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世琴
(睢寧縣中醫院婦產科,江蘇 睢寧 221200)
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接受剖宮產術的高危產婦進行預防出血治療的效果研究
鄭世琴
(睢寧縣中醫院婦產科,江蘇 睢寧 221200)
目的:探討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接受剖宮產術的高危產婦進行預防出血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抽選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間在睢寧縣中醫院接受剖宮產術的58例高危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預防出血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研究組(n=29)與對照組(n=29)。為研究組產婦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進行預防出血治療,為對照組產婦應用縮宮素進行預防出血治療。然后對比兩組產婦術中、術后的出血量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結果:研究組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內的出血量和術后24 h內的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接受剖宮產術的高危產婦進行預防出血治療能夠有效地減少其術中及術后的出血量。
剖宮產;高危產婦;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出血治療
產后出血是臨床上產婦較為常見的一種嚴重的分娩期并發癥。此病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指出,導致接受剖宮產術的產婦發生術中大量出血、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產婦存在羊水過多、懷有巨大兒、雙胎妊娠、瘢痕子宮等情況[1]。在本研究中,筆者為探討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接受剖宮產術的高危產婦進行預防出血治療的臨床效果,對在睢寧縣中醫院接受剖宮產術的58例高危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間在睢寧縣中醫院接受剖宮產術的58例高危產婦。這58例產婦及其家屬均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根據預防出血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58例產婦分為研究組(n=29)與對照組(n=29)。研究組產婦的年齡為21~39歲,平均年齡(28.5±3.3)歲;其孕周為34~41周,平均孕周(39.5±0.2)周;其中有初產婦18例、經產婦11例,存在羊水過多的產婦有12例,雙胎妊娠的產婦有9例,懷有巨大兒的產婦有6例,存在瘢痕子宮的產婦有2例。對照組產婦的年齡為22~38歲,平均年齡(28.4±3.2)歲;其孕周為34~40周,平均孕周(39.4±0.3)周;其中有初產婦17例、經產婦12例,存在羊水過多的產婦有13例,雙胎妊娠的產婦有7例,懷有巨大兒的產婦有6例,存在瘢痕子宮的產婦有3例。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可進行組間對比分析。
為對照組產婦應用縮宮素進行預防出血治療。治療方法是:在胎兒娩出后,使用20 U的縮宮素(由馬鞍山豐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對產婦進行宮體注射。為研究組產婦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進行預防出血治療。治療方法是:在胎兒娩出后,使用250 μg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由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對產婦進行宮體注射。
觀察兩組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內的出血量、術后24 h內的出血量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用紗布稱重法計算產婦術中的出血量,用容器法計算產婦術后2 h內的出血量和術后24 h內的出血量[2]。
用SPSS 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內的出血量、術后24 h內的出血量用(±s)表示,采用t檢驗,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內的出血量和術后24 h內的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內的出血量及術后24 h內出血量的對比(mL,±s)

表1 兩組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內的出血量及術后24 h內出血量的對比(mL,±s)
組別 例數 術中的出血量 術后2 h內的出血量 術后24 h內的出血量研究組 29 225.5±32.6 104.5±22.5 380.2±8.2對照組 29 326.5±42.8 156.8±29.6 466.8±52.5 t值 10.109 7.575 8.777 P值 0.000 0.000 0.000
研究組產婦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對比
接受剖宮產術的高危產婦常會發生產后出血等嚴重的分娩期并發癥。縮宮素是臨床上預防產后出血的常用藥。但有研究發現,單用縮宮素對高危產婦進行預防出血治療的效果不理想[3]。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屬于前列腺素的衍生物,是一種強效的子宮收縮藥。此藥能夠提高子宮平滑肌細胞內Ca2+的濃度,抑制腺苷酸環化酶的活性,從而可促使子宮平滑肌收縮,且效果較為持久。在胎兒娩出后,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產婦進行宮體注射能夠使其 體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血藥濃度在15 min內迅速提升,從而可有效地減少其術中的出血量,降低其產后出血的發生率。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產婦相比,研究組產婦術中的出血量、術后2 h內的出血量和術后24 h內的出血量均更少,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更低(P<0.05)。這與張鵬的研究結果相符[4]。
綜上所述,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接受剖宮產術的高危產婦進行預防出血治療能夠有效地減少其術中及術后的出血量。
[1] 黃文英. 卡前列素防治高危產婦剖宮產術中及術后出血的臨床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2014,30(10):45,47.
[2] 劉惠莉. 卡前列素防治高危產婦剖宮產術中及術后出血的臨床研究[J]. 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31(8):54-55.
[3] 陳慧然. 卡前列素防治高危產婦剖宮產術中及術后出血的臨床研究[J].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5,12(5):47-48.
[4] 張鵬. 卡前列素防治高危產婦剖宮產術中術后出血的臨床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67):103.
R714
B
2095-7629-(2017)20-00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