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利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146-01
"復習課最難上"這是許多數學教師經常發出的感嘆。復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又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功感"。復習課是鞏固梳理已學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課型。一種有的放矢的針對性復習教學,使復習課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從而可以用較少的時間達到較好的復習效果。下面談談我們在實踐中的一些做法。
1.重基礎,再提高,全面反饋
小學數學總復習是學生完成整數和小數、簡易方程、數的整除、分數和百分數、計量單位和幾何初步知識、比和比例、簡單統計表、應用題八大部分后進行的,前后知識情況間隔達六年,對學生掌握知識狀況不能全面了解時,首先應進行全面試探反饋。即以教學大綱為依據,針對于每一部分知識中的基礎、重點和難點內容,選擇六、七個中等難度的題目作為家庭作業,要求學生在自己復習的基礎上獨立認真的完成。教師通過批改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著手編寫復習課教學計劃,重點理清基本概念、基礎計算、基本操作、基本應用方面的知識結構網絡,再指導學生理清自身掌握情況,作一個小結。針對于學生全面試探反饋出來的問題,著手重點解決每一個部分知識中典型的綜合的試題,理清每部分知識的解題思路。建立了基礎知識結構網絡,應讓學生重新去品味基礎知識、歸納要點,理清每部分知識的重點、難點,全方位出發,促提高,以練習為主要反饋手段。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讓學生先練或在練的過程中進行講解,也可以讓學生在練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及時反饋,總結歸納。抓住學生薄弱環節,定向加固,使學生能夠弄清每一個知識點,掌握全面基礎知識和規律,提高學習能力,積累知識。如此訓練,學生對總復習有了深層次的認識,在原有基礎上再提高,使知識常用常新、常新常用,也給教師提供了重要信息,給學生自主復習的主動權。
2.更新觀念,把復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2.1找準自己的位置。以往的復習課都是由教師代學生歸納、整理,雖然也完成了對知識的系統化,但學生僅僅是作為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在對知識的主動建構和能力發展方面收到效果微乎其微。新課標要求我們要"以學生發展為本",教師不再是數學復習課中的"專制者""講學者"和"評判者",而是復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改變自己的觀念,找準自己的位置,教師是學生復習過程中的伙伴與朋友。復習不再是知識的回憶和鞏固的過程,教師要把復習作為引導學生自主整理,使知識系統化的過程,要讓學生通過復習得到不同發展的過程。
2.2讓學生快樂參與,體驗成功。這個過程顯然要求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獨立或通過小組合作去完成,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復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引導學生自主整理,構建知識網絡,促進知識系統化,使學生對以前所學的知識有新的認識和提高,讓學生體驗成功,達到"知識系統加提高的目的"。同時,要重視在復習整理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整理的意識,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概括能力。
2.3明確要求,從旁引導。對于這樣的學習過程,教師必須注意兩個問題:一是由于受到小學生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對于學生所要整理的知識內容一定要小,做到小而精,而且提出的學習要求要明確,以便學生能更好地進行整理。二是教師在學生整理時,應適當給予一些幫助。針對這兩個問題,我們需要精心設計導學案。
3.應用練習關注綜合性
3.1應用練習要典型。在練習的設計中選擇學生平時出錯較多和體現典型解題思路的習題,注意問題的綜合性和呈現方式的多樣化,既鞏固基礎知識和技能,又能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進行"多邊形面積的總復習"練習時,每人發一張紙,紙上設計了同樣的長方形若干個,要求學生在這些長方形中分別畫出一個你學過的平面圖形,使這個圖形的面積最大,并求它的面積??凑l畫得最多最合理,算得又準確。學生畫出的圖形有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這樣的練習既鞏固了所有學過的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又不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同時又能使不同學生的思維得到不同的發展。
3.2應用練習解題方法多樣化。方法多樣化能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如在復習完各種應用題后,我們又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有兩桶油,第一桶重48千克,第二桶重36千克,問從第一桶倒出多少千克到第二桶,兩桶油質量相等?這題學生既可以用方程解、也可以用列式計算,解題思路不同,但只要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都能得到答案。
4.合作探究,查漏補缺
通過練習查漏補缺是復習課的一個重要內容。很多學生在梳理知識時已經經過了一次查漏補缺,這是對知識系統化的梳理補充,但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認知水平肯定存在著差異,各有所短,不是每個學生通過知識梳理就能把所學知識完全掌握的,教師在梳理知識時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使教師有心面面俱到、不厭其煩,也因為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缺失而收效甚微。這時通過練習,讓學生知道自己哪方面知識沒有掌握,通過"對子"和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先獨立思考,不會的問"對子";若"對子"不能解決的在小組共同探究,集思廣益,取人之長,也許在其他同學的提醒下提問的學生就想起來了,這個過程讓會的學生產生自豪感,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提問的學生對于自己遺忘的、疏漏的好好撿拾,有針對性地復習,通過合作探究進行查漏補缺,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完善認知。因而,復習需要關注學生主體積極投入狀態下的個性化查缺與完善,鼓勵學生人手一本"總復習訂正本",對自己的錯題進行記錄,靈活運用訂正本,經常翻閱分析,力爭錯誤不再重犯。集中補"缺陷",真正提高復習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