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朵+李小芳
摘 要:基于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本文通過對英語閱讀及英語閱讀教學做簡要分析,就英語學習策略在英語教學中談了幾點自己的看法,旨在通過教學使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技巧和方法,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英語閱讀策略;閱讀教學
英語閱讀是中國學生在中國環境下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更是學生聽、說、讀、寫、譯等其他技能之基石,因此,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顯得尤為關鍵。然而,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卻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扎實,可是他的閱讀效率卻不高,而有的學生基礎知識相對不扎實,但閱讀效率卻很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們對閱讀策略的掌握程度不一。基于此,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策略教學,這樣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本文通過對英語閱讀及英語閱讀教學進行簡單分析,就英語閱讀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 對初中英語閱讀及閱讀教學的認識
初中英語從初二下學期開始增設閱讀章節,大多數學生存在英語閱讀困難,不知從何下手。從分析教材的角度來看,英語閱讀文本是每章節知識點的重要載體。并且,英語教材中也提出了很多閱讀策略:要求學生根據構詞法和上下文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理解段落中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找出文章的主題句,理解故事情節,猜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等。因此,閱讀教學成為課堂的重中之重。
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盡管較過去只重教師講解而忽略學生參與的狀況有所改變,但英語閱讀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在常態課堂中依舊存在這樣兩個極端:有的教師過度關注語篇中詞匯、句型、詞法等語言知識的講解,缺乏對語篇的深入分析,使有趣的閱讀課變得索然無味。有的教師對語言點、新詞和語法的教學輕描淡寫,不夠深入,一節課下來,學生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同時,由于學生在新詞,新句式,文化意識,情感理解等方面還存在困難,這影響了學生對語篇的理解,降低了學生閱讀的興趣。
鑒于現實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違教材編寫的初衷,如何改善現實英語閱讀教學現狀顯得尤為重要。
二、 閱讀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閱讀策略(reading strategies)是“學習者為解決閱讀中的困難而采取的行為過程”,是指在英語閱讀中有意識地調控閱讀的環節的過程,它是有目的,有計劃地靈活運用一系列閱讀方法或閱讀技能的學習過程,是學習策略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閱讀策略主要包括預測、推理文章的內容,根據構詞法、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猜測生詞的意思,略讀,細讀,回讀,容忍模糊語以及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運用圖式的認知策略等。
(一) 讀前。合理地設置讀前活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為學生準備一些與閱讀篇章主題相關的視頻,圖片,模型或者準備一些問題。在篇章閱讀前,通過運用自己精心準備的教具和問題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預測。這樣,不僅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在文化意識,思想情感等方面做好充足的準備。需要補充的是教師還應該在讀前逐漸向學生滲透一些閱讀策略的知識,并且督促學生在閱讀中應用。
(二) 讀中。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分三步進行,即快讀、慢讀和復讀。
所謂的快讀就要求學生用最快的速度瀏覽文章,找出段落的主題句并概括文章的大意。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預覽標題、每段的主題句、背景知識、讀前的預測等來概括文章的大意。
所謂的細讀就是學生要從整體到部分地對文章進行深入閱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教師呈現的一些理解性問題的引導下閱讀文章。教師應提醒學生善于應用一些閱讀策略如回讀、猜測詞義、容忍模糊語、根據上下文猜測不理解的句子意思等。通過閱讀,學生能對理解性問題做出口頭或書面答復。
在完成上述兩部之后,教師通過學生的回答對學生的理解情況有了大概了解,這時教師帶著學生在閱讀一遍文章,對文章中的重點、難點詞匯、語法、難理解的詞匯做一些講解,使學生對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在對文章有整體把握之后還能運用新學語言點。
(三) 讀后。通過上述的閱讀和學習,不僅要使學生在語言知識方面有新的收獲,更要拓寬他們的眼界,提升他們的思想意識,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留一些時間給學生,讓他們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方式用所學的知識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如采訪活動,辯論賽,分角色表演,小組討論等。最后,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以寫作的方式來鞏固知識,提升思維,比如,續寫故事,寫信,寫總結,寫感想等。
總之,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潛移默化地滲透閱讀策略,引導學生使用閱讀策略,指導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技巧和方法,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方宏.初中英語閱讀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2,(S2):174-175.
[2]王芳,王洪月.英語閱讀障礙與閱讀策略探析[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2009,(08):106-107.
[3]楊先平.淺談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閱讀策略的重要性[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01):80-82.
作者簡介:
強朵,李小芳,陜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