話題等等,都對學生的學習和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政治課程教學內容本身相對較為枯燥的特點,而恰當地引進時政方面的教學內容,能有效緩解此問題,也是理論聯系實踐的有機結合的最好的方式,讓學生從實際的事件中獲取到理論知識。 與此同時,時政教學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激活課堂教學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因此在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就顯得比較重要。
1.教師要更新觀念,更新知識
首先,初中政治教師應樹立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學習和更新時事政治相關事件、案例和知識的觀念。具體來說,就是可以通過網絡、電視節目、報刊雜志、廣播節目等等多種方式和手段獲取最新的時事信息,并恰當、合理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抓住學生對新事物的比較好奇和感興趣的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應該以自身對時事政治信息獲取的方式和關注的態度來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影響,培養起他們在時事方面的興趣。
2.時政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初中階段學生剛剛開始從更為全面、成熟的角度理解社會政治,其主要的學習任務在于從基礎入手掌握包括經濟、政治、思想和國內外形勢等在內的政治知識。對于政治學科而言,要在繁重的教學內容中達到理論教學與時政教學的宗旨和預期效果,教師必須首先對每一節政治課的導入環節進行現實化設計,找準時政內容的切入點,并結合學生的認知風格和興趣愛好,既要保證時政內容教學時機的合理性,又要充分提高學生對時政教學內容的關注度,從而提高其對時政內容的認識程度,加深促進對時政背后相關原理和理論的理解。以初中政治教材為例,在九年級全一冊的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充分了解社會主義國家政策、黨的基本路線和宗旨等基礎國家政治知識,教師可從幾個體現社會主義特色的時政例子入手進行課堂導入環節的設計。例如,以兩會熱點為參考,在課堂導入環節向學生呈現"人大代表有話說"的相關實例,在案例的導入中,學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好奇心,此時,教師提問:"為什么有人大代表?他們為什么發聲?"并由此引入我國政治制度的相關理論知識,使學生能從現實入手更理性地了解社會、了解祖國。
3.共同參與,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指導,要求學生搜集并整理相關的新聞;國際新聞、科技新聞、娛樂新聞、體育新聞等。教師在每節課前,利用3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各組對近日內發生的相關要聞進行播報,這不僅滿足的學生的表現欲,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 在課堂播報新聞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每月出一期相關的時政手工報,手工報的設計、編排、等工作全權交由學生負責,教師負責審核。時政手工報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對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也是一種考驗。同時,在辦報的過程中,學生相互間協調,合作交流,從中也能得到鍛煉與提高。
總之,初中政治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而時政教學的引入對初中政治教育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和學生長遠發展有著不可輕視的重要意義,因此需要我們政治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以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為素質教育培養更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