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卓瑪 殷顯輝 雷彥 莫延科
摘要 本文利用micaps常規資料對2014年7月7日夜到8日白天海東市大部地區大到暴雨天氣成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巴爾克什湖低槽中分裂短波槽東移南下與東移北上高原槽在青海東部疊加加深;河套高壓壩阻止低槽東移;青海西部東移地面冷空氣及沿河湟谷地倒灌冷空氣在青海東部相遇;青海東部較強低層輻合、高層輻散配置,中、低層水汽含水量充沛;新疆西部有較強正渦度區、青海中東部有較強負渦度區時,對海東市預報24 h大雨天氣具有指示意義。
關鍵詞 大到暴雨;成因;青海海東
中圖分類號 P4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0-0198-02
大到暴雨天氣易造成洪澇災害,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海東地區汛期發生嚴重的災害性天氣。對暴雨預報探討一直是氣象工作者研究重點。2014年7月7日夜到8日白天海東市大部地區出現大到暴雨天氣,部分鄉鎮日降水量較大,對區內病險水庫造成一定壓力。
1 天氣實況
2014年7月7日夜間到8日白天海東出現大雨天氣,其中民和縣部分鄉鎮發生暴雨,降水中心在馬營鎮。此次降水具有高原夏季降水特點,降水局地性特征明顯,民和縣馬營鎮降水量達83.9 mm,平安縣平安鎮降水僅8.1 mm,北部互助縣五鋒鎮降水量33.8 mm;降水持續時間達20~24 h,部分鄉鎮日降水量較大,對區域內病險水庫造成一定壓力。
2 天氣形勢
2.1 高空環流及影響系統
2014年7月7日8:00巴爾克什湖槽在歐亞中高緯加深為冷渦,中緯度冷渦底西風鋒區中分裂短波槽東移,見圖1(a);20:00高原槽東移北上與西風鋒區上東移至青海中東部短波槽疊加加深,青海東部處于短波槽前,風速由8~10 m/s增大至12~16 m/s,西南氣流自孟加拉灣向北輸送到青海東部,強勁偏南風為降水提供充足水汽,河套高壓脊迫使脊前低槽移速減慢,利于青海東部西南氣流維持,降水持續,見圖1(b)。8日20:00西南氣流隨低槽東移,降水結束[1]。
2.2 700 hPa形勢
7日8:00 700 hPa上,青海東部受高壓脊控制,52818為10 m/s偏西風,52866為4 m/s偏東風。20:00偏東氣流明顯加強,52866偏東風增至10 m/s,河西走廊為6 m/s偏北風,青海東部中低空形成強輻合區。7日夜四川—甘肅南部—青海東部有一6~8 m/s偏東氣流,為海東市大到暴雨天氣提供充足水汽。
2.3 地面形勢
7日14:00地面場上,南疆盆地最大?駐P24中心達4 hPa,在阿爾金一帶受正變壓影響,且?駐T24達-8 ℃。17:00冷空氣翻越阿爾金山到達青海湖西部,青海東部沿河谷有冷空氣東灌,20:00冷空氣主力在青海東部沿湟水河谷一帶,海東市逐步出現均勻降水[2]。
3 衛星云圖演變
7日13:00青海西南部形成對流云團,20:00青海西南部夾雜對流云團混合型云系明顯加強并向東北方移至海東,海東降水,穩定西南氣流影響,云系持續1 d左右,8日夜隨西南氣流東移,云系東移出境。
4 物理量場分析
4.1 渦度場
7日8:00渦度場,巴爾喀什湖至新疆處于40×10-3/s渦度區,青海北部、東部處于-20×10-3/s渦度區。20:00巴爾喀什湖至新疆有正渦度區分裂東移至青海中東部,負渦度區加強東移至河套地區,海東為正負渦度過渡區,到8日正渦度控制海東地區,海東開始降水,至8日20:00正渦度區減弱東移出境,降水結束[3]。
4.2 散度場
7日8:00散度場,700 hPa青海中、東部處于-10×10-5/s輻合區,河套地區處于10×10-5/s輻散區,海東處于兩區交界處,20:00海東處在-30×10-5/s強輻合區中,河套地區仍處在10×10-5/s輻散區。7日8:00 250 hPa散度場上,青海中部處在 -20×10-5/s輻散區,到20:00海東在40×10-5/s輻合區,8日海東處于低層輻合、高層輻散高度配置中,上升運動發展維持,至20:00減弱東移[4]。
4.3 不穩定能量
7日8:00西寧站T_lnp圖,青海東部有不穩定能量,正能量區在500~450 hPa之間。通常夏季西寧站8:00 T_lnp圖出現正能量區域時,海東將在當日下午或夜間產生對流性天氣。
4.4 濕度條件
7日8:00 700 hPa比濕場,青海東部比濕≥10 g/kg,500 hPa比濕≥4 g/kg,說明青海東部中低層水汽充沛,利于大降水產生。7日8:00 500 hPa,海東溫度露點差≤4 ℃,水汽接近飽和狀態。
5 結語
(1)歐亞環流為巴爾克什湖橫槽型,橫槽中分裂小槽東移南下與東移北上高原槽疊加加深影響;河套高壓脊形成高壓壩阻止低槽東移,使海東降水持續;地面上冷空氣東西方向匯聚。
(2)新疆西部有較強正渦度區,青海東部有較強負渦度區時,24 h內正渦度區東移至青海東部,開始降水。新疆西部較強正渦度區和青海中東部較強負渦度區同時出現時,對預報海東大雨天氣具有指示意義。
(3)前期副熱帶高壓西伸加強控制青藏高原大部,青海東部較強低層輻合、高層輻散配置;500 hPa附近孟加拉灣至青海東部西南氣流及700 hPa附近自四川經甘肅南部至青海東部偏東氣流,為海東大到暴雨天氣提供充沛水汽。
6 參考文獻
[1] 何晗,諶蕓,肖天貴,等.冷渦背景下短時強降水的統計分析[J].氣象,2015,41(12):1466-1476.
[2] 阿不都外力·阿不力克木,王元,王亦平,等.一次強對流天氣及其中短時強降水的成因分析[J].氣象科學,2014,34(4):457-464.
[3] 張宇星,張寧,王超杰.2012年7月4日河南大暴雨過程的短時強降水成因分析[J].氣象與環境科學,2014,37(4):40-49.
[4] 李文莉,王寶鑒,吉惠敏,等.河西干旱區短時強降水過程的中尺度分析[J].干旱氣象,2013,31(2):31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