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宴玲
(連云港市東海縣人民醫院,江蘇 連云港 222300)
對行手術治療的老年白內障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分析
桑宴玲
(連云港市東海縣人民醫院,江蘇 連云港 222300)
目的:分析對進行手術治療的老年白內障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方法:隨機將連云港市東海縣人民醫院在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間收治的100例進行手術治療的老年白內障患者分為對照組(n=50)和觀察組(n=50)。采用優質護理模式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護理,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進行護理,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及其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均更低,其對護理的總滿意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優質護理模式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白內障患者進行護理,能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其心理狀態,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
手術;白內障;老年患者;優質護理
白內障是臨床上常見的眼科疾病。老年人是該病的高發群體。老年人易發生白內障的原因主要是其代謝緩慢及存在退行性病變。白內障不僅會降低老年患者的視力,還可能導致其出現多種并發癥,從而嚴重影響其健康[1]。目前,臨床上常對老年白內障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在本研究中,筆者就對進行手術治療的老年白內障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進行了分析。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間在連云港市東海縣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100例老年白內障患者。將這1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n=50)和觀察組(n=50)。在對照組患者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別有14例和36例;其年齡在61~88歲之間,中位年齡為(70.9±1.4)歲;其病程在1~6年之間,中位病程為(2.6±0.8)年;其中,雙眼患有白內障的患者有27例,單眼患有白內障的患者有23例。在觀察組患者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別有13例和37例;其年齡在62~87歲之間,中位年齡為(70.7±1.6)歲;其病程在1~5年之間,中位病程為(2.4±0.6)年;其中,雙眼患有白內障的患者有26例,單眼患有白內障的患者有2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文中患者的納入標準是:1)年齡>60歲。2)病情符合臨床上規定的白內障的診斷標準。3)無進行手術治療的禁忌證。4)對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知曉,并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5)術前的視力<0.03。患者的排除標準是:1)患有精神疾病。2)存在語言障礙。3)合并有糖尿病,且血糖水平控制不佳。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方法是:術前,協助患者進行眼部的常規檢查(如視力、眼底、角膜曲率、角膜厚度檢查等),將手術的相關事宜告知患者,并協助其做好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術后,對患者進行體位護理、眼部護理和健康宣教等。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術前護理。(1)健康教育:術前,護理人員要認真、詳細地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白內障的定義、分類和分期,并告知其進行白內障手術的目的、方法、預后和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同時,讓患者進食易消化、清淡且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排便通暢。(2)心理護理:多數老年患者均不了解白內障手術,且擔心手術的結果,因此易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首先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找到其出現不良心理的原因。其次,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并加強對其進行心理支持。最后,護理人員可為患者介紹手術成功的病例,以消除其不良心理,提高其對手術的信心。(3)術前準備:術前,詳細了解患者的過敏史、疾病史和手術史,密切監測其各項生命體征。協助患者進行血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血糖及血壓等各項檢查。若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應將其血糖的水平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后再對其進行手術。術前3 d,告知患者用濃度為0.5%的氯霉素眼藥水滴眼,6次/d。在手術當天的早上,用生理鹽水沖洗患者的結膜囊和淚道。術前1 h,對患者進行散瞳。2)術后護理。1)基礎護理:手術結束后,將患者送回病房,協助其取平臥位。在患者臥床期間,定期為其測量血壓,若其血壓偏高,應遵醫囑為其服用降壓藥。保持病房環境的安靜、整潔,避免在病房內大聲喧嘩和來回走動,以免影響患者休息。囑患者在術后切勿突然坐起、彎腰、大聲說話、情緒激動及擠揉術眼等,以免導致其眼壓升高,影響其術后恢復。(2)飲食指導:術后,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讓其多食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囑患者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因食物刺激而導致其結膜充血。同時,告知患者每天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3)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要為其發放院外指導宣傳單。同時,囑患者在出院后按時服用抗生素、滴滴眼液,并教會其滴滴眼液的方法。告知患者注意休息,保持穩定的心態,避免情緒激動。告知患者注意用眼衛生,盡量不揉眼,不用不潔凈的毛巾擦眼,不可長時間看書、看手機、看電視。囑患者按時回院復診。
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心理狀態越差。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用自擬的問卷(此問卷將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總滿意率=(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及SD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SAS評分及SDS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SAS評分及SDS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SA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SD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29.14±4.01 38.78±3.86 11.618 0.000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50 50 48.52±5.16 48.62±5.20 0.092 0.927 27.05±4.32 39.24±4.21 13.556 0.000 46.95±5.64 46.86±5.70 0.075 0.940
術后,觀察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并發前房積血,有1例患者并發角膜水腫,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4%。對照組患者中有3例患者并發前房積血,有2例患者并發角膜水腫,有2例患者并發切口滲漏,有1例患者并發眼內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6%。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98%(對護理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的患者分別有29例、20例和1例),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82%(對護理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的患者分別有20例、21例和9例),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白內障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多,白內障的發病率逐年升高[2-3]。目前,臨床上主要對老年白內障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有學者指出[4-6],做好老年白內障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對提高其手術的效果,改善其預后具有積極的意義。在本研究中,連云港市東海縣人民醫院對進行白內障手術的50例老年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采用優質護理模式對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白內障患者進行護理,能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其心理狀態,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
[1] 羅亞晶,崔國棟,楊桂芳,等.優質護理在老年白內障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7):225.
[2] 陳丹.對老年白內障患者心理情緒及并發癥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4,31(18):1697-1698.
[3] 史永震.優質護理在老年白內障患者術后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3):3223-3225.
[4] 劉洪巖,張鑫.對老年白內障患者心理情緒及并發癥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現代養生(下半月版),2017,11(3):149.
[5] 李銀慧.優質護理干預在老年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手術中的應用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7,22(4):90.
[6] 黎發均.老年白內障患者心理情緒及并發癥的護理干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184-186.
R473
B
2095-7629-(2017)20-02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