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梅
【摘 要】目的:觀察口腔護理方法在口腔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在我科診療的120例口腔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分析主體,隨機分為研究組和比對組,各60例。兩組均被給予相同的常規對照治療措施,以及積極抗感染及加強營養處理,在此基礎上,研究組采用優質的口腔護理方法,比對組采用簡單的口腔護理方法,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口腔潰瘍病癥的痊愈率與有效率。結果:研究組患者的痊愈率為71.67%(43/60)、有效率為23.33%(14/60),總有效率為95%(57/60);比對組的痊愈率為36.67%(22/60)、有效率為35%(21/60),總有效率為71.67%(43/60)。兩組比對的差異結果為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口腔潰瘍患者應用優質的口腔護理方法,能夠及早控制病灶的擴大及發展,利于預防口腔感染的發生,對促進口腔潰瘍愈合有肯定的效果,值得在臨床開展口腔護理工作過程中應用及推廣。
【關鍵詞】 口腔潰瘍;護理;口腔護理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7-185-02
口腔潰瘍可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痛苦,飲食上也會出現一定的限制,使其易產生煩躁、抑郁等心理,且病情嚴重者還可出現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情況[1],給臨床治療及口腔護理工作帶來較大的困難。具體而言,除了給予口腔潰瘍患者抗感染、止痛、補充維生素B群及積極加強營養等常規治療措施外,優質的口腔護理服務模式對病癥的治愈作用尤其重要。為進一步改善口腔潰瘍愈合效果,本文以在我科診療的120例口腔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分析主體,隨機分為研究組和比對組,各60例。研究組采用優質的口腔護理方法,比對組采用簡單的口腔護理方法,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口腔潰瘍病癥的痊愈率與有效率,從而分析優質的口腔護理方法在口腔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詳文現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在我科診療的120例口腔潰瘍患者為分析護理效果的對象,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和比對組,各60例。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齡在16~68歲之間,平均年齡(32.14±6.23)歲。比對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齡在15~67歲之間,平均年齡(32.23±6.27)歲。比較兩組口腔潰瘍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避免過度勞累 大多數患者的口腔潰瘍發生原因都是過度勞累。因此,想要治愈,首先應指導患者減輕其日常生活、學習或工作中的緊張、壓抑、焦躁等心理及精神因素,學會放松自己的心神,避免過度勞累,多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深度睡眠。
1.2.2 預防便秘、口臭等 很多患者在口腔潰瘍發病時,多伴便秘及口臭等異常現象,因此,應指導患者及早注意排便通暢,多吃新鮮蔬果、多飲水(每天至少喝水1000ml)[2]、多運動,以促進腸胃的自潔清理,預防發生便秘及口臭等,促進口腔潰瘍的盡快恢復。
1.2.3 補充維生素B群 口腔潰瘍患者多半或伴缺乏維生素B2問題,因此要積極指導患者及時補充維生素B2、B6等維生素B群;同時,還需重點宣教患者多食用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各種新鮮蔬果,如黃色、深綠色的蔬果,每天至少食用500g,以充分補充缺乏的維生素B群[3];此外,還應宣教其可通過飲食牛奶、雞蛋及小麥胚芽等食物,以利于補充機體所需的維生素A、鋅等。
1.2.4 加強經期指導 口腔潰瘍患者中的女性較多于男性,特別是經期前的女性更易患發,主要是與雌激素水平有關,一旦體內的雌激素快速減少,就會導致口腔潰瘍的發生。因此,重點指導女性患者一定要重視保養身體,加強個人生理衛生管理,不要過度控制飲食或減肥,確保每日攝入充足的蛋白質,以及經常補充體內的雌性激素,從而維持分泌系統的正常運行。
1.2.5 合理選擇藥物 在控制治療期間,囑患者增強機體抵抗力及免疫力,預防發生病毒性感冒、過敏反應等,并重點建議患者進食后應用溫水漱口,及時做好衛生的護理工作。
1.3 評價標準 痊愈:口腔潰瘍面消失,口腔黏膜充血、水腫及疼痛等癥狀消除,能正常飲食。好轉:口腔潰瘍面縮小,自覺癥狀明顯減輕,能進食軟質食物。無效:口腔潰瘍面未見明顯縮小,自覺癥狀無好轉,進食困難。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版本的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例數(n)和百分數(%)形式表示,經x2檢驗;計量資料用(x±s)形式表示,經t檢驗;以P<0.05為差異性顯,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痊愈率為71.67%(43/60)、有效率為23.33%(14/60),總有效率為95%(57/60);比對組的痊愈率為36.67%(22/60)、有效率為35%(21/60),總有效率為71.67%(43/60)。兩組比對的差異結果為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口腔潰瘍多發生在機體免疫力降低的過程中,若及早給予優質的口腔護理與健康指導,患者常可快速痊愈。通常重點宣教患者應在早、晚及三餐后用溫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多飲水、多食新鮮蔬果,避免辛辣、堅硬飲食[4];密切觀測患者口腔黏膜癥狀的變化情況,及時采取對癥處理措施,并多與患者交流溝通,給予其關心、安慰及照顧,讓其準確了解疾病的發生、治療、痊愈等過程,以樹立其對治愈的信心,主動配合臨床工作,從而提高預后。
總之,對口腔潰瘍患者應用優質的口腔護理方法,能夠及早控制病灶的擴大及發展,利于預防口腔感染的發生,對促進口腔潰瘍愈合有肯定的效果,值得在臨床開展口腔護理工作過程中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兵,王威.口腔護理結合飲食干預對口腔潰瘍療效的影響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2):179-181.
[2] 呂艷.口腔護理結合飲食干預對口腔潰瘍療效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9):212-212.
[3] 賈辰,石云凱,鄧琳瑕.探討口腔護理結合飲食干預對口腔潰瘍患者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1):226-227.
[4] 俞芳,陳力博.3種口腔護理方法應用于口腔黏膜潰瘍患者的療效比較[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