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億琴 陳 亮 李玉玲 楊 玉 周春燕
品管圈運用于紙塑包裝物品的質量改進及效果觀察
張億琴 陳 亮 李玉玲 楊 玉 周春燕
目的:探討品管圈在紙塑包裝物品質量改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組織,確立紙塑包裝物品質量改進主題,對紙塑包裝物品質量存在缺陷進行原因分析,制訂改進措施并實施。結果:實施品管圈后高溫紙塑包裝中銳器無保護或脫落、物品清洗不潔、包內物品距封口過小發生率低于實施前(P<0.05)。結論:品管圈活動開展后,紙塑包裝物品流程規范,措施有效,質量得到持續改進,值得推廣應用。
紙塑包裝;質量改進;效果觀察;品管圈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4.058
品管圈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能有效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我科在2016年5月份,發現質量監測指標之一的紙塑包裝合格率隨著紙塑包裝工作量的增大,出現明顯下降,為此我們于2016年6月運用品管圈工具對紙塑包裝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管理,通過品管圈活動分析確定紙塑包裝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采取具體措施杜絕安全隱患,提高工作質量[1-2],經過6個月的品質管理的持續改進,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現報道如下。
1.1 組圈 我院消毒供應中心于2016年6月開始組織品管圈活動。采用自愿報名方式,由不同層次護理人員8名組成品管圈小組,其中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2名,護師3名,護士2名;本科5名,大專3名;年齡28~52歲,平均(36.86±10.59)歲;工齡4~29年,平均(13.43±11.00)年。選出1名有親和力、分析能力強的圈長。圈長負責對活動進行管控和統籌安排,圈員參與每個步驟的實施及輪流負責某個步驟的計劃安排。全體圈員用腦力激蕩選出圈名為“供應圈”,寓意為用心工作,為臨床供應高質量的滅菌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品管圈活動歷時6個月,依據制定計劃定期組織活動,每次0.5~1 h。一般在周一下午下班后進行,具體內容包括學習品管圈知識,推選圈長,確定圈名及圈徽,選定活動主題,查閱相關文獻,針對主題分析原因,制訂相應改善目標,提出對策,最后進行效果確認,形成標準化流程。
1.2 選擇主題 采取頭腦風暴法,選擇適合自己圈水平,圈員能有效參與,6個月左右能解決的問題。通過對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圈員能力4個方面評分,每個維度從低到高以1~5分計分,見表1。依據得分,最終確定本次活動的主題為“降低高溫紙塑包裝不規范發生率”。

表1 4個候選主題得分表
1.3 原因分析 高溫紙塑包裝不規范是指包裝封口不嚴密、包內器械距封口太小(<2.5 cm)、包內器械清洗不潔、包內指示物放置不規范、包裝袋選擇不合適、銳利器械未使用保護套等現象。統計分析2016年5月1125件紙塑包裝物品中發生質量缺陷問題有42件,見表2,通過表2中得出銳器無保護或脫落、物品清洗不潔、包內物品距封口過小占總包裝不規范的71.43%,根據“80/20”原則,將此3項作為本次活動重點改進的內容。在現狀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圈員投票及真因驗證,分析存在高溫紙塑包裝不規范的主要原因有包裝流程不完善、專業知識不熟悉、質控意識淡漠、工作量大等4個方面,見圖1。

