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倩+李艷輝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160-01
課改猶如一股春風,悄悄地吹進了我們的校園。它給校園帶來了勃勃生機,也給每一位教師注入了全新的理念。所有的教師都在努力摸索著、大膽嘗試著用新課標的理念來詮釋著我們的課堂。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本次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學生優勢互補、形成良好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的優點,越來越多的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這一方法。但是,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時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如:學生表面上湊在一起說說講講,其實不知道他們在講些什么,學生不會合作,不會互相配合,各說各的。或者沒主見,人云亦云。或者有的人干脆不說,坐在那兒玩,別人說了,就竊取人家的意見成為自己的,根本不動腦筋。有些小組的合作學習則成了學優生發揮自己潛能、表現自己才能的舞臺,而相對而言的學困生則往往被忽視,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等等。導致這種低效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小組合作教學本身,而在于一些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
下面就數學教學中怎樣有效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1.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小組合作的興趣
在小組學習討論爭辯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呈開放狀態,不同程度的思維相互碰撞,往往會引發創造的火花,從而開闊學生思路,同時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進行廣泛的交流,正確的、錯誤的、全面的、片面的、簡單的、復雜的各種認識差異都展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各種認識矛盾的交鋒中集中正確意見,選擇最佳思路,總結一般規律,這個過程是學生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也是思維不斷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獲得知識,而且發展了思維,并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興趣又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是獲取成功的先驅。小組合作學習要想發揮其合作功能,教師首先應營造一種學習氛圍,創設教學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合作的興趣。這樣學生才有可能積極合作,共同學習。
2.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合作探究的精神
問題是數學的核心,是學生學習的出發點,學習中學生總是以"問題中心"的心理參與探究的過程。沒有問題就不能為學生探究知識提供自主參與的目標,難以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教學中應營造合適的問題情境,這要求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認知對象的不同,創設適宜學生探究的問題情境。從而使問題蘊含在情境中,讓學生感到新穎、困惑,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憤悱"的境界,以便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從而使學生產生出期盼解決問題的強烈動機,為學生自主構建新知識注入活力。
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是:教師提供的合作學習的內容必須明確,必須適合每位學生參與,使學生能圍繞實質性的內容有一定的探索性。合作學習不僅使學生自己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而且在探求知識的過程加深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對知識保持的強度,使他們的思維得到相互啟發和訓練,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在個人獨立學習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合作學習才是有價值的合作學習,合作動機與個人責任是合作學習產生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老師應明確規定一些基本的合作學習的任務,養成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首先是要求小組成員在交流討論前應先進行獨立地學習思考,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思考與交流的機會和時間,再把自己的想法進行討論,形成小組集體的意見;其次是在小組討論時,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討論活動中去,以便隨時了解討論出現的問題,及時引導、點撥,避免學生走過多的彎路,從而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3.注重把握幾個環節
3.1收集。合作學習的課題有一定難度,有時需要收集一些資料。要讓學生掌握用什么工具,并通過什么途徑,收集什么樣的資料等技能,認真做好課前準備。
3.2表達。表達是人與人交往和互動的基礎,也是個人交際能力的重要指標。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提供機會讓學生多表達自己的觀點,發現問題及時指正。
3.3討論。討論是合作解決問題的關鍵,每個成員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處,這就需要討論,攻克難點,形成解決方案。不輕易放棄一個方案或想法,不迷信權威。教師要在關鍵處予以指導,讓學生逐漸學會討論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3.4傾聽。傾聽是合作學習的重要環節,傾聽也是一種學習方式。要學會傾聽老師的提問,同學的發言;要傾聽操作要點,也要傾聽小組分工要求;要傾聽表揚之詞,也要聽得進批評之言,從而提高合作學習效率。
4.注重教學設計問題
4.1盾型問題。即問題揭示教材中知識之間的矛盾之處,有意識地挑起學生認識中的矛盾,促使學生原有知識與新知識發生激烈的沖突,使學生意識中的矛盾激化,從而產生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的興趣。
4.2假設型問題。即要求學生以已知的內容為前提進行猜測、推斷。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讓學生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猜測分數可能會有什么樣的性質,在讓學生在小組里進行合作探究。由于答案的不確定性,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思考空間,容易將學生置于一種非得思考的問題情境中,因此問題一經提出,學生便會思緒飛揚。
4.3發散型問題。即要求學生緊密圍繞某一問題,從多側面、多方位進行思考,以探求問題的多種答案。
總之,合作學習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生生間的互動,調動中差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有利于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強。這樣這種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而是學習興趣的養成,知識形成的過程,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探究中健全人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