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我國教育的一場革命。它體現著我國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必須在全國范圍內實施貫徹。書法教學作為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道德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等都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對書法教學的作用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希望以此鞏固書法教學的地位,使學生能夠健康發展。
關鍵詞:書法教學;素質教育;地位與作用
目前所談論的素質教育主要是針對專業教學,即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加強素質教育,使其綜合全面發展。但是,素質教育所涉及到的內容遠不止專業知識和技能,它涉及到學生發展的方方面面,開發學生的素質與能力,主要包括德智體美等幾個模塊,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書法作為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一種延續,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其發揚光大。根據研究表明,書法中所蘊含的功能體現出了美學教育外,還包含了德智體美等各個方面的功能運用與體現,這是當前很多藝術教學無法具備和體現的。因此,高校推行素質教育的深化發展必須建立在書法教育的前提下,才能使素質教育的功能作用充分體現出來,實現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發展。
一、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
書法作為一種傳承文化,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傳承,其中蘊含的是中國數千年的文化發展,是歷史長河中人們的智慧結晶,是我國的瑰寶。數千年來,書法藝術體現出多種不同的風格和書體,也涌現出很多優秀的書法大家,例如東晉王羲之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人鍥而不舍;宋朝蘇軾重在寫“意”,寄情于“信手”所書之點畫,其人寧靜淡泊,老當益壯;唐代顏真卿書法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遒勁舒和,為人為官正直,忠貞不屈,這些藝術大家的品質精神至今影響著后代人。在當前書法教學中,可以通過這些書法家的作品和精神實例分析,將其與德育教育進行有效的結合,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精神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例如,在實際教學中可以以唐代懷素和尚的芭蕉練字為例,意在向學生宣揚其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對書法藝術的喜愛,面對困難善于思考的思想品質,通過學習書法家的道德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影響其主觀態度,同時利用書法家的一些名言警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書法是一門非常考驗學生素質的課程,首先是靜心,其次是耐心,最后是決心,而一個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必須經過這幾個階段。習慣的養成不是短期能夠完成的,不僅要求學生的堅持不懈,也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持之以恒地進行教學。其中最重要的應該培養學生正確的書法姿勢,即做到頭正身直,雙臂展開與足相平,眼睛距離紙面一尺,胸口距離桌子邊沿一拳,手指離筆尖一寸遠,提筆就應立即進入書寫狀態。以上這些要求均為書法入門要求,應當在小學時就對學生進行普及,很多學生出現寫作時雙姿不規范,字體歪斜,長期以往身體不協調,出現肩周炎等疾病,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在小學時,教師就應當培養學生良好的書法習慣,發現錯誤姿勢及時進行糾正,同時可以采取一些獎懲行為加深學生的印象,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提醒學生愛護文具,保持紙面整潔,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良好的書法態度和規范的書法行為。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好的書法作品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是視覺形象美的體現。對書法教學的開展,首先要讓學生感受體會書法作品所表現出的視覺形象美,書法與繪畫、音樂等藝術是相輔相成的,書法的教學與音樂的教學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兩者的起止長短都是同一含義,都具有一定的節奏,書法在一定形式上而言是一種無聲的音樂,頗有一種無聲勝有聲的感覺。再以書法與舞蹈進行對比分析,二者都有緩急輕重,感情的收放停轉,二者的不同主要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書法以線條、筆畫和布局體現,舞蹈則以舞者的舞姿展示意境美。書法與繪畫則更為相似,追溯到書法的起源,則是以繪畫為基礎進行演變而來的。例如象形文字,都是由物品的形狀演變而來的。都是以線條表現出藝術美,都有著用筆的粗細濃淡之分。更廣泛地說,當前的一些建筑藝術、戲劇表演以及當代工藝都或多或少有著書法藝術的滲透。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書法藝術是是一門影響極其廣泛的美學藝術,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
四、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
情感體驗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學生要經過不斷的實踐與體會形成。小學時,第一次接觸書法,首先關注的是字體的形體美,感受到的是一種美的體驗,隨著對美的情感體驗的加深,逐漸變為對書法的整體欣賞。例如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碑帖的圖片讓學生體驗到除字體形體美以外的情感體驗,這是一種綜合性的情感體驗,包含著書法的線條結構以及整體意蘊的體驗,是學生在后期學習中的主要動力。另外,在練習書法時,教師可以適當通過一些PPT,音樂的教學形式,在書法教學時使學生融入優美的音樂中,或激昂或深沉,或平淡或起伏,加之教師對所練習書法的環境的講解,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書法的意境,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更加深入地體驗書法的情感世界。
