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亞菲
【摘 要】目的:研究優質護理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療效。方法:本次選擇對象為腦腫瘤患者,時間在2017年12月直至2018年8月之間,根據電腦隨機分配的原則將80例腦腫瘤患者分為兩組,其中包括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行常規護理;優質護理,對比其兩組心理狀態以及并發癥。結果:觀察組腦腫瘤患者SAS 26.31±1.24分;SDS 28.64±1.77分,與對照組相比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腦腫瘤患者并發癥發生率2.50%,與對照組相比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能改善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值得研究。
【關鍵詞】 優質護理;腦腫瘤;圍術期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7-133-02
據研究數據顯示,在我國全身腫瘤中,腦腫瘤排名11位。多數癌腫患者在圍術期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應激反應,主要以焦慮、抑郁、緊張等作為表現;以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興奮性增強作為生理表現[1]。圍術期的應激反應與患者術后康復具有密切關聯,而早期改善患者負面情緒為促進患者康復關鍵[2]。本次研究對兩組腦腫瘤患者各項情況進行分析,具體內容見下。
1 資料/方法
1.1 基線資料 以80例腦腫瘤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選擇電腦分配方式作為分組原則,分為2組(觀察組40例與對照組40例)。
觀察組-男、女占比各為22:18;年齡段在25歲至69歲之間,經計算后中位年齡為(47.21±1.03)歲。
對照組-男、女占比各為23:17;年齡段在26歲至69歲之間,經計算后中位年齡為(47.56±1.57)歲。
2組腦腫瘤患者的各項基線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兩組間能夠對比。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方法
本組研究對象實施常規護理,以臨床傳統的被動護理為主,加強患者日常生護理。
1.2.2 觀察組采用方法
本組研究對象采取優質護理,護理內容:①建立良好關系:與患者共同探討有關身心問題的不良認知以及心理問題,并告知患者情緒和病情轉歸之間的關聯,同時為其講解不良情緒對疾病所致的危害,使其能夠消除顧慮,提高配合度[3]。②加強患者對不良情緒與病情程度的認知,告知其不良情緒可對心理健康、經濟情況、人際交往和身心狀態造成短期或長期的影響。③告知患者降低應激反應對改善疾病的間接或直接優勢,同時為其講解降低應激反應與疾病相關的最主要的益處,同時提前告知患者在降低應激反應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困難,使其做好心理準備,并共同商討正確解決方案。④重復上述內容,對于配合度較差患者,應重復進行上述措施[4]。
1.3 觀察指標 對比且分析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腦腫瘤患者心理狀態評分以及并發癥。
1.4 統計學方法 對上述“觀察指標”內容采取SPSS26.0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應用“%”表示;計量資料應用“±”表示,兩組間對比有明顯差異,以P<0.05判定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2組心理狀態評分 觀察組腦腫瘤患者SAS 26.31±1.24分;SDS 28.64±1.77分,與對照組相比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并發癥 觀察組腦腫瘤患者并發癥發生率2.50%,與對照組相比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論
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多數患者在實施手術前存在較多應激反應,且加之本次研究對象均為腦腫瘤患者,易增加患者心理負擔[5]。對腦腫瘤患者來說,疾病是重要的心理應激和生理應激過程,多數患者在術前存在較多焦慮和抑郁狀態,而加強患者對不良情緒的認知十分重要,使其能夠了解負面情緒對疾病康復的影響,進而提高護理配合度。本研究數據顯示,通過對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能夠使患者心理狀態得到明顯改善,優質護理遵循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原則,使患者對改變自身行為狀態和不良情緒的動力喚起,并樹立戰勝疾病的自信,使其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6]。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與患者共同制定和商討解決方案,能夠使患者有參與感,告知其在降低應激反應的過程可能發生的阻礙,并與患者共同分析不良情緒對疾病造成的風險,使其能夠樹立降低應激反應的信念,形成明確的治療目標。在護理過程中,加強指導患者以積極情緒轉變,并對患者行為和心理的改變過程進行及時評估,有利于及時發現患者取得的進步,使患者對降低應激的成就感得到提高,達到降低應激水平的目的,使患者不良情緒得以改善,提高生命質量。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腦腫瘤患者SAS 26.31±1.24分;SDS 28.64±1.77分,與對照組相比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腦腫瘤患者并發癥發生率2.50%,與對照組相比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
參考文獻
[1] 肖寧, 朱丹, 肖水源. 延續心理護理對腦腫瘤患者及家屬負性情緒的影響[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4, 22(2):373-376.
[2] 高桂英. 優質護理在腦腫瘤患者圍術期的護理評價效果[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16):50-53.
[3] 鄧燕宏, 牟林, 王國碧. 腦腫瘤術后并發癥風險分析及護理對策[J]. 河北醫學, 2013, 19(2):298-299.
[4] 趙玉娥, 王秀華, 王鳳靈,等. 遠程團隊護理支持對腦腫瘤患者負性情緒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7, 33(5):376-379.
[5] 張佳佳, 徐希德, 金紅珍. Orem自護理論運用于顱腦腫瘤術患者護理中的效果[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 26(13):1471-1473.
[6] 鄭蘭華, 王愛貞, 王光. 腦腫瘤患者伽瑪刀治療前后不良反應指標及護理干預效果對比分析[J]. 中國醫學裝備, 2017, 14(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