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孝文 王青梅 王亞會
【摘 要】目的:研究和探討家庭參與型護理模式在NICU早產兒中的應用分析。方法:選擇2016年12月-2018年4月期間在我院NICU住院的早產兒,隨機抽取143例,做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就診順序及數字表達法分為(常規對癥治療護理組)對照組和(上述基礎上聯合家庭參與型護理模式)觀察組,例數分別為71例、72例。對兩組患兒住院時間以及睡眠質量進行比較,同時對其入院時及出院時患兒家長的護理知識及護理技巧進行評分比較。結果:統計學結果顯示護理知識及護理技巧兩組患兒家長入院時數據比較無差異(P>0.05);出院時統計學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家長的護理知識及護理技巧各項評分數據均優于對照組,組間比有差異(P<0.05);在患兒住院時間以及睡眠質量方面,觀察組19.53±10.26d、17.24±3.41h,對照組27.62±12.15d、14.06±3.52h,組間比有差異(P<0.05)。結論:給予NICU早產兒家庭參與型護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兒的臨床療效,同時提高了患兒家長相關護理知識與技巧等,得到了患兒家長的認可,值得臨床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 早產兒;家庭參與型護理;療效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7-190-02
早產兒在臨床上又稱為未成熟兒,引起早產發生的原因多是由于母體存在妊高癥、慢性腎病、多胎妊娠以及內分泌原因所致,但準確病理機制目前臨床上無準確定論[1]。由于早產體重較輕,身體各個器官尚未發育成熟,無法與足月嬰兒相比較,多存在抵抗力弱、呼吸功能弱、吞咽功能差以及排泄功能不好等問題,為了更好的治療及護理,所以臨床上多給予重癥監護進行護理。同時也有報道指出,多數嬰幼兒家長均為首胎,對胎兒照顧喂養等知識較為缺乏,加至早產兒問題較多,更顯得措手不及,所以更需要提高其相關護理知識及技巧等[2]。本次研究中,給予NICU早產兒家庭參與型護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兒的臨床療效,同時提高了患兒家長相關護理知識與技巧等,得到了患兒家長的認可,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12月-2018年4月期間在我院NICU住院的早產兒,隨機抽取143例,做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早產兒均不足37周,體重大多數在2500g以下,按照就診順序及數字表達法分為(常規對癥治療護理組)對照組和(上述基礎上聯合家庭參與型護理模式)觀察組,例數分別為71例、72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46:25,胎齡29-36周,平均(31.56±1.25)周;觀察組男女比例為45:27,胎齡29-36周,平均(31.56±1.25)周。兩組早產兒均排除存在先天性畸形及嚴重并發癥等患兒,兩組患兒家長均對本次研究結果及內容表示知情,且簽訂了相關文件,統計學結果顯示兩組早產兒的胎齡等基礎資料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內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則在相同基礎上采用家庭參與型護理模式,具體為:根據早產兒家長的年齡、學歷等不同條件,分成不同的護理小組,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擔任講師,將相關護理知識與技巧告知其家長,每3d對其講解一次相關課程,同時配合相應的護理實踐。教授課程時,將相關護理要點及注意事項等問題仔細告知患兒家長,而后分為小組讓其進行討論,對文化程度較低,學習能力較差的患兒家長進行一對一的教學。家長進入NICU時,要有責任護理人員予以陪伴,講解各類監護儀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等相關知識,同時將正確使用方法仔細告知患兒家長,可提醒其進行紙筆記錄,同時向其詳細講解如何換尿布、喂奶以及抱起等姿勢。若患兒家長存在焦慮等不良心態,多對其進行勸解,給予正確的心理疏導等。
1.3 評估方法 對兩組患兒住院時間以及睡眠質量進行比較,同時對其入院時及出院時患兒家長的護理知識及護理技巧進行評分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相關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數據記錄為平均值±標準差的形式,組間比較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統計學結果顯示護理知識及護理技巧兩組患兒家長入院時數據分別為(42.96±5.71、36.69±6.42 vs 43.13±5.77、37.16±6.50)比較無差異(P>0.05);出院時統計學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家長的護理知識及護理技巧各項評分數據為(88.27±6.63、85.26±7.91)均優于對照組(76.54±6.18、73.55±6.09),組間比有差異(P<0.05);在患兒住院時間以及睡眠質量方面,觀察組19.53±10.26d、17.24±3.41h,對照組27.62±12.15d、14.06±3.52h,組間比有差異(P<0.05)。
3 討論
隨著我國二胎的開放,新生兒出生率隨之增加,繼而誘發早產兒的發生率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3]。早產兒因為身體虛弱,尚未發育完全,需要對其進行重癥監護治療及護理措施,有報道指出,給予早產兒正確有效的護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其存活率及相關生存質量,也可減少患兒營養不良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4]。本次研究中,給予早產兒家庭參與型護理措施,使其家長更加了解患兒相關護理知識及技巧等,使患兒能夠得到更加溫馨的呵護,從而提高其治療效果。從上述分析中也可看出,給予NICU早產兒家庭參與型護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兒的臨床療效,同時提高了患兒家長相關護理知識與技巧等,得到了患兒家長的認可,值得臨床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向希盈,李穎,李卓穎,等.中國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中實施家長參與早產兒住院期間綜合管理與常規護理平行對照研究[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6,11(3):177-181.
[2] 崔慧敏,孫彩霞,李勝玲.家庭功能對早產兒延續性護理需求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3):2997-2999.
[3] 王勉,劉建珍,潘亮,等.家長參與式護理模式在早產兒生長發育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8):1665-1667.
[4] 蒙景雯,陳 華,李 變,等.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方案對早產兒家長照顧能力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7,3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