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長期練習書法的人心境會非常平和,對事物充滿耐心。當前社會人們面臨各種壓力,難免心浮氣躁,長期如此對身體的危害很大,不利于健康發展。而書法藝術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從歷代書法家的行為方式就可以看書,長期練習書法的人心態平和,大多長壽,頤養天年。同樣,可以從一個人的書法習慣和字體心態上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和心態。郭沫若先生曾經說過,書法字體要端正,易于辨識,規矩干凈,養成良好的習慣能夠使人養成意志集中,做事認真細心,有責任感、善解人意的品質;如果為人大大咧咧,行事霸道,做事不認真不專心,寫出來的字也是不能入眼的,但是長期的書法練習可以使人改掉不好的習慣。書法的一大特點就是能夠讓人靜下心來學習練習,一旦進入書寫狀態,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及其考驗書寫者的耐心和細心程度,學生也可以從中體會到恬靜的意義和樂趣,從而逐漸平復躁動的心情,長期以往,學生的心態也會逐漸平和,面對壓力時也可以通過書法得到釋放,這種心態的養成不僅對學生課程的完成大有益處,而且對學生進入社會的長期發展也有很大的積極影響,促進身心健康發展。endprint
六、認識能力
當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主要體現在知識的傳授和智力的開發,而無論是哪一方面,都必須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對認識能力的培養主要集中在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維發散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而上述所有的能力都能在書法教學中得到鍛煉培養提高。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首先,應當傳授給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學生在書寫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使學生平心靜氣,保持教師的安靜,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提筆即是書寫,可以鍛煉學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其次,認真觀察學生的字形字體,根據學生的書法特點觀察學生的性格特征,再對學生進行一些引導,使其在觀察別人的書法形式時總結經驗,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再次,學生對書法的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要經歷摹寫、對臨、背臨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學生對其臨摹的書法是一個認知,了解,熟練掌握的階段,每一個階段都離不開學生記憶力的運用,記筆畫,記字形,記結構,記用筆力度等等,這個過程是死記硬背到掌握精髓,考驗的是學生理解記憶的能力,通過不斷地訓練和記憶,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也鍛煉了學生的認知能力;然后,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在書寫教學的過程中得以訓練,在書寫的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的不斷發散的,每個人對書法的理解是不同的,因而書法風格也是不同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每一筆畫進行掌握,解決在運筆時所遇到的技巧問題,久而久之,學生應養成提筆就應在腦海中對整個書法布局結構有大體的構思,每一筆每一畫應落在何處,如何分配,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利于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對于學生想象力的訓練,可以通過練習一些有意境的書法,例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再配合一些相關的音樂,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最后,對學生的書法教學最重要的是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不僅僅是針對專業技能,對書法的創新要求學生注重個性,在學習的過程中根據自身的理解,靈活運用書法風格,打破陳舊理念,對書法風格進行大膽創新,爭取使書法不拘泥于書法大家,更加符合社會時代的發展。
七、提高文化素質
書法文化是我國眾多文化傳統中最為出彩,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彰顯出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體現著數千年來我國的哲學藝術、思想文化,是無數的智慧結晶。例如,書法書寫的力度,用筆上的提按方圓,章法上的開合縱橫,結構上的疏密,都蘊含著人們對事物的理解,用辯證的方法看待世間萬物,追求的是高度統一。在書法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這種辯證統一的關系,書法的學習不同于一般的技術學習,看重的是書法的意境、蘊含的哲學思想以及對世間萬物的包容,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一副好的事發作品,可以從中看出書寫者的心態,通過筆畫、力度、結構分析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深刻的情感,以及作者本身具備的超越世俗,包容天下、廣闊的胸襟等良好的品質,只有達到了這種境界的書法家,才能書寫出對后世有深遠意義的書法作品。
當前對書法的寫作形式主要表現在對漢字的書寫,漢字本身的發展就經過了無數次的演變發展,蘊含了無數人的知識和智慧,體現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審美能力的不斷發展。書法的學習是以漢字的書寫為基礎進行訓練的,漢字掌握不熟練,對書法的學習也會止步。另一方面,漢字發展所承載的是中國的文化傳承,無論是古詩詞還是當代詩歌、名言警句,都體現著各個時期的文化素質發展水平,對漢字的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幫助學生長遠發展。
八、結語
書法教學對素質教學的深化推進有著重要的意義,書法教學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認識能力的提升、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有著重要作用,能夠培養學生恬淡平靜的心態,有利于學生的長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靳麗利.書法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及有效發揮思考[J].現代交際:學術版, 2016(23):154-154.
[2]張峰.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書法教學作用探析[J].藝術評鑒, 2016(19):138-139.
[3]靳麗利.書法教學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及有效發揮思考[J].現代交際, 2016(15):136-136.
作者簡介:張志博,廣東省中山市港口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副校長,中學一級教師,中南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中山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山市港口鎮書畫協會會長。研究方向:書法、藝術教育、教育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