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
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
——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例
◎趙倩
隨著社會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畢業生能力要求的逐步提高,視覺傳達專業的人才培養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文章對“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積極作用進行審核的基礎上,提出了有效實施“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的一些建議。
自上個世紀末以來,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也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培養模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不但要對圖形、版式以及色彩有很強的敏感性,更要有較強的設計能力和表現能力。這也就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讓學生多動手,多實踐,這樣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這樣的背景下,“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得到了很好地發展契機,更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我國引入“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比較晚,在實際的教學中采用的也比較少,特別是在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還沒有形成一套可行的實施方案,需要在未來的教學中不斷探索和總結。
工作室制是一種實踐性較強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指以職業領域和崗位群的實際需要出發,加強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很好地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缺點,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具有很大的作用。
“工作室制”模式很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職業學校中,校企合作是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企業可以為學校提供更好的實踐場所,企業需要解決的一些課題也可以由學校來幫助解決。學校把“工作室”設在企業當中,讓學生以工作室直接參與設計。由工作室負責人或教師安排具體的任務,由學生合作來進行項目分析、制定計劃、設計方案討到完成草圖,在這一系列的工作中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具體設計的過程中也能夠認知到自己能力與市場需求的差距,有利他們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增強學習的內驅力。
“工作室制”能夠最大限度地把理論與實踐聯系在一起。個體的知識結構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理論層面,一是實踐層面。在“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把自己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獲得更多課本之外的認識,并且能夠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設計課題,對自己知識結構進行調整,完善自己的設計思路,特別是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學生可以以市場為參照,不斷提升自己設計能力,使自己的作品更具市場價值。
“工作室制”可以促進師生之間交流,實現教學相長。在“工作室制”模式下,教師與學生共同工作與學習,通過交流、討論,不斷優化自己的設計方案,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在工作室模式下,教師與學生組成一個項目團隊,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都有更多的機會進行溝通,集思廣益,使項目設計達到最優化。這一過程也中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理解與設計能力,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這些都是難以實現的。
“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實踐性,在具體的實踐中,要處理好相關環節,把各方面的資源進行整合,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建立和完善“工作室制”管理制度。“工作室制”的實施需要制度的保障。教育主管部門或職業學校要充分認識到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對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建立相應的制度體系。比如《校企合作制度》、《工作室成員管理制度》、《“工作室制”教學效果評估制度》等,確保“工作室制”在人才培養中發揮作用,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建立科學的項目課程體系。“工作室制”是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的改革。在教學中教師要在學生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增加更多的實踐內容,建立綜合化的項目課程體系。學生經過一段理論學習后,進入工作室,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虛擬或者真實的項目開發當中去,在實踐中去理解知識,發現不足。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來說,教師要善于整合教學資源,對課程進行優化和整合,把理論與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學生可以在真實的工作場景中對本專業有更深入的認識,培養自己的職業素養,在與他人的合作中不斷構建自我,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教師隊伍師資力量的建設。“工作室制”傳入我國的時間還比較短,在職業院校中雖然已經得到了一些教育工作者的認可,但多數教師還不能夠熟練地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去。因此,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非常重要。學校除了要引進相應的人才外,還要加強現有教師的培訓,給他們創造進修、觀摩的機會,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理論。同時,還要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教學實踐機會,提高他們對“工作室制”培養模式的應用能力。
抓好“工作室制”模式的實施環節。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課堂中獲取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他們缺乏實踐的機會,一旦走上工作崗位,他們的能力就會受到質疑。因此,單純的課堂教學就很難達到培養目標,這個時候“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優勢就可以解決實踐性差的問題。
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中,教師要熟練掌握“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運用方法,有針對性地布置任務,學生運用視覺傳達設計方面的理論,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完成任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指導,采用合作、交流、討論等教學方法,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
總之,“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可以提高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職業意識的形成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總結,大膽創新,不斷提升個人的執教能力,讓“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發揮出更大的能量。
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一般規劃課題“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課題批準號GH170488)成果。
長春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