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
【摘 要】目的: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內科常見疾病中的建立與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的5月~2018年的6月來我院就診的197例患兒,按照就診時間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兒治療期間予以基礎護理,而研究組則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對比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患兒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研究組家長的知識知曉率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小兒內科護理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能夠縮短治療時間,提高家長對疾病的防范意識和滿意度。
【關鍵詞】 小兒內科;臨床護理路徑;滿意度;住院時間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7-164-01
兒內科一直以來都是護理任務重風險偏高的科室,護理工作對患兒有無比重要的作用[1]。臨床護理路徑近年來應用廣泛,廣受醫護人員和患者群體的認可,本文分析了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內科常見疾病中的建立與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此次研究選取我院小兒內科收治的197例患兒,將其中2016年的5月~2017年的5月來院就診的99例患兒做為研究組,將2017年的6月~2018年的6月來院就診的98例患兒做為對照組。研究組中有男性55例,女性44例;年齡3個月~10歲,平均年齡是(4.7±1.7)歲。對照組中有男性57例,女性41例;年齡3個月~11歲,平均年齡是(5.4±2.2)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經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 在對照組患兒治療期間予以基礎護理,而研究組則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方法如下:
1.2.1 路徑內容明確 總結小兒內科常見病種治療全程護理配合要點,調查存在的問題,分析容易影響治療效率、患兒配合度、家長情緒的因素,檢索相關文獻,借鑒國內醫院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成功實施案例,依據上述調查結果,設計針對性強的臨床護理內容,制定實施計劃,細化至入院、治療、病情觀察、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營養干預等幾個重點環節。
1.2.2 落實臨床護理路徑 將科室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放在首位,將路徑內容以表格形式打印,要求護理人員充分知曉、靈活運用。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前,向家長發放路徑表,取得其同意與信任,由責任護理人員高效實施,在實施過程根據患兒病情變化、家長反饋醫生意見靈活調整,并做好評價和評估工作,同時在論證后進行持續改進。
1.2.3 護理路徑細節 ①和患兒見面后主動進行自我介紹,觀察患兒臨床癥狀,和患兒家長進行簡短、有效的溝通,記錄掌握到的資料,配合醫生完成診斷,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實施流程化的標本采集、輸液流程,盡量在床邊完成各項操作,縮短明確診斷和治療所用時間。②創造舒適、良好的治療環境,以家庭化布置病房,增加綠植,貼心準備經過消毒的玩具、故事書,保持病情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治療期間,增加對患兒臨床癥狀和各項體征的觀察,積極預防和處理相關的并發癥。幫助患兒建立靜脈通道時,保持手法輕柔,在操作過程留意患兒的反饋,以免其有不適。遵醫囑合理應用藥物及補液,注意幫助患兒合理控制輸注速度,并根據患兒恢復情況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通常兒內科補液原則是先鹽后糖、由慢到快。③選擇靈活的事件開展健康宣教,針對患兒,組織兒童能夠接受的語言講解治療期間的配合要點。針對患兒家長,講解發病機制,說明常見癥狀的誘因和并發癥預防要點,傳授正確觀察和護理的要點,對于家長的問題予以耐心解答。④營養干預,根據患兒的身體狀況、病情予以飲食護理,制定飲食計劃,列出有益恢復的食物列表,若患兒患有腹瀉,則針對其年齡與實際情況予以暫停復蘇、縮短哺乳時間、清淡飲食等。⑤出院時,做好指導工作,向家長說明注意事項,提醒家長要養成患兒良好衛生習慣,多帶患兒參與適當的運動鍛煉。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兒住院時間,調查家長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和對護理工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數據資料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兒住院時間 研究組患兒住院時間是(5.3±1.8)d,對照組患兒住院時間是(9.0±2.1)d,研究組患兒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家長健康知識知曉率和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家長的知識知曉率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兒內科是相對特殊的科室,具有程度較高的風險,容不得有半點疏忽。護理工作是兒內科工作中重要環節,確保各項服務的有效性對提高治療效率、縮短治療時間有積極的意義。
臨床護理路徑被認為是促進護理和治療效率提高的護理模式,該類型的施護理念首次于上世紀90年代由外國學者提出,基本的施護理念是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積極性,將護理服務改善的更加具有調理和時效性,強調根據患者病情不同階段的特點,予以階段性的干預。將之實施于小兒內科,護理流程更加完善,護理人員積極性更高[2]。此次研究獲得結果:研究組患兒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研究組家長的知識知曉率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表明,小兒內科護理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能夠縮短治療時間,提高家長對疾病的防范意識和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鄒紅梅.內科常見疾病臨床護理路徑的建立與臨床應用研究[J].現代養生,2017,1(24):135-136.
[2] 范培玲.小兒內科常見疾病臨床護理路徑的建立和應用效果[J].現代養生,2016,8(14):20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