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萬芳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96-01
在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在此我想談點看法:
1.在審題立意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立意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創造性思維包括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兩種形式,其中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成分。在立意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基本的方法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法,即讓學生從角度的多方面進行思考,從而選取最佳立意。因此,在此談談在有關議論文的審題立意中應加強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下面結合例子:
在引導學生根據這則材料進行審題立意時,我們首先應指導學生發散思維。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便可以確立學習忌自滿知錯就改值得提倡;"終不言歸時不利于進步等幾種觀點。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從這則材料中,我們至少可以分析出三種不同的觀點。在指導寫作某些議論文時,首憲要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然后再引導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寫作的角度進行寫作,從而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指導學生逆向思維,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基本方法。逆向思維是學生創新思維中比較特殊的思維形式。這種思維方式是采用常人相反的思維形式進行思維。學生在作文中有時也運用到這種思維形式。例如有的同學在《知識就是力量嗎?》等作文中,就有人提出了與通常觀點相反的論點。引導學生逆向思維,也是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方法,我們在有關作文訓練中也應對學生進行這種思維能力的訓練。下面就結合有關材料,談談對這種思維能力的訓練。
【例2】仔細分析下面的材料,聯系實際寫一篇議論文。
西施病心而里其里,其里之丑人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架其里。里之富人見之,閉門而不出;貧者見之,攀妻子而走。
對于這則材料的立意,一般人都有認為:"東施機械模仿不足取",她的機械棋仿是比原來更丑了,但她的愿望是好的,大膽模仿,不怕嘲笑的精神在我們從事一些活動時是值得提倡的。如果我們從東施大膽模仿,大膽實施的精神這一角度來分析,就會推陳出新,得出新的結論
2.引導學生在選材中創新
在作文時引導學生在選材中進行創新,也是應該要求學生做到的。在作文時,就有學生選材比較新穎,在的同學定作的第一次修鐘表。第一次學電腦,第一次當小老師等。但也有的學生選材缺乏新意,有的同學寫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洗衣服等內容,顯得比較枯燥。為了讓學生在作文時有內容可寫,可以讓學生堅持寫練筆日記注意搜集寫作材料,這樣學生在寫作時,選材的余地就會越來越大。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多的材料,我們要讓學生養成積累材料的習慣。這種積累分三種,一是積累書面材料,讓學生把寫作時可能用到的材料隨時記錄下來,一是購買內有議論文論據材料的書籍。再一種就是識記一部分典型材料,這樣就可以在考試時準確地運用材料。學生只有手頭的材料多了,寫作時才會有選擇的余地。學齡前學生有了比較多的材料之后,要想創造性地選擇材料,還必須要有較強的分析能力,學生能夠從角度地深人挖掘材料的內蘊意義。這樣學生才能不斷挖掘一些材料的新意。
3.感受生活,實踐作文
所謂實踐作文,就是讓學生結合生活、學習等實踐,寫自己有親身體驗、有深刻感受的事物。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有感而發,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實踐。但是,不同學生對同一實踐內容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對某一活動有的學生感到有說不完的感想,而有的學生卻感到無話可寫。這是因為他們的觀察、思考的能力存在差異。所以這時教師必須發揮點撥、指導的作用,善于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閃光點,不斷創造機會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學習生活的快樂,并采用適當地評價方試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以促使其不斷進步。這樣,我們就會經常在作文中發現學生靈動的思想,天馬行空的想象,豐富有趣的語言。學生的作文也就會不斷地改頭換面,不斷地產生創新的火花。
4.展開聯想,寫作創新
聯想是多角度創新思維品質的集中表現。自古以來聯想讓許多善于思考的人成為那個時代的精英。發明家布倫特因看到蜘蛛吊絲做網,巧妙地構思出了現在的吊橋;牛頓在蘋果樹下驚異于一個蘋果落地,從而發現了著名的萬有引力。由此可見由一事物到另一事情的聯想效應是何等重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