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平
數學與解題有著不解之緣.教師要善于把解題的學問提升到一般解題方法論的高度來認識,然后再用以指導學生的練習.在解題中引入興趣激發機制,誘發學生的最佳解題動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既能提高解題能力,又能階段性地接受一般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自我增進數學素養.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般解題方法的教學正是攻克“題海戰術”的最有力的武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自覺地遵循“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發掘數學現象,主動觀察數學現象,能獲得“理性精神”的熏陶,用好教材例題,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下面是對人教版數學選修4-4第28頁例題1的處理方法.
例1在橢圓x29+y24=1上求一點M,使點M到直線x+2y-10=0的距離最小,并求出最小距離.
教師:各小組考慮考慮,橢圓上的點意味著什么?距離最小怎樣表達?
思考片刻,第3組學生甲站起來:將橢圓轉化成參數方程;然后在橢圓上任取一點M(3cosθ,2sinθ),利用點到直線 x+2y-10=0的距離公式求得最小值是5;最大值是35;并且M位于95,85時取到最小值5,位于-95,-85時取到最大值35.
教師: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第5組學生乙:不用參數方程,直接用普通方程也可以.
教師:你上來說,走到講臺上邊講邊寫出來:
解在橢圓x29+y24=1上任取一點M(x0,y0),用點到直線x+2y-10=0的距離公式得:
d=|x0+2y0-10|5.
又4x20+9y20=36y0=29-x203,代入上式得
d=|3x0+49-x20-30|35.
令:f(x0)=3x0+49-x20-30
f′(x0)=3+4-2x029-x20.
令:f′(x0)=0x0=±95y0=±85.
結合圖像知:M位于95,85時:最小距離是5;M位于-95,-85時:最大距離是35.
教師:比較一下兩種解法.
第一組學生:第一解法比第二解法簡便,但需要引參.可什么情況下引參我們很難把握;當然橢圓有它的參數方程的特性;若是其他函數關系式(軌跡曲線)呢?乙的解法是一種通法.這道題我們小組認為還可這樣做:平移直線法:
設與直線x+2y-10=0平行的直線為x+2y+b=0,并且該直線與橢圓相切.然后將直線x+2y+b=0x=-2y-b,代入橢圓方程得25y2+16by+4b2-36=0.
由Δ=(16b)2-4·25·(4b2-36)=0b=±5.
當b=5時:兩平行線間的距離為5;
此時切點為:M95,85;
當b=-5時:兩平行線間的距離為35;
此時切點為:M-95,-85.
教師:很好,這也是我們過去研究直線與圓錐曲線的關系的一種方法.
這時另一組學生組長站起來:說到切線,還可以從切點考慮:在培優班上教師講過,圓錐曲線的求導要用到隱函數求導法則,把y看成是x的函數求導.
教師:上來完成.
將直線x+2y-10=0平移與橢圓相切于M(x0,y0),則
由4x20+9y20=368x0+18y0·yx′=0.
又在點M(x0,y0)處:yx′=-12,所以y0=89x0,
然后將y0=89x0,代入4x20+9y20=36x0=±95和 y0=±85,
即:兩切點為:M95,85和M-95,-85.
最后用點到直線x+2y-10=0的距離公式求得:最小值5;最大值35.
教師總結:很好.我們通過教材的這道例題從本質上探究合情推理、邏輯推理和一般解題方法之間的關系.每名同學都認真思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審視分析同一題中的數量關系,用不同的解答求得相同結果的思維過程,是提高我們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它能激起我們去發現去創造的求知欲;加深理解我們對所學知識的聯系,訓練我們對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嫻熟運用,鍛煉我們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靈活性和獨創性.這對同學們的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教師的教學方法應靈活多樣,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要通過討論、研究、實驗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并能獨立思考,自主探究,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學中誘發一題多解,溝通新舊知識聯系,達到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興趣,定能形成有效課堂,高效課堂.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將是一個長期的科研課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