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娟
【摘 要】目的:探討研究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應用院前急救護理路徑的護理效果情況。方法:本次選取研究治療的對象于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間經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后收治入我院的80例患者,根據試驗需要,將所有患者隨機的分為兩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行常規急救護理;觀察組患者行院前急救護理。觀察并統計兩組患者在進行分組治療后住院時間長短、治愈情況、病死率以及住院時滿意度差異。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較短,疾病痊愈率明顯增加且病死人數明顯減少,滿意度也明顯提高,具有顯著差異 (P<0.05)。結論:院前急救護理對于心肌梗死病人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決定了病人住院時間的長短,同時對于病人的預后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與價值,應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 院前急救;路徑;心肌梗死;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7-188-02
近年來隨著國家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同時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隨之不斷提高。如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老年人群,在中青年人群中的發病率也日漸增加[1]。心血管疾病是由于患者血脂、血壓水平的異常引起的心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心肌缺血等病理生理變化。很多因素如酗酒、吸煙、過度勞累等均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2]。相關研究提出,心肌梗死再灌注挽救壞死心肌最佳治療時間為發病6小時內,越早進行急救,疾病可越早獲得改善[3]。研究表明,院前急救是保障保障生命安全的關鍵,可有效改善疾病預后[4]。因此現對院前急救護理對于心肌梗死患者護理治療相關效果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試驗對象為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間于我院急診科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后收治的80例患者。通過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為40例患者。本次實驗共80例患者,男39例,女41例,年齡為42~73(49.5±9.3)歲;心肌梗死部位:高側壁梗死15例,前間壁梗死18例,前壁梗死20例,下壁梗死27例。通過統計分析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之間年齡、性別、發病部位等一般資料數據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次研究的排除標準:(1)本身有其他嚴重影響本次護理研究過程疾病患者。(2)拒絕本次研究的公民。(3)不滿足以下納入標準的患者。納入標準:(1)在我院進行護理的公民。(2)在閱讀我院知情書的情況下自愿參加研究并簽寫同意書的患者。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對于參與本次實驗研究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急救護理方案。而對于觀察組患者則采取以下院前急救護理路徑。(1)對于急救車準備:藥品應及時正確補齊并清點,保證車上相關藥品確定數量、準確擺放位置、品種齊全、在有效期內,對于車內醫療設施在出車前后應定時檢查有無故障,安排專人進行相關管理,應確保出勤時準備工作到位;(2)提高出勤效率:當急診接到急救電話后應及時詢問清楚疾病相關癥狀、發病時間、發病地點、聯系方式等,確保能夠1分鐘內出車且迅速及時的抵達現場,給予患者最快速的急救護理;(3)抵達現場后急救護理相關措施:配合醫生對于患者病情作出相關診斷,并對于患者家屬仔細詢問發病癥狀、持續時間、誘因等。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19.0統計分析,計量資料()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為P<0.05。
1.4 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之間住院時間長短、疾病治愈情況、預后以及出院滿意度的指標間差異。
2 結果
將實驗前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指標進行對比,觀察組進行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后,疾病治愈率較對照組明顯增加,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且發病病死率顯著下降,住院時滿意度明顯增加,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作為一類發病率較高、病情進展較快且易出現多種危及生命并發癥的急危疾病,發病后救治時間尤為重要。相關研究表明,患者于發病后24小時內如得不到有效救治則易并發一系列如心衰、心臟驟停等對生命造成極大威脅的并發癥[5]。且并發癥發生后,該疾病預后差,致死率以及致殘率較高,給病人帶來極大痛苦。而相反,如得到及時有效救治,則病人疾病治愈情況則會大大提升,且住院時間也大大縮短,預后較好[6]。院前急救護理主要包括出診前準備工作、抵達現場后急救護理、轉運護理、到達醫院后病情交接、患者及家屬心理護理等5方面的內容。院前急救護理的實施極大爭取了患者搶救治療的黃金時間,為患者帶來了更多生的希望[7]。
通過對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間于我院診斷治療并分別行常規急救護理及院前急救護理兩組方案的80例患者應用效果比較后發現,與傳統的常規急救護理相比,院前急救護理路徑的實施明顯地提高了患者疾病治愈率,大大減少了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病死率,且患者對于住院滿意度也大有提升,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提示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實施的正確性,有利于為患者的治療搶奪有利先機,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對于患者的搶救治療過程來說一步步詳細且有條理,極大提高了搶救的效率,提高了配合默契度,從而使患者得到了更及時有效的護理及治療。
綜上所述,經臨床試驗后對比發現,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來說,院前急救護理路徑的實施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大大縮短了患者等待治療的時間,能夠及時有效地為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療與護理,使得院前急救護理更為規范且有條理。且對于疾病的預后具有極大臨床效果,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適用于臨床方面的進一步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曾億金,高詠萱,劉思苑.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內科,2017,12(05):719-721.
[2] 黃玉鳳.急救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數字醫學,2016,11(12):97-98+101.
[3] 李春梅.院前急救全程優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21):2990-2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