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相全 黃宏業 張宗領
摘要 從拉斯韋爾5 W模式的角度分析了河池市百香果生產技術人員和培訓對象在了解理論、編制教材、培訓模式、完成作業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闡述了培訓過程所開展的相關工作及取得的效果,并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 百香果;技術培訓;拉斯韋爾5 W模式;策略;廣西河池
中圖分類號 G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0-0269-02
技術培訓是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環節,其模式與方法很多,筆者在實踐中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包括百香果生產技術方面。培訓過程就是農業技術的傳播過程,現從拉斯韋爾5 W模式的角度,以廣西子牙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子牙農業”)為例進行總結,以期為水果生產技術推廣事業服務。
1 大致了解理論
技術人員在進行技術培訓工作中有必要了解一定的相關理論,以指導自身的業務工作。拉斯韋爾5 W模式,也稱傳播5W模式,即:誰(Who)——控制分析,說什么(Says What)——內容分析,通過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媒介分析,給誰(to Whom)——受眾分析,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效果分析。該模式于1948年提出,時至今日,仍然是引導人們研究傳播過程的一種便捷的綜合方法[1-3]。
2 精心編制教材
編制培訓教材是技術人員的工作。
2.1 你是誰(誰)——技術人員
關于應該干什么,傳授技術是農業(水果)技術推廣機構技術人員的職責要求,是責無旁貸的本職工作,沒有任何理由拒絕,也是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包括農業企業)肩負的光榮使命。關于能夠干什么以及如何提高“級別”或“威信”,應通過多種渠道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術素質,增加影響力。同時充分利用“子牙農業”在百香果方面的技術、農資、營銷等特色,將近200 hm2的百香果生產基地作為示范和培訓場所。
2.2 對誰(給誰)——培訓對象
培訓對象為農民、新型職業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以農業為職業、具有較高的素質和一定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生產和經營的現代農業從業者[4]。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4]。
了解培訓對象的技術層次。技術團隊由自身技術人員組成,以外部技術服務單位、政府部門為技術依托單位,充分認識社會力量在水果技術服務過程中的重要作用[5]。農資供應依靠企業及技術力量,提倡“技物結合”服務模式。果品銷售依靠企業及技術力量,實現線上線下、休閑觀光。產品定位為“三品一標”,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
2.3 說什么——要做什么及要達到的目的(包括不能做什么)
2.3.1 管理目標。產量要實現第1年為15 t/hm2,第2年為30 t/hm2。封行方面樹冠不蔭蔽,口感方面保證合適的糖度、水分、香味,外觀方面保證合適的色澤、凈度、整齊度。
2.3.2 栽培策略。土壤管理:生草除草,疏松土壤。肥料管理:適施氮肥,增施磷鉀,淋施水肥,配合施用有機肥、生物菌肥。水分管理:淋施水肥,排除積水。樹體管理:盡快擴大樹冠,保持通風透光。花果管理:適產優質,適時采收。病蟲管理:綠色防控。
2.3.3 形成教材。依照《富硒百香果生產技術規程》(廣西地方標準,2018年1月征求意見稿)等進行編寫,以體現技術的標準化,同時,充分融合“子牙農業”的農資產品及技術特點,以體現技術的特色化。具體教材如下:《河池市百香果的物候期及生長結果習性》《河池市百香果新植園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管理技術策略》(4份)、《河池市百香果成齡園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管理技術策略》(4份)、《河池市百香果春季低溫陰雨(春夏大風冰雹—夏季暴雨洪澇—秋季持續干旱—冬季霜雪冰凍)防御及災后恢復生產技術》(5份)、《高壟栽培—高效栽培—雜議果園排水模式》《河池市百香果園地選擇的“高壓線”》《河池市百香果成熟度的測定》《河池市百香果栽培技術規程(初稿)》(“子牙農業”企業標準Q/ZYNY 01—2018)。
3 選擇培訓模式
技術人員與培訓對象共同參與。即通過什么渠道,現實條件下能夠采取的有效途徑如下。
3.1 微信發布
微信作為即時通訊軟件,具有時效性、便捷性、流通性等特點,具有發送圖片文字、視頻聊天、更新推送朋友圈等媒體傳播功能[6]。創建“某果園生產技術微信群”,按季度發布《技術策略》等(包括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并通過微信開展交流,以“多對多”的形式設法解決業主面臨的各種技術問題。按地域進行分群,每群一般不超過20人,以保證技術工作的精準程度。
3.2 室內培訓
講授《技術策略》及其依據,并開展當面的交流,以“一對多”的形式重點解決業主面臨的技術理論問題。積極探索“翻轉課堂”模式在技術培訓中的應用途徑[7]。
3.3 現場指導
指導培訓對象根據自身果園具體情況,自行編制與操作《工作安排》,并開展現場的交流,以“一對一”或“多對一”的形式重點解決業主面臨的技術操作問題。
4 認真完成作業
這是培訓對象需要進行的工作。關于取得的效果,果園管理理念及措施的改變就是效果之一,但是尚需自行或至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完成包括以下自身果園或其他果園的一些技術材料的編制,包括《百香果果園建立工作安排》《百香果新植園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管理工作安排》(4份)、《百香果成齡園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管理工作安排》(4份)、《百香果果園管理工作落實情況調查表》。
因為“教是為了不教”,也是“教”的最高境界。培訓對象不但“學會”了,而且已經“會學”了,若不能在整體上全部“會學”,也應至少在一定范圍內掌握學習方法,這才能體現“教”的成果,達到 “教”的最高境界。
5 參考文獻
[1] 許靜.傳播學概論[M].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10-11.
[2] 鄧麗.基于拉斯韋爾的傳播5W模式:探索自媒體平臺下農產品品牌塑造[J].新聞知識,2018(1):52-54.
[3] 哈羅德·拉斯韋爾.社會傳播的結構與功能:雙語版[M]. 何道寬,譯.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7:35-36.
[4] 紀紹勤,文承輝.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探索與實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7:22-23.
[5] 黃宏業,廖洪師,韋敏令,等.技術融合視角下社會力量參與水果技術服務的策略:以廣西中歐鮮農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為例[J].現代農業科技,2017,9(18):260-261.
[6] 張銘.微信在農業傳播的應用探索[J].南方農業,2018,2(12):140-141.
[7] 簡瑩,黃宏業,黃華榮.翻轉課堂模式在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中的應用:以廣西河池農技培訓為例[J].生物災害科學,2015,4(38):375-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