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
【摘要】簡要分析了中學美術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審美教育對學生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可以陶冶情操、提升生活品質,從而追求美的理想與人生。
【關鍵詞】中學美術 審美教育 重要性
一、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人文素養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事物在生活中處處可見,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具備感受美和欣賞美的能力,良好的審美是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訓練才能逐步提高和增強的。在美術課堂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的欣賞古今中外的經典美術作品,讓學生了解重要的美術家和各種藝術流派以及其中最杰出的代表畫家和作品。理解美術與歷史、生活、和文化的關系,并能將作品放在一種人文的背景中加以理解和欣賞,從而對藝術的發展有一個立體的、全面的了解,通過欣賞美術作品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美源于生活。陶行知說過:花草是活樹,樹木是活書,飛禽走獸小蟲微生物是活書,山川湖海、風云雨雪、天體運行都是活書。引導學生欣賞自然之美、會激發學生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鼓勵學生帶上美的眼睛來觀察自然,欣賞四季的色彩變化、祖國的大好河山……讓學生學會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感受、調動和運用身體的各種感官來體會和感受大自然之美。認識生命的可貴、感知世界的多彩,從而身心健康,樂觀向上。中學美術課的審美教育功能正在于此,它的這一作用是其他學科所難以替代的。
二、良好的審美觀為中學生今后提供更廣闊的擇業方向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美術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用途越來越廣,可以說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學美術課的美育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也有益于學生們將來的職業選擇。
優秀的美術老師會善于引導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有更多選擇的方向。譬如,要蓋一幢大樓,設計時必須考慮大樓的外觀,造型、色彩以及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它屬于美術建筑設計的范疇,而一個優秀的設計師不僅要具備力學、土木建筑結構知識,還應具備一定的美學知識和審美修養,否則就難以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建筑設計師。再如紡織和服裝設計,從面料花樣到成衣款式設計再到色彩搭配,無一不與美術密切相關。張藝謀的電影之所以好看,很大程度是來自于畫面的唯美,這得益于他是曾經的美術工作者,因此畫面的構圖、色彩都體現了無可挑剔的完美,從而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和震撼!就連對一個優秀大廚的要求也不僅僅要有菜肴的味道,同時還要讓飲食者有視覺上的誘惑,所謂的“色、香、味”俱全。這種例子舉不勝舉,生活中的美容化妝、廣告設計、影視動漫、環境藝術、室內設計、工業產品、商品包裝等等都會發現實用美術的身影,都需要從業者有一定的美術技能和良好的審美能力。可見良好的美術功底和素養,會讓學生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脫穎而出,也為學生們今后提供了更多的擇業方向。
三、審美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品味,提升生活品質
美術作為人文學科更關心的是人本身,因此課堂學習應該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教師應指導學生將學習成果應用于日常生活,使其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審美的價值,最終形成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當今社會審美能力日趨重要,在貧窮落后的年代服裝只有遮體避寒的功能,如今穿衣打扮能體現了一個人的審美品位和個人素養。然而,讓人遺憾的是,走在街上仍會看到有人穿著睡衣在超市、馬路上旁若無人地閑逛,有些人將衣服胡搭亂配地套在身上,還有人不分年紀、職業、莫名其妙的將頭發染成色彩艷麗的雷人發式,種種現象都反映了社會部分群體審美品味的低俗和美育教育的缺失。引導學生學會用良好得體的著裝,和諧美好的色彩來恰當的裝扮自己,會讓學生終生受益,讓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利用自己所學美術知識來美化自我、美化生活,從而擁有更好地的生活品質!
審美教育還可以通過各種藝術形式以及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來進行,因此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在學習之余走進美術館、博物館去參觀書畫、文物,讓學生與藝術有更直觀的、近距離的接觸,在假期中多走進大自然和祖國的大好山河,用美學的眼光來欣賞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體會古老建筑不同的韻味,古典園林的深邃意境,引導學生欣賞國內外優秀的電影和動漫作品,感受其思想和藝術魅力……學會欣賞藝術作品關注生活中的美術現象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一個人的審美水平,是一個人擁有良好藝術修養的體現,也是當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
缺乏藝術素養的人是有所缺憾的人!我們的美術課堂就是要通過有效地開展美術教學,切實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提升我國整體國民的藝術素養,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一個幸福而無憾的人生!
參考文獻:
[1][德]席勒著.張玉能譯.審美教育書簡[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