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標
摘要:隨著現代科學與技術的迅速發展,免疫學已成為連接生物學與醫學的重要紐帶,成為醫學類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醫學基礎課,但在實際教學中本門課的教育與學習存在諸多問題,為了有效提高高職院校免疫學實驗教學質量,我們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深切的體會到只有強化免疫學實驗課各個環節,采用經典與創新結合的教學方法,傳統與現代并用的教學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免疫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
隨著職業教育研究及改革的深入發展,衛生職業教育理念也不斷更新。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成為知識結構的設計者,使學生善于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驗教學方式也在由傳統的驗證性實驗教學向綜合性實驗教學轉變。而免疫學基礎教學中實驗教學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既可驗證有關理論,又可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基本概念,強化操作技能,還可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作風。筆者在從事免疫學教學中發現多數學生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認為理論學習是硬任務,而實驗操作是軟任務,對實驗課不夠重視。針對這一現象,本人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談談對高職醫學院校免疫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的體會,從而提高高職院校醫學專業免疫學實驗教學的質量。
一、免疫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實驗教學教材跟不上醫學發展
免疫學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但是教學大綱的模式化,加之教材的滯后性,導致教學內容與實踐脫節。同時,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免疫學成為研究熱點,有非常多的新進展,免疫學在臨床應用方面變化較大,使得既有教材更加跟不上臨床醫學的發展。
(二)實驗教學方法比較陳舊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對知識熟練掌握應用是教學的唯一目的。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往往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學習機械,知識面狹窄,難以適應臨床課要求。免疫學傳統的實驗課往往是講完—個章節的理論,之后安排一次實驗,實驗均為驗證性實驗,實驗內容零散,各實驗之間缺乏聯系,以學生重復教師演示實驗或教師講學生作為模式,這樣的實驗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也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實驗教學內容經典、單一和過時
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多以驗證理論教學的內容為主,經典的實驗項目較多,如免疫學實驗中的抗“O”實驗、反向間接凝集早孕檢測實驗、溶血反應等有的實驗,早已不能適應當今醫學發展的需要,再行開設實屬浪費時間和財力。
(四)實驗教學師資配置及帶教水平欠佳
由于實驗教學處于次要地位,故實驗教學配備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一般高校的特聘教授、骨干教師多半僅帶教理論課,而實驗教學的教師往往是不從事科研的教師或青年教師等。由于實驗教學所處的地位,教師也缺乏相應的培訓環節,故實驗課帶教教師的帶教水平相對不高。
二、免疫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一)充分準備,正確引導
要想實驗能夠順利進行,教師必須做好充分準備,這不僅包括實驗材料的準備,也包括理論知識的準備,不管是教學老師還是實驗老師,都必須有扎實的理論技術功底,才能指導學生。實驗前要給學生講解實驗,要求學生提前了解實驗理論及步驟,知道每一步要干什么。
(二)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
1.誘導式教學
盡可能采用現實生活中的實例進行誘導式教學,誘導學生思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方法通常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以文字、模型及圖表形式敘述醫學現象,這種教學模式信息容量傳輸通道少、速度慢、效果差,學生很難掌握,因而運用直觀教學方式,利用模型、掛圖、標本等資源以及電教、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組合進行教學,使教學更加形象、逼真,利于學生進入情境教學境地,便于接受理解。免疫學內容中理論知識較多,諸如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難以理解和掌握。
2.多媒體教學的合理使用
多媒體可使教師與學生之間以文字、聲音、圖像及形象動畫等進行交流,將黑板、語言難以描述的、微觀的教學內容以視頻和聲頻的形式表現出來,運用圖形處理技術能夠把抽象問題具體化,靜態問題動態化,微觀問題宏觀化,從而降低學習難度,使教學難點順利突破,使學生理解透徹、掌握準確,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到抗體的產生時,插入疫苗種植全過程的錄像,立即使學生精神為之一振,加深了印象,增進了理解。在這里,要提出的是,如果一味地強調課件的作用,教學手段單一,讓學生從頭至尾見到的都是大屏幕上的圖像,這就成了典型的電腦“滿堂灌”,教師成了機械的電腦操作者,丟掉了主導者的地位,這種單一的教學手段并不見得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演示與講解相結合。媒體演示是為主或是為輔,是先演示后講解,還是先講解后演示,或是邊講解邊演示,教師要心中有數。不要將教學的內容全打進課件里面,這樣學生根本就沒有任何興趣,甚至有可能把教師的課件拷回宿舍學習,不來課堂學習。
(三)精心策劃,周密實施
教師在指導學生操作練習時的表率作用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對提高學生操作練習基本功,培養學生今后開展教學或科研工作可產生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在指導學生操作練習時必須對學生的操作加強指導使其掌握正規的操作要領。
(四)良好溝通,課后強化
在實驗進行過程中,教師要緊密跟進,與學生要很好地溝通,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保證實驗進程及效果。且實驗課的結束并不代表實驗教學的結束,課后學生需要完成實驗報告,所以實驗報告就成為檢驗實驗教學的重要工具。很多同學不重視實驗報告,僅僅是把實驗的結果堆砌在實驗報告上,也不加以分析討論,沒過多久便將實驗的內容忘掉了。所以教師要起到督促監督的作用,在實驗課課堂就要強調實驗報告的重要性。如果學生能認真對待實驗報告,認真完成實驗報告的這幾部分內容,無疑會加強對實驗的理解,實驗課的教學效果也必事半功倍。
三、結語
免疫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方法,必將為免疫學的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時代的進步,醫學難題的不斷突破,這都需要堅實的醫學基礎知識作為強大的后盾,所以新型教學方法理念的創新、改革都將成為學生學習免疫學學知識一大助力。盡管我們在免疫學的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中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這門學科的改革、創新和建設遠未結束,仍然需要繼續進行新的改革與創新探索。
【參考文獻】
[1]王錦倩,祁國明.關于醫學高職高專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1(05):1-2.
[2]段斯亮.高職高專院校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改革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13(14):90-91.
[3]邵桂蘭.加強實驗教學提高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教學質量[J].中等職業教育,2011(12).endprint