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曉泉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23-01
班級的事務紛繁復雜,如何讓紛繁復雜的班級生活顯得井然有序,管理非常重要。而要讓學生愉快地服從管理,在被管理中感受生活的有序,感受學校生活的充實,從而真正感受到幸福,溝通就顯得尤其重要。如何在班級管理中,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讓學生在有序的生活中快樂幸福地成長,是我們班主任工作的重點。
在班級管理中,我始終堅持"快樂為本,幸福生活"的理念,以《中學生守則》和《繡山好習慣》為準則,制定班級管理制度細則,并堅決執行。在執行的過程中,以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靈活地確定執行規則的形式。初中的孩子玩性還比較重,抓住這個特點,我思考讓孩子們在"玩"中養成好習慣。
1.班規制定中的玩
繡山中學班級日常管理制度的主要形式是班級百分制。由各部門負責人將同學每日的行為規范和學習規范進行細致的評分,以此作為期末綜合考評的重要依據。開始,孩子們很重視,久而久之,就不以為然了。因為每天零碎的分數,孩子沒有感覺。如何讓班規看得見,讓孩子們對班規有感覺。我思考著,將行規學規的分值化成具體數額的班幣。將孩子們的"行規分"、"學規分"、"職務分"、"活動分"改為"基本工資"、"獎金"、"職務津貼"、"活動補貼",甚至將家長義工活動也納入工資制度。這樣,班級就有了實在感,有了生活的趣味。孩子們學習生活的積極性極大提高,對自我工資獎金的重視,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對自己行規、學規等分數的重視,回到根本上,就是對自己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重視。
為了讓班級工資制度更持久,我們定期評出班級首富、班級白領和藍領,給予獎勵。同時,我準備了豐富的學習用品供孩子們"購買",這樣,既利于班幣的流通,更讓孩子對班幣有了實實在在的感覺。這樣的管理,既沒有脫離學校管理的準繩,又讓孩子們在這樣"玩"的氛圍中養成學習生活的好習慣。更有意思的是這樣的形式,也讓孩子們養成了獨立的性格,合作的能力,知道了賺"錢"的艱辛,學會了珍惜。
2.豐富活動中的玩
初中生的學習生活相對小學生是辛苦的、枯燥的、乏味的。但是生活的幸福感是要自己創造的。如何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之余,創造生活的趣味。
2.1利用好學校的活動,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參與的機會。本學期,學校最大的活動就是藝術節了。面對初中最后一次藝術節,我知道它對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有很重大的紀念意義。于是,我根據班級每一個孩子的特點,編排《穿越》課本劇。在一幕幕穿越過程中,讓每一個孩子的才華都得到展現。全體參與課本劇的面是很廣的,編排是很辛苦的。但每一個孩子都有參與感:排練的辛苦,化妝的樂趣,還有穿上各式服裝在舞臺上展現自己……整個過程,每一個孩子都有這樣的感受--這個藝術節是屬于我的,我辛苦地排練,有人為我細細地化妝,我們能穿上各類服裝,舞臺上我很緊張……這都是我獨有的感覺。
2.2利用周邊資源,開拓孩子視野。我們學校周圍有規劃局、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特別是溫州市規劃局,剛剛建成,孩子們不一定都去參觀過。利用班會課的時間,我組織孩子們去參觀。規劃局中,有豐富的溫州民俗文化,有溫州歷史的發展,有模擬的開船游南塘,有4D電影讓孩子們從各個角度去欣賞溫州……多樣的介紹形式,豐富的內容,增加了孩子對家鄉溫州的見識,增強了孩子作為溫州人的自豪感。
2.3利用好每一個節日。如"六一"兒童節。雖然,對于初中的孩子來說,他們已告別童年,他們已是少年。但對童年的留戀,孩子身上的童真是非常可貴的。需要通過活動,回顧,感受,然后再勇敢面對成長。于是,我精心設計"六一"兒童節活動方案。由開始童年主題的引入,到豐富的游戲,到《紅蜻蜓》歌曲中結束。導入中喚起孩子對美好的童年生活的懷想,活動中考驗孩子們的靈動和配合的默契。結束的齊唱,讓孩子們從歌詞中體會"紅蜻蜓"代表的美好童年已經越來越遠,隨著煩惱的增多,我們已經慢慢長達,別忘了小時候的純真,也別忘了成長的夢想。
還有父親節用班幣購買禮物等活動。讓孩子們感受自身的價值,讓孩子們學會感恩。
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學習生活的助益。《禮記·雜記下》"一張一弛,乃文武之道。"有活動的調劑,孩子們才有持之以恒的學習的動力。
3.班級特色中的玩
在帶這屆孩子前,我曾這樣思考:作為語文老師,在帶班過程中要體現語文的特質。大家都說:"語文是關乎素養不關乎應試的。"語文的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們的一生,引導學生愛語文,學語文,將會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因此,我將班級命名為"翰墨班",旨在引導孩子厚實自己的文學底蘊。
在剛建立新的班集體的時候,我打造班級閱讀氛圍,建立班級圖書館,為孩子們提供值得閱讀的圖書。其次,給孩子們推薦好的雜志,為孩子們的閱讀提供必要的精神食糧。在這樣的基礎上,本學期,我們班又推出"每日一讀",按學號輪流。朗讀的孩子細細準備,聆聽的孩子細細記錄,各有各的所得。"每日一讀""為你讀文"的活動,激發孩子們朗讀的興趣,培養孩子的朗讀能力,更豐富了孩子們對名家作品的了解。通過交流,孩子們擇文的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另外,為了幫助孩子留下每日的記憶,豐富孩子們的寫作題材。我堅持每日書寫"班級日志--每日一優"。文字不多,卻細細記錄著孩子每天最精彩的表現。
總之,作為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我將自己對生活的理解融入班級管理中。將"快樂為本,幸福生活"的理念作為與學生溝通的準則。我用心去聆聽孩子的心聲,我用心去思考班級管理的形式,我用心與每一個孩子溝通。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幸福地生活,而我深深地知道幸福的根本在于良好的習慣。在溝通中,我了解到孩子愛玩的天性,那就讓孩子在"玩"中養成好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