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誼
(福建廈門市第六幼兒園,福建廈門 361000)
所謂生態閱讀指的是維持閱讀意義的原汁原味,保證閱讀主體的自由自主,力求閱讀客體的異彩紛呈,提倡閱讀方式的豐富多彩。而生態閱讀環境指的是以教育為中心,結合外部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組成單個的或復合的教育生態系統。即教師通過幼兒園外部環境,為幼兒提供最自然、最生態、最有效的閱讀學習環境,讓幼兒在與生態閱讀環境的互動中愛上閱讀,從而促進幼兒閱讀、表達、創造等能力的發展。
當前我國關于幼兒園生態閱讀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還很薄弱,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班級閱讀區或幼兒園閱讀角的環境創設方面,研究也更多是從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角度出發。那么,立足我園生態環境,如何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能力呢?我們對中班生態閱讀的創設和利用開展了研究。
選書是閱讀活動的開始。中班幼兒在閱讀方面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經驗積累不多,對事物的理解有限。因此圖書選擇上要注意主題鮮明、色彩感強的圖書畫面。如:《想吃蘋果的鼠小弟》是一本非常符合中班孩子閱讀特點的好書。鼠小弟形象鮮明,故事情節生動有趣,畫面清晰,角色間的關系通過繪本的畫面很容易理解,一投放下去幼兒就很喜歡,大家爭相閱讀。教師還應注意追隨幼兒的興趣、需要及熱點話題,適時投放其感興趣的圖書,以滿足幼兒的閱讀需要。有了教師的相關繪本支持,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了。
英國當代著名的青少年文學作家艾登·錢伯斯指出:成人一方面應當注重物理環境的構建,另一方面還應當注重心理環境的構建,為兒童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點燃他們的閱讀熱情,提供充分的閱讀動力。因此我們對森林書吧的生態閱讀環境創設進行了改進。在一樓大廳的四棵榕樹上掛上了鸚鵡、松鼠等;在樹下放了蘑菇;在四周的花圃中放置了小鹿;在水池里養金魚,種睡蓮,水面上放置了白天鵝。還將放書的書柜做成美麗的城堡。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們都很喜歡改進后的生態閱讀環境,黃毓仁小朋友覺得自己喜歡在森林書吧看書,因為在森林里好像會聞到淡淡的花香。而孟起小朋友覺得她喜歡在森林書吧看書,是因為有白雪公主、灰姑娘和好朋友。可見,溫馨、自然、寬松的生態閱讀環境,能夠讓幼兒在書與環境、書與人、人與人互動中閱讀,利于幼兒的閱讀興趣和自主閱讀學習能力的培養。
操作學習是幼兒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幼兒的認識發生和智慧起源于對客體的動手操作,幼兒的智慧是幼兒的動作結構逐步內化的結果。展示型生態閱讀環境不符合幼兒學習特點,互動性生態閱讀環境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閱讀活動。例如《搖滾青蛙》的繪本墻,我們提供了繪本背景,用紅黃藍透光的玻璃紙制作成青蛙。幼兒將不同顏色的玻璃紙青蛙進行疊加,感受混色帶來的樂趣,還能在墻上找到答案進行驗證。研究中觀察本班幼兒繪本墻互動情況,發現幼兒語睿、睿喆等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很高。他們在動手操作的同時,還能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的收獲。像許洲銘小朋友操作后就興奮地告訴我,他用黃色青蛙和紅色青蛙疊起來變出了金黃色的青蛙。實踐證明,引導幼兒在與生態閱讀環境的互動中學習,能很好地調動孩子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英國教育家洛克認為:一切教育都應歸結為養成兒童的良好習慣,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也不例外,學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就可以滿足其終身學習的需求。因此在生態閱讀環境創設中我們很注意隱性教育,通過暗示標志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在樓梯拐角的小書吧里,我們貼了食指放在嘴唇的安靜標志,暗示孩子到這里閱讀要安靜。在貼了暗示標志后,幼兒到書吧閱讀都會注意安靜,有需要討論交流的地方也會小聲講。有一次放學,博妍爸爸和博妍一起到書吧看書,爸爸沒注意說話大聲了,博妍馬上指了指安靜標志提醒爸爸小聲點。可見,暗示性的生態閱讀環境利于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
