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欽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互聯網+”概念的提出,互聯網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運用也逐漸廣泛,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互聯網+”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思維模式,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對“互聯網+”教學模式的科學設計,能夠有效改善傳統的英語教學環境,進而提高高校英語教學質量。本文從“互聯網+高校英語教學”的角度出發,結合跨文化教學的教學需要以及教學發展規律,探究“互聯網+”思維模式下高校英語教學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模式;高校英語;教學研究
一、“互聯網+高校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以及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互聯網+”作為一種思維模式,在高校教育體系改革中也獲得了更加便利的發展空間。從經濟發展的角度講,利用“互聯網+”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的根本原因在于,傳統的產業結構已經難以適應現代市場的發展需求,低效、甚至無效的生產模式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同理,在高校英語教學中采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也是由于教學效率低下而形成的必然選擇。
目前高校的英語教學主要采取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模式,而這種模式中的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分析:其一,說教式教學環境相對封閉,一些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只是根據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引導,而對于大學生而言,這些缺乏新穎性的英語資料,以及陳舊單一的教學方式很難滿足跨文化交流的需求;其二,學生的英語能力參差不齊,在統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能根據學生的整體素質進行教學設計,而很難做到個性化教學,這樣缺乏層次的教學要求,會造成教學的兩級分化,即一些學生“吃不飽”,一些學生“消化不良”,因此,如何在保證整體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則成為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其三,教學交流不足,在大學英語課堂上,由于學生通常不是以固定的班級存在的,因此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多的是圍繞課堂教學進行,課下溝通不足不僅影響了師生關系的構建,也使得學生再出現疑難問題的時候得不到及時的點撥和指導。針對上述問題,高校英語教學改革已經變得尤為迫切,而教師也應該抓住“互聯網+”的機會,為學生構建新的英語教學體系。
二、“互聯網+”思維模式下高校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
(一)多元化
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下,高校英語教師應該主動打破傳統課堂教學中過分強調共性的弊端,利用豐富的網絡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方案。例如在多元化教學發展中,教師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將學生劃分層次,并結合英語教學目標,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資料;同時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用,登錄網絡教學平臺,獲取并整合多樣化的跨文化交流資源,這不僅有利于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更有利于學生個性化思維的發展。
(二)便捷化
毋庸置疑,互聯網在現代教學中的運用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下,教師應該充分發揮這一教學優勢,為學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英語學習環境,例如“翻轉課堂”是當前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教學改革模式,高校英語教師可以利用“慕課”、“微課”等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課下自主學習的便利,讓學生實現對碎片化時間的有效整合;利用社交平臺,暢通溝通渠道,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提高更加方便的空間。
(三)開放性
傳統課堂教學的封閉性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詬病。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學科,其對于學生的知識積累有著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情況下,課本、教輔資料中的資源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輔助資源,如為學生推薦滬江英語、新東方英語等優質的英語學習平臺,讓學生能夠網絡課程聽講、網絡閱讀中擴大知識視野,并逐漸形成開放性的學習思維。
三、“互聯網+”思維模式下高校英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下,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構建新的英語教學體系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主要趨勢,但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的出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漫長的探索與實踐,而在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也很多:首先,教師不應該將“互聯網+英語教學”單純地等同于為學生引入、推薦網絡英語資源,而是應該將其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思路,不僅為學生提供更加便捷的英語資料,還應該對學生實現大數據分析,以提高信息對教學的指導性;其次,注重教學改革的內容,切勿陷入形式化的弊端,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分析新的教學模式的實效性,并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改進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新穎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中得到真正的提高;最后,注重“互聯網+”教學的系統性,如在引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根據循序漸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實現對碎片化時間的有效整合,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英語知識形成一個完整體系。
四、結語
總之,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互聯網+”作為一種改革創新思路,對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帶來了新的希望。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教育工作者也應該抓住“互聯網+”的機遇,通過構建信息化教學體系,改善教學環境,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使高校英語人才的培養真正適應跨文化交流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蔡維.高校英語專業翻譯實踐教學研究——以仰恩大學“互聯網+翻譯”實踐平臺建設為例[J].藝術科技,2017(01):1-2+27.
[2]孫華麗.互聯網+時代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與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0):182-183+187.
[3]楊陽.基于互聯網資源的高校英語寫作教學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0):338-3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