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音樂鑒賞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通過音樂歷史與文化方面的教學來幫助學生提高其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本文重點對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音樂鑒賞課在教學實踐中的發展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音樂;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9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219-01
新時期,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高中音樂教學體系也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其中,加強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成為素質教育推進的重要實施目標之一,這就使得音樂鑒賞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得到凸顯。加強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音樂鑒賞課的發展,最重要的就是立足于對學生審美以及感受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實踐中,高中音樂鑒賞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發展。
1.確立以人為本的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理念
新時期的高中音樂鑒賞課程強調要加強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通過鑒賞課程進一步啟發學生創造力的開拓。即立足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強學生自我個性的發揮。具體來說,首先,就是必須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每位學生不同的自我個性和喜好來確定音樂鑒賞課程內容和方法。例如部分學生喜歡古典樂,而有的學生喜歡流行樂。教師要善于在教學實踐中了解這些情況,然后選擇能夠激發學生主動進行音樂鑒賞的內容和方法。尤其是在音樂鑒賞教學方法的運用上,要避免單一、刻板化,盡可能地采用多元的組合式的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性格需求。其次,現代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更多地強調師生之間平等、互動的關系,即改變過去單一的教師教授、學生被動接受的傳授模式。加強學生自主思考和參與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在進行民歌鑒賞課程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前作業,讓學生去搜索一些該民族的民歌并且了解該民族民歌的發展等,以此來為課堂民歌鑒賞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加強學生的參與,真正將音樂鑒賞課變成一個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其進行思維開發和自主的情感體驗。
2.加強對音樂鑒賞教材的靈活運用
筆者使用的音樂鑒賞教材是人民音樂出版社所出版的,整本書的教材核心即圍繞"音樂鑒賞"展開。教材中的"鑒賞"就是通過音樂作品解析來對作品的內涵以及所蘊含的音樂情感進行深入分析,以此來達到提升音樂審美能力的作用。在新課程標準下,要求教師以音樂理念為出發點,帶領學生在音樂作品分析過程中去了解它的技巧,并體驗音樂情感。例如在"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這一章中,要分析"醇厚的中原韻",通過《沂蒙山小調》、《孟姜女哭長城》等作品展開。如《沂蒙山小調》的賞析,可以通過觀看多媒體視頻如星光大道草帽姐演唱這首歌曲,并且結合山東地區的風土民俗等來介紹其形成背景,讓學生對山東民歌有比較感性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再進入對這首民歌的具體的演唱技巧、歌詞等方面分析,帶領學生從感性認識入手,一步步去進行音樂審美體驗,并感受到山東民歌的藝術魅力。教師要善于結合教材來進行作品賞析,要讓學生能夠有自己的切身體會,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其鑒賞能力。
3.加強音樂鑒賞與文化內容的結合
現代教育并不是單純的技藝教學,而是強調專業技術與文化教學的結合,這就要求高中音樂鑒賞應該打破過去那種過于獨立的、封閉的教學模式,將音樂鑒賞課程教學與其他學科及文化內容進行結合,形成交叉學科之間化學效果。通過將音樂鑒賞進行與其他學科文化之間的聯系,不僅能夠更好地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和內容,同時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開拓其自身的眼界,使其對音樂藝術的探索的層次更加深入。通過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藝術修養。例如在賞析《送別》這首歌曲時,就可以結合我國古代詩歌中關于送別的詩,將歌曲的歌詞如"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今千里 酒一杯 聲聲喋喋催 問君此去幾時還……"與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結合起來進行賞析,通過對比來分析歌詞中所蘊含的送別摯友的那種依依惜別之情。結合古詩詞來進行文學內容的分析是歌曲賞析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它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等去分析歌曲中的情感和意蘊,讓學生投入更多的情感,增強其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同時還能夠提升其審美鑒賞能力。
在進行西方音樂鑒賞時,也可以結合學生們最了解的現代流行音樂來進行分析,例如分析巴赫、貝多芬、德彪西等西方音樂家的作品時,應該要善于運用學生們最熟悉的文化內容來闡釋這些學生們可能比較陌生的西方音樂作品。此外,還應該在音樂鑒賞過程中加入價值觀等道德修養方面的教學,例如貝多芬如何克服身體的殘缺以及生活的困苦而頑強地創作出偉大的作品,音樂鑒賞不僅要進行歌曲鑒賞,同時也要加入價值情懷內容的引導教學,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總而言之,加強對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發展,應該具體結合當前的教學環境以及學生的需求來確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此基礎上積極創新音樂鑒賞教學的課程內容。
參考文獻:
[1]探究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有效方法[J].劉曉華.吉林教育.2015年04期
[2]淺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J].張琳悅.學周刊. 2015年14期
[3]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課堂調控藝術分析[J].徐睿.中華少年.2015年18期
作者簡介:
何旭瑩(1985.01-)漢族,廣東省興寧市人,高中一級音樂教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高中音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