親子自制繪本活動能充分發揮家長在幼兒生態閱讀中的教育作用,讓家長走進幼兒園,參與到我們生態閱讀教育中來。譬如:我們集中閱讀繪本《誰會飛》后,幼兒沈妍君和媽媽一起制作了自制圖書《誰會飛》。在森林書吧閱讀活動前介紹新書的環節,她就很自豪地向小朋友展示和介紹自己的圖書,投放到樓梯拐角的書吧后比購買的書本還受歡迎。因為是自己班級小朋友的媽媽和小朋友做的圖書,所以幼兒閱讀起來很有親切感。小朋友會拿著書自豪地對家人介紹,這是我們班沈妍君小朋友和媽媽一起做的圖書。家長聽了后就會激起想看的欲望。因此,親子自制圖書不僅能讓幼兒了解繪本制作過程,還能讓幼兒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自豪,進而增加幼兒生態閱讀的興趣。
閱讀總是需要時間的。生態閱讀環境創設得再好,沒有時間做保證,這一切就如同虛設。特別是中班幼兒開始會按自己的想法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和地方進行閱讀活動,有充分的時間使用生態閱讀環境進行閱讀活動,才能讓生態閱讀環境更好地發揮其教育功能。例如:我們中班每班每周有一次固定的時間到森林書吧看書,幼兒在這個時間段里面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書、位置和小伙伴進行閱讀分享活動。又如:我們的樓梯書吧和繪本森林,幼兒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和小伙伴一起自主閱讀,還可以在離園前和家長一起進行親子閱讀。有了充足的生態閱讀時間作保證,幼兒就能很好地在與生態閱讀環境的互動中進行學習。
幼兒的好奇心在學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好奇心是促進幼兒主動學習的動力,同時也是激發幼兒求知欲、學習興趣和探究行為的前提。我們充分利用幼兒這一心理,通過內容的更新來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例如:我們樓梯的閱讀繪本展示墻創設的繪本《捉迷藏》《誰會飛》等互動內容,剛投入使用時人員爆滿,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十分高漲,與繪本墻互動的效果很好,幼兒喜歡邊操作邊講述。但一個月以后,我們通過觀察發現繪本墻已經無人問津了。隨機調查了十個幼兒:語睿小朋友表示自己已經玩過了,不愛玩了。而欣凝小朋友覺得老是這幾個繪本,自己都玩厭了……我們發現幼兒已經產生了視覺和操作疲勞,于是我們馬上更換了繪本墻的內容。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幼兒的參與度又提高了。因此,及時更換繪本能很好地保持幼兒好奇的新鮮度,最大限度地發揮生態閱讀環境的作用。
游戲閱讀教育是將游戲與繪本閱讀有機結合,這一切離不開幼兒園戶外的生態環境。要充分利用它進行繪本表演,就要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和創造力利用戶外的花、樹木等自然景物、地形和運動器械做場景、做建構來配合表演。例如:幼兒穎潔、雨萱、梓晨等在表演《小兔乖乖》時,將幼兒園花圃前的柵欄當作小兔家的花園,用安吉材料搭建小兔的家……表演時扮演兔媽媽到大樹底下采蘑菇,而扮大灰狼的幼兒則躲在大樹后面等待時機抓小兔子。伴隨著大灰狼被夾斷尾巴逃跑后,孩子們又衍生出新的故事情節:大灰狼不甘心,第二天趁兔媽媽出門又翻墻闖進小兔家。游戲中由于場地風大,幼兒搭建兔子家的圍墻一直倒,幼兒不斷地要去扶起倒下的圍墻。我發現后就引導幼兒思考:小兔家的圍墻太不牢固了,大灰狼來了會很危險的,我們快來想想辦法吧!扮演小兔的幼兒們馬上集思廣益。幼兒博妍提出可以用安吉材料來固定。而幼兒睿喆提出還可以用大的多孔積塑來建構……幼兒想出了很多辦法,試了以后發現大的多孔積塑和城堡磚建的圍墻最牢固。改進后的圍墻變得結實牢固了,游戲進展也順利了。由此可見,幼兒充分運用幼兒園現有的生態環境進行游戲,既發揮了想象力和創造力,又盡享了游戲帶來的快樂。
實踐證明,開放、互動、自主、尊重個性的幼兒園的生態閱讀環境的創設與利用可以充分發揮幼兒園生態閱讀環境的教育功能,讓幼兒的閱讀最自然、最生態、最有效,同時還能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開發幼兒的多元智能,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因此,生態閱讀環境的創設與利用不僅可以為幼兒園教學改革提供借鑒,更可以為幼兒園早期閱讀實踐活動提供新視角。
[1] 許建亭.營造書香校園構建生態閱讀[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9(3).
[2] 劉貴華,朱小蔓.試論生態學對于教育研究的適切性[J].江蘇教育,2011(25).
[3] 艾登·錢伯斯.打造兒童閱讀環境[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
[4] 韓佰玲.注重培養閱讀習慣的重要性[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2013(1).
[5] 周兢.幼兒早期閱讀發展與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