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玲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234-01
游戲是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形式。幼兒愛玩游戲,尤其喜愛戶外游戲。幼兒戶外運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發展幼兒基本動作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教育形式。戶外游戲空間,給幼兒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機會。讓孩子可以和大自然有一個親密的接觸,對幼兒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那么,如何讓幼兒不僅充分體驗戶外運動的快樂,而且還能使得動作發展和意志品質都有所提高呢?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動作發展特點,在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與研究,探索如何作為支持者給予幼兒最適宜的指導,不斷創新方法,提供機會讓幼兒掌握必備的運動技能與技巧,從而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1.調整材料適宜性,創設良好的運動環境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投放能引發幼兒活動興趣的材料是材料投放的重要原則。因此,為大班幼兒投放的材料主要是:一物多用的材料、能與其他材料組合改變玩法的材料、能與同伴合作游戲材料、具有一定難度和挑戰性的材料。如:裝米的大袋子,可用來學袋鼠跳、學學毛毛蟲爬,還可以拉著米口象放風箏一樣在操場上跑,這樣一種材料的多種玩法,不僅吸引了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也鍛煉了孩子的運動能力。
此外,由于孩子動作發展存在個體差異的,根據幼兒動作發展水平投放材料是材料投放的主要依據。提供材料時,可同時投放難易程度不同材料,供不同動作發展水平的幼兒選擇。如:幼兒在進行踩梅花樁的游戲中,有的孩子積極參與,有的孩子要在老師的攙扶進行,還有的孩子平衡能力較差、比較膽怯,不愿意參與,此時教師就應為幼兒同時提供高度不同,大小不同的梅花樁,使每個幼兒都有鍛煉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循序漸進地投放材料,逐步提高運動強度和難度。如:在投擲和拋接類的游戲中,可先投放體積大,容易投擲和接住的材料,再逐步更換為體積小一些,投擲和接住都有一定難度的材料,對幼兒進行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的鍛煉。
2.選擇適宜的活動內容,將活動情景趣味化
幼兒園開展戶外體育活動的科學性體現在活動內容的活動量上,且活動內容應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發展水平以及他們的興趣。幼兒通過活動,能夠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首先,內容的選擇上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幼兒期,每一個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都有明顯的差異,因此,首先,體育活動要根據幼兒不同年齡的體力,智力和能力條件,科學的選擇和安排;其次,活動量、運動的強度安排也要科學且合理,同時注意動靜交替,以免幼兒過度疲勞影響健康。
激發和維持幼兒對體育游戲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的興趣來源與活動本身,來源于教師的指導。體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要游戲化,適合幼兒的情緒特點,小班、托班幼兒喜歡情節單一且具有呼應性的體育游戲,中班、大班幼兒喜歡一些有競爭性的體育游戲,因此在兼顧體育游戲趣味性的同時,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
3.創設適宜的活動過程,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3.1以自身積極的情緒狀態,為幼兒創設寬松的活動氛圍。教師的情緒及態度與能否帶出體育活動的效果有著直接的聯系。在體育活動中教師應穿上最適合運動的服裝,以積極、活潑、充滿朝氣的精神狀態,去感染和帶動孩子,做孩子最忠實的玩伴,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讓幼兒在自由、寬松的活動中去玩、去嘗試、去探索,從而得到全面發展。
3.2提供自由交往的和諧氛圍,引發幼兒自主學習與探索。布魯納說:"人們只有通過練習解決問題和努力于發現,才能學會發現的探索方法。"在體育活動中,幼兒應該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給予幼兒自由探索的機會。這樣不僅豐富了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更主要的是擴大了孩子們的交往面,體現了活動的自主性、獨立性,使幼兒在與不同伙伴的交往中相互學習并吸收同伴的經驗。
3.3處理好"約束"與"放手"的關系。在體育活動中,教師往往會出于安全考慮"束縛"幼兒,表面看來似乎可以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實際上剝奪了幼兒嘗試的機會,使他們無法盡情地活動,無法體驗自我挑戰帶來的成就感,從而對參與體育活動失去興趣。因此,營造安全適宜的活動環境后,適當"放手",讓幼兒自我探索、嘗試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幼兒戶外運動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教師要不斷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把握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尊重和理解幼兒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勇于創新,注重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綜合能力和積極向上的情操,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