表2 高溫紙塑包裝存在的質量缺陷

圖1 紙塑包裝存在質量缺陷原因分析
1.4 目標設定 目標值=現況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現況值=紙塑包裝不規范件數30件,圈能力=圈員對圈能力評價平均值為34/40×100%=85%,目標值=30-(30×71.43%×85.00%)=11.79。(1)近期目標。2周內包裝人員對紙塑包裝質量要求及相關專科器械特性培訓到位。(2)遠期目標。前3個月內現狀調查及查找原因,修訂包裝流程及質量標準;后3個月跟蹤檢查落實效果及繼續改進完善相關影響包裝合格率的細節問題,以達到同質化操作,實現預期目標,并保持鞏固效果。
1.5 改進措施
1.5.1 完善包裝流程 針對紙塑包裝流程不完善,通過召開全體圈員討論,參照行業標準及消毒技術規范要求,根據科室使用塑封機型號,制訂和完善紙塑包裝流程及質量標準。(1)按規范著裝,執行手衛生標準,開啟封口機電源預熱。質量標準:著裝符合要求,手衛生執行到位,紙塑封口機性能良好,預熱至180 ℃,處于備用狀態。(2)將性能測試紙置于合適的紙塑袋中塑封,進行性能測試并判讀。質量標準:密封寬度≥6 mm,密封部位無皺褶,無漏氣,無氣泡[3]。(3)檢查待塑封物品清洗質量及性能。質量標準:物品清洗符合規范要求,性能完好,處于備用狀態。(4)選擇紙塑袋,放置包內指示卡。質量標準:紙塑袋大小適宜,銳利器械使用合適的保護套,物品距兩端≥2.5 cm,包內指示卡選擇正確。(5)將紙塑包裝袋放入封口機封口。質量標準:盡量將袋內空氣排出,封口機運轉正常,封口各項參數正確,密封部符合要求。(6)檢查紙塑袋的包裝日期、失效日期等信息,登記科室及數量。質量標準:品名信息齊全正確,紙塑袋密閉性完好,記錄清楚無誤。(7)關閉電源,整理臺面。質量標準:臺面整潔,物品放置規范,塑封機處于斷電狀態。
1.5.2 專業知識培訓 針對部分人員專業知識不熟悉,組織包裝人員學習紙塑包裝相關理論,認真落實行業標準中紙塑包裝要求,查閱文獻參考資料,要求包裝物品放入后周圍預留至少1 cm空間,袋內物品距離密封口2.5 cm,密封條寬度6 mm以上;封口端留1~2 cm,方便臨床拆開。封包時盡量排除袋內空氣,袋內物品不超過容積的3/4,封口后無皺褶,不漏氣。對特殊器械請專科人員介紹器械的名稱、用途、使用方法、器械的材質、注意事項及維護保養方法。重視對重點人員的培訓,年齡大、接受能力差的護理人員加強培訓次數,特別強調對年輕護士的培訓,強化專業技能的學習,增強責任感和風險防范意識,提高規章制度、操作流程執行依從性。
1.5.3 加強質控管理 針對質控意識淡漠這一現象,品管圈成員齊心協力,從清洗、包裝,到裝載、滅菌質檢放行,落實到人,清洗員使用標牌,責任到人,做到認真刷洗器械,尤其對結構復雜器械注重清洗方法和效果,包裝者按新修訂包裝流程及質量標準對每件器械認真檢查,消毒員規范裝載,質檢班嚴把質量關,滅菌后注意檢查紙塑袋有無污跡、破損、濕包,包外變色合格,包內指示卡變色正常,確保紙塑包裝物品合格。
1.5.4 合理安排工作量 針對紙塑封包工作量大的情況,在每周3 d相對集中塑封的情況下安排1人協助紙塑工作。對常規使用的物品如氣管內導管每天處理30件以上,手術室手柄、燈把手每天20件左右。這類物品規格固定,以前采用卷材裁剪后包裝,這樣需耗費大量時間,現向廠家訂購各種規格的單體袋,適合批量包裝數量較多的部分固定物品,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1.5.5 強化考核 紙塑包裝人員必須經過專科操作培訓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包裝者每天按要求自查每件器械和物品,清洗不合格者重新退回去污區處理,質量控制小組每周抽查1次,護士長不定期檢查,考核結果與績效掛鉤。
1.6 效果評價 比較品管圈實施前(2016年5月)1125件紙塑包裝物品和品管圈實施后(2016年11月)1436件紙塑包裝物品銳器無保護或脫落、物品清洗不潔、包內物品距封口過小的發生情況。(1)銳器無保護或脫落包。滅菌后觀察紙面或塑面有破損,包內銳利器械無保護,有被刺破的可能,視為不合格包。(2)物品清洗不潔包。滅菌后觀察紙面上有污漬、黑斑、水垢等殘留為器械物品清洗不徹底導致,為不合格包。(3)包內物品距包裝袋封口不達標包。采用量尺逐個檢查紙塑袋,包內物品距包裝袋封口處<2.5 cm,密封寬度<6 mm,為不合格包。

實施品管圈后,目標達標率=(改善前數據-改善后數據)÷(改善前數據-目標值)×100%=(30-10)/(30-11.79)×100%=109.83%,進步率=(改善前數據-改善后數據)÷改善前數據×100%=(30-10)/30×100%=66.67%。實施品管圈后紙塑包裝的銳器無保護或脫落、包內物品清洗不潔和包內物品距封口過小均明顯低于實施前(P<0.05),見表3。

表3 實施品管圈前后紙塑包裝相關質量比較(件)

3.1 實施品管圈后紙塑包裝物品清洗合格率提高 品管圈活動的開展,成員們各抒己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大家以設定目標為己任,嚴把清洗質量關,嚴格遵守標準化的包裝流程及質量標準,逐個檢查器械和物品清洗質量,特別關注器械夾縫部位及盲區部位的清潔狀況,發現不合格者退回去污區重新清洗。同時采取合理分配時間,優化人員組合,減少了器械反洗過程,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實施品管圈后紙塑包裝物品銳器保護套使用率提高,破損包明顯減少 選擇尺寸合適的包裝袋,銳器采用保護套;消毒員規范裝卸載,避免相互碰撞、互相擠壓;工作人員在取放運送過程中能輕取輕放,減少人為因素損壞[4],從而使紙塑包裝物品破損率得以降低,減少了因刺破后重新處理的工作量及物品成本,同時又對控制院內感染起到一定的作用[5]。
3.3 實施品管圈后包內物品距包裝袋封口規范達標率提高 通過定制各種規格的紙塑單體袋,有效地減少了人工裁剪紙塑袋不合適尺寸的發生,經過規范化包裝流程的反復培訓,提高了包裝人員的封裝距離準確率,相應也減少了紙塑袋的浪費,得到了包裝者的肯定。
3.4 品管圈實施過程中個別問題尚不能有效解決 如紙塑包裝過程中發現封包時將化學指示卡有染色的一面是正對透明膜,滅菌后包內化學指示卡常常會發生翻轉,看不到變色一面,會影響臨床判讀,通常包裝立體物品時較多見;我們圈員也查閱相關文獻,有報道將指示卡的右側邊緣2 mm封在密封線上,試過后發現影響密封效果;如將指示卡一半反折,長度不符合要求,要求廠家在指示卡背面一側邊緣部位制作帶有自粘膠功能,那樣會增加成本,尚需尋求更佳的解決方法。
[1] 徐帶琴,李淑玲.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應中心口腔科器械返洗率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6):110-112.
[2] 歐梅珍.品管圈活動用于消毒供應室手術器械管理及控制醫院感染的效果觀察[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2015,9(3):31-34.
[3] 劉啟華,楚蔚琳.紙塑包裝袋在臨床急救器械滅菌包裝中的應用[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4,31(11):1204.
[4] 陳奕芳,蔣景華,羅耀菊,等.紙塑袋包裝器械的滅菌質量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7):1678-1680.
[5] 盧美琪,王青山,梁婷慶.紙塑包裝器械應用保護性包裝的可行性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8):140-142.
225001 揚州市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 張億琴:女,本科,副主任護師
周春燕,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7-08-02)
(本文編輯